轻松学《易经》《周易诠释》:睽卦第三十八
【周易经文】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壶)。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睽:小事吉。
○睽卦下兑上离,火泽睽卦。家人卦之后是睽卦,《序卦传》:“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杂卦传》:“《睽》,外也。《家人》,内也。”家人卦亲和,物极必反,合必有离,睽卦乖离。睽卦下兑上离,少女中女两个阴卦相违。
○睽:读[kuí],乖离。帛书《易》作乖,楚简《周易》作楑[kuí],辑本《归藏》作瞿[qú],秦简《归藏》作。“睽”字,左目,取象上离为目,右癸为水,取象下兑为泽水,故能成为传本定型字体。廖名春先生在《楚简〈周易〉睽卦新释》一文考证:从现有材料看,“睽”当为本字。
○《太玄》戾首,准《周易》睽卦。戾次六测曰:“准绳规矩,乖其道也。”准绳规矩,即“癸”字本义。乖,睽也。司马光:“王本乖作孤”。睽,睽孤之省称。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彖传说:睽卦,火是向上运动,泽是向下运动;两个女子住在一起,心意走不到一块去;喜悦而依附于光明,柔爻承进上行,得中而与九二刚爻相应;因此小事吉祥。天地分割,其化育万物之事相同;男女有别,其心意相通;万物各殊,其本质相类。睽卦配合时势的功用真是伟大啊!
此释卦象。睽卦下兑上离,离为火,火炎上,兑为泽,泽水润下,二者运动方向相反。
李光地曰:“二女同居之卦多矣,独于睽、革言之者,以其皆非长女也。凡家有长嫡,则有所统率而分定,其不同行、不相得,而至于乖异变易者,无长嫡而分不定之故耳。”
此释卦德。兑德为说(即悦),离德为丽、为明。丽乎明,离德两用,与睽字金文从二目呼应。
此释卦主之爻义。六五为全卦卦主,顺承上九,故曰“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六五与九二相应,故曰“得中而应乎刚”。
《彖传》“柔进而上行”出现于《晋》、《睽》、《鼎》三卦,《噬嗑》彖传“柔得中而上行”。先儒多以卦变说解释《彖传》“柔进而上行”,然而卦变说在易经时代(周朝)并没有形成,自汉儒创立“卦变说”之后,众说纷纭,此中多有不合逻辑之处,卦变说恐不合文王周公孔子原意。《噬嗑》、《晋》、《睽》、《鼎》四卦的上卦皆为离卦,其《彖传》所谓的“柔得中而上行”、“柔进而上行”皆指六五。八经卦兑、离、巽三个柔卦中只有离卦柔爻得中,本是柔卦柔爻而处于五爻尊位,故曰“柔得中而上行”。
睽卦上下皆阴卦,卦主六五柔爻居中与九二刚爻相应,所以小事吉祥。小事者,阴柔之事也,故遯卦九三《象传》“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畜臣妾,阴柔小事也。
○最后孔子赞叹睽卦对于天地、男女、万物的伟大功用,把睽卦的义理上升到了世界观的境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认同并提倡宇宙人事在差异下达成和谐,此民主思想之滥觞。
睽,《说文》:“目不相听也。”睽的本义是:两只眼睛虽不长在一块、不能交互接触,但可以共同揆度水平,所以孔子引申为“和而不同”、求同而存异,故言“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圣人重上离下兑为睽卦,其取象非常精确!与未济卦对比:
1.从卦的运动属性看,离火炎上,兑泽润下,两者运动方向背离。未济卦离火炎上,坎水润下,两者虽背离,但坎之水与兑泽水不同,坎为沟渎之水,其浸而旁行,兑为蓄积泽水,最有润下之功,故离兑之乖离尤甚。
2.从卦的阴阳属性看,离中女与兑少女同性相斥,无长女统率而乖戾。而未济卦中女、中男阴阳相合,非乖离之象。
3.从爻位阴阳属性看,未济卦六爻皆不当位,睽卦上五爻不当位,唯初九得正。睽卦的乖离是根于初九的得正,所以睽卦是体同而用异,故《大象》曰“同而异”,《彖》曰“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基础是同,而后才有“不同”,“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天地男女万物的乖离的基础是同。未济卦位于《周易》第六十四卦,象征万物之终,万物纷杂至极,本体之同难以辨析了,故《大象》曰“君子以慎辨物居方”,这是“自异求同”,与睽卦正相反。
睽卦无论是卦象属性、阴阳属性、爻象属性、生理属性、人文属性,还是黄道十二辰的交角,月相日月的交角都呈现“乖离”现象,一个睽卦蕴藏着如此众多的象数学、生理学、人文学、建筑学、天文学规律,由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圣人创立《易经》的伟大智慧!(详见:《周易密钥》:从《周易》睽卦看圣人重卦的自然科学性质)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象传说:上火下泽,是睽卦的象;君子由此领悟,体同而用异。
○睽卦上离火下兑泽,两者皆是阴卦,二君而一民,此其同。火性炎上,泽性润下,两相乖违之象,此其异。然其异是基于其同,故曰“同而异”。
《大象传》是基于卦象得出“同而异”,睽卦卦爻辞是基于爻象得出“同而异”,两者殊途同归。
○《中庸》“君子和而不流”,《论语》“君子和而不同”,成语“求同存异”的源头皆在睽卦《大象传》与《彖传》。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初九:悔恨消失;马跑掉了不必去追,它自己会回来的;接见恶人,没有咎害。
○悔亡:
初九乖离之始,敌应九四,敌比九二,本自有悔,六爻独得位正,故曰“悔亡”。(详见:《周易密钥》第3-18节 《周易》“悔亡”、“无悔”、“有悔(悔)的象数哲理奥妙。)
初九独得位正,为“元夫”,元善之人;九四敌应初九,互坎中爻,坎为盗,故为“恶人”。“丧马”为往者,上卦离也;“恶人”为来者,九四互坎也。
四体离,离反坎,坎为马,故曰“丧马”;四又互坎,故曰“勿逐,自复”。初自守正,与四敌应,故往者不追,“丧马勿逐,自复”者,不以得失乱吾神也。
初体兑为悦为见(《杂卦传》“兑见而巽伏”),四互坎润下,故来者不拒,“见恶人,无咎”者,不以善恶二吾心也。
李光地曰:此爻所谓不立同异者也,不求同,故“丧马勿逐”。不立异,故见“恶人”。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六五为主,二五相应,故曰“遇主”,居睽之时,又不当位,故曰“巷”,虽失其位,相应则志通,故曰“无咎”,象曰“未失道也”。
《春秋》之法,备礼则曰“会”,礼不备则曰“遇”。《睽》卦皆言“遇”,“小事吉”之意也。又《礼》,君臣宾主相见,皆由庭以升堂。“巷”者,近宫垣之小径,故古人谓循墙而走,则谦卑之义也。谦逊谨密,巽以入之,亦“小事吉”之意也。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六三:看到车往前拖,牛却牵制着;车夫受过黥额、割鼻的刑罚。开始虽然不利,最后仍然有结果。
象传说:看到车往前拖,是因为位置不当;开始虽然不利,最后仍然有结果,是因为必与刚爻相遇。
○六三系辞有三:“见舆曳,其牛掣”言六三被上下爻所牵制;“其人天且劓”是六三变卦和反象;“无初有终”言六三与上九的相应关系。
三上爻辞最为险怪,盖居经卦之末,彼此皆不正,相疑乖离之深者也。
三承四,体兑互离皆为见;四互坎中,坎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象车子往前拖拉,故曰“见舆曳”。曳,拖曳。曳,楚简《周易》作“遏”,《说文》:“遏,微止也。”
三乘二,互离为牛,体兑中,兑为脱为毁折,故曰“其牛掣”。掣,牵制;《说文》作“觢”[shì],云:“角一俯一仰。”其牛掣,言拉车之牛“罢工”做扭头翻身状,故其角一俯一仰。兑反巽,巽为工,故兑为罢工。
六三体兑,变卦为乾,兑为毁折,乾为天、为首。天,黥[qíng]额,即在罪人额上刺字之刑罚。劓[yì],古代割鼻之刑罚。《说卦传》“巽为臭。其于人也,为广颡”,臭从自,自即鼻;颡[sǎng],额也。兑反巽,巽为额、为鼻,反象取反义,故曰“其人天且劓”。
《正义》曰:既处二四之间,皆不相得,其为人也,四从上刑之,故黥其额,二从下刑之,又截其鼻,故曰“其人天且劓”。
三以不正之阴,承比皆不正之阳,无所归宿(见舆曳,其牛掣),动、返则受刑(其人天且劓),此“无初”也;最终与上九刚爻正应,象曰“遇刚也”,故“有终”。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九四:离奇古怪啊!(恶人)与大善人狭路相逢,互相信任,有危险但没有咎害。
睽之成卦,“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泽水下者,六三阴爻也;离火上者,九四、上九阳爻也。故九四、上九皆曰“睽孤”。
初爻为元士,六爻之中唯独初爻得正,故为元善之人。九四睽孤,敌应初九,故曰“遇元夫”;善恶相逢,本自有厉,四互体坎中为孚,初九刚正,之坎为孚,交孚志应,乃得无咎。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六五:悔亡;厥(升)宗噬肤,往何咎。
六五:悔恨消失;(宗主与宗臣)登上宗庙一起吃肉,前往有什么灾害呢?
○悔亡:
六五失位,本自有悔,居中有应,故曰“悔亡”。
李学勤说:《睽》六五今传本“厥宗噬肤”,第一字帛书本作“登”,简本乃是“陞”字。“陞”即“升”,古常与“登”通用。今本作“厥”,则是因为“厥”在古文字中作“氒”,形与“升”似而致误。
离为火为牛,兑为口为食,故曰“噬肤”。六五为宗主,顺承上九之宗庙,下应九二之宗臣,此《彖传》“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爻辞曰“往何咎”,象曰“厥(升)宗噬肤,往有庆也”。
《杂卦传》:“噬嗑,食也”。《序卦传》:“嗑者,合也。”程颐注噬嗑卦曰:“君臣、父子、亲戚、朋友之间,有离贰怨隙者,盖谗邪间于其间也,除去之则和合矣。间隔者,天下之大害;噬嗑者,治天下之大用。去天下之间隔在任刑罚,故取用刑为义。”
睽卦五二相应,九二者,睽之噬嗑也,宗主与宗臣以食合(噬嗑)化睽,故九二象曰“未失道也”,六五象曰“往有庆也”。
既济卦下离,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离借象坤,故纯离为牛,坤为母,牛为大牲,故离为宗。宗从宀,坤象,母系时代之祖先;祖从且(男根象形),父系时代之祖先。言宗庙不言祖庙,同祖同姓,而姓为女生,皆母系文化之遗存也。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壶)。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上九:离奇古怪啊!看到猪背负污泥,一辆大车载满鬼方人,起初拿起弓箭要射,后来放下了弓箭(解下酒壶敬酒)。原来(这些鬼方人)不是敌寇,而是来和亲求婚的;前行遇到下雨则获吉祥。
象传说:前行遇到下雨则获吉祥,是因为所有的疑虑都消失了。
六三处泽之盛,上九居炎之极,两相背离,睽之极也,故曰“睽孤”。
○上九取象与六三类似,先被六五与六三牵制,然后专应六三。
(一)上九据五应三,上至三互离坎。离为目,故曰“见”。坎为豕,为泥,故曰“见豕负涂”。涂(繁体:塗),泥也。
坎为寇,其于舆也为多眚,故曰“载鬼一车”。(《左传·文七年》“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商周时期鬼方为古中国最强大的外敌。)
坎为弓轮,故曰“先张之弧”。“先张之弧”,是因见到“载鬼一车”怀疑是“寇”。
(二)上九下应六三,六三体兑为说,为脱,故曰“后说之弧”。六三互离中,离反坎,坎为寇,故曰“匪寇婚媾”。
《元命包》云“阴阳和为雨。”《大戴礼》云“天地之气和则雨。”按卦象,睽之上九,即睽之归妹。归妹上雷下泽,又为婚媾卦,故有“遇雨”之象。按爻象,上九与六三相应,阴阳和合,故“往遇雨则吉”。
《睽》上九“载鬼一车”之语,迄无解人。今按此一车之鬼,乃鬼方之人也。卜辞於羌、夷,[gōng]……诸国,称其地则曰羌方,曰夷方,曰方……,称其人则但曰羌,曰夷,曰……;犹后世称南国曰蛮方,称蛮人则但曰蛮也。然则鬼方之人可以被称为鬼,无可疑者。鬼方为殷之仇敌,亦周之仇敌,见此一车之鬼,疑其为寇,故“先张之弧”;及审其“匪寇”而来为“婚遘”也,于是“后说之弧”(说,置也)。
屈万里的说法十分精当。关于鬼方,《史记·五帝本记》“北逐荤粥[xūn yù ]”句下《索隐》说:“匈奴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xūn yù ],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玁狁[xiǎn yǔn],汉曰匈奴。”
王国维《观堂集林·鬼方昆夷玁狁考》说:“我国古时,有一强梁之外族,其族西自汧陇,环中国而北,东及太行、常山间,中间或分或合,时入侵暴中国。……其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xūn yù ];其在宗周之季,则曰玁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继号曰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
《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这说明玁狁在周的北方。干宝《易》注云:“鬼方,北方国也。”
窃以为:“匪寇婚媾”是指商周与鬼方建立和亲政策,所谓“和亲”是指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双方的首领建立联姻关系。古中国与鬼方和亲已久,《大戴礼记·帝系》:“黄帝居轩辕之丘,……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隗[wěi]氏,产六子。”《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一引《世本》亦引之。《史记·殷本记》:“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礼记·明堂位》:“脯[fǔ]鬼侯以飨诸侯。”《正义》曰:“鬼侯,《周本纪》作九侯。”商纣王曾封鬼方首领为鬼侯(又称九侯),并纳鬼侯女为妻。西汉王朝仍继续执行与鬼方后裔即匈奴的和亲制度。
“匪寇婚媾”另见于屯六二、贲六四,或是抢婚仪式,或是与外族的和亲场面。
○辑本《归藏》睽卦作瞿,《归藏·齐母经》:“有瞿有觚!宵粱为酒,尊于两壶。两羭饮之,三日然后苏。士有泽,我取其鱼。”(白话:“离奇啊古怪啊!用粱米酿了酒,装满两壶,让两头羭羊喝了,醉了三天才醒;某贵族有片水泽,我从泽中取了鱼)——盖睽卦下兑上离,互体坎离,双离为双目,故曰瞿。有瞿有觚,即瞿觚,睽孤。坎为酒,双离故曰两壶,兑为羊为泽,坎为三,故言“酒”、“两壶”、“羭”(母羊)、“泽”、“三日”。
《释文》:“后说之弧,本亦作壶,京、马、郑、王肃、翟子元作壶。”李守力按:《集解》虞翻亦作“后说之壶”。虞翻云:“大腹有口,坎在酒中(引注:当为‘坎酒在中’),壶之象。”《王肃易注》:“离大腹似壶。”帛书《易》、阜阳汉简《周易》亦作“壶”。
《系辞传》“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这是比《归藏》还早的上古《易》文。睽的本义是两只眼睛虽“互不往来”却可以共同揆度外物;弓矢为一器,而其发用则弓、矢分离,故也取象睽卦。上古睽卦“弧矢”,中古《归藏》睽卦“有觚”,中古《周易》睽卦“睽孤”、“先张之弧”,三者之间存在传承关系。《周易》睽卦上九爻辞当脱胎于《归藏》睽卦卦辞,使用卦象、互体观象系辞,贯穿上古以至于中古。
·越王句賤(勾踐)即(既)巳(已)克吳,環(還)周而欲均(荆)方城(63下)之外。(荆)王聞之恐,而欲予之。左使倚相曰:“天下吳爲強,以戉(越)戔(踐)吳,亓(其)銳必盡,其餘不足[用](64上)也。是知晉之不能[(逾)]宋衛、知齊之不能(逾)騶(鄒)魯而與我爭於吳也。是恐而來觀(64下)我也。”君曰:“若何則可?”左使倚相曰:“請爲長轂五百乘,以往分於吳地。”君曰:“若(诺)。”遂爲長轂五[百](65上)乘,以往分吳。曰:“吳人之賓<寶(保)>山□而不服者,請爲君服之。”{曰}○越王曰:“天下吳爲強,吾(65下)既戔(踐)吳,亓(其)餘不足以辱大國士人,請辤(辭)。”又曰:“人力所不至,周(舟)車所不達,請爲君服之。”王胃(謂)大夫重(種):“[□](66上)□□不(退)兵,□[□]?”重(種)曰:“不可!天下吳爲強,以我戔(踐)吳,吾銳者既盡,亓(其)餘不足用(66下)也,而吳眾又未可起也。請與之分於吳地。”遂爲之封於南巢,至於北蘄,南北七百里,命之曰倚[相](67上)之封。《易卦》亓(其)義[曰:“睽]孤,見{鬼}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柧(弧),後说之壺。”此之胃(謂)也。
越王勾践攻克吴国之后(公元前473年),把军队转向楚国方城之外的吴国土地,想与楚国均分。楚王听说了之后很恐惧,就想把方城之外土地给越国。左使倚相说:“天下本来以吴国为强大,越国现在刚剪灭了吴国,它的精锐肯定耗尽,剩下的就没什么战斗力了。当下晋国不能越过宋国和卫国,齐国不能越过邹国和鲁国,而来与我楚国争夺吴国土地。他们越国是因为害怕我们楚国才来观察我们动向的。”楚王说:“那么,我们怎么办呢?”左使倚相回答说:“请您调五百辆战车,发兵去分割吴国土地。”楚王说:“好!”然后就发兵车五百辆,去分割吴国土地。倚相对越王说:“吴国依靠有山川之险而不臣服,请让我们为您来征服他们吧!”越王勾践说:“天下本来以吴国为强大,我们已经剪灭了吴国,剩下的残余不足以辱没楚国官兵,请回吧。”倚相又说:“那些人力所不及的、舟车所不能到达的地方,请由我们来为您降服吧。”越王勾践对大夫文种说:“楚国不退兵,攻击他们吗?”大夫文种回答说:“不可!天下吴国最强,我们灭了吴国,精锐部队消耗殆尽,其余的不能使用,吴国败军又不能起用,请您与楚国分割吴国的土地吧。”于是分给楚国南从巢(今安徽巢县),北到蕲[qí](今安徽宿州)的七百里土地,并称为倚相之封。《周易》睽卦上九爻辞说:“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脱之壶。”就是讲这个道理的。
《缪和》这一篇是说越吴之战后,实力相当的越国与楚国之间睽乖关系的处理。双方先是虚张声势“先张之弧”的临阵以待,到后来却是“后脱之壶”放下弓箭互相敬酒,越国把一部分地盘让给了楚国。
【睽卦总结】
睽之成卦,“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泽水下者,六三阴爻也;离火上者,九四、上九阳爻也。故九四、上九皆曰“睽孤”。
睽卦卦义为“乖离”,卦旨却在于揭示如何化睽为合的道理。《彖传》称“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与《大象传》“体同而用异”旨趣一致。
初九首句曰“悔亡”,睽卦本是乖离,然初爻本源得正,睽卦之初已有化睽为合之道。无得失之心,故曰“丧马勿逐,自复”;无善恶之见,故曰“见恶人,无咎”。
二五相应,故曰“遇主”,居睽之时,又不当位,故曰“巷”,虽失其位,相应则志通,故曰“无咎”,象曰“未失道也”。
六三润下,已现乖离,三承四,体兑互离皆为见;四互坎中,坎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故曰“见舆曳”;三乘二,互离为牛,体兑中,兑为脱为毁折,故曰“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是六三变卦和反象:六三体兑,变卦为乾,兑为毁折,乾为天、为首;兑反巽,巽为额、为鼻,反象取反义,故曰“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言六三与上九的相应关系:三以不正之阴,承比皆不正之阳,无所归宿(见舆曳,其牛掣),动、返则受刑(其人天且劓),此“无初”也;最终与上九刚爻正应,象曰“遇刚也”,故“有终”。
九四炎上,睽卦初成,故曰“睽孤”。初九独得正,故为元善之人,九四敌应初九,故曰“遇元夫”;善恶相逢,本自有“厉”,九四互体坎孚,初九变坎,“交孚”志应,乃得“无咎”。
六五失位,本自有悔,居中有应,故曰“悔亡”。六五为宗主,顺承上九之宗庙,下应九二之宗臣,此《彖传》“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故曰“往何咎”,象曰“厥(升)宗噬肤,往有庆也”。
上九居炎之极,六三处泽之盛,两相背离,睽之极也,故曰“睽孤”。上九据五应三,上至三互离坎,离为目,故曰“见”。坎为豕,为泥,故曰“见豕负涂”;坎为寇,其于舆也为多眚,故曰“载鬼一车”;坎为弓轮,故曰“先张之弧”。上九与六三相应,六三体兑为说,为脱,故曰“后说之弧”;六三互离中,离反坎,坎为寇,故曰“匪寇婚媾”;阴阳和合,故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睽卦爻辞多用“见”、“遇”两字,见者疏而观异,遇者应而知合。
【睽卦上九爻辞天文溯源】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夏商周三代的时候,人人都精通天文。“七月流火”是农夫说的话,“三星在天”是妇人家说的话,“月离于毕”是戍边的士兵们所说的话,“龙尾伏辰”是儿童唱的童谣。后来的文人学士们,当问起他们这些时却茫然不知。
卦,从圭从卜。圭,为天文仪器。故易经卦爻辞可由天文旁证。
《史记·天官书》说:“奎曰封豕,为沟渎。”《汉书·天文志》说:“奎曰封猗,为沟渎。”《晋书·天文志》说:“奎,一曰天豕,亦曰封豕,又主沟渎,西南大星,所谓天豕目。”即奎宿于星象为猪,又为沟渎。
《史记·天官书》说:“舆鬼,鬼祠事,中白者为质。”《晋书·天文志》载:“舆鬼五星,天目也,主视,明察奸谋,中央星为积尸,主死丧祠祀。一曰铁钣,主诛斩。”舆鬼即鬼宿,周边四星,中间一星白色为质星,唐《开元占经》引石氏说鬼宿:“中央色自如粉絮者,所谓积尸气也。一曰天尸,故主死丧。”因此,鬼宿周边四星如车象。舆,载也。中间积尸气谓鬼。所以说“载鬼一车”。
此爻辞中还说到弧星,弧星古亦称弧矢,现列于井宿。唐《开元占经》卷六十八,弧星列为石氏外官第二十八,石氏说:“弧九星在狼东南。弧星者,天弓也,以备盗贼。”睽卦上九爻辞“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当与此有关。
唐《开元占经》卷六十三引郗萌说:“弧射狼,误中参左肩,舆尸于鬼,鬼之言归也。”参星对应七将,左肩为左将,又主兵事,弧星误中,致有死伤,将尸体载于鬼宿车中,故“载鬼一车”。
所以,“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与睽卦上下卦对应的星宿紧密联系,绝不是偶然的。
【西周陶簋所见睽卦图画】
2002年在洛阳唐城花园发掘一批西周墓葬,其中一座编号C3M434墓葬中出土的仿铜陶簋内壁腹部刻筮数、刻划符号和图画。《考古》2007年第2期以《河南洛阳市唐城花园西周墓葬的清理》为题作了简要报道(以下简称《简报》)。该刊同期还发表了蔡运章和安亚伟合写的《西周陶簋所见图画、筮数和文字简论》(以下简称《简论》)一文,对其中的图象、筮数和文字作了有益的探讨。
陶簋内壁上刻划的“田猎图画、筮数易卦和刻划符号”等,在西周陶器中极为罕见。
根据《简报》的描述,图画分别是:一车徒,猪首人身,左手持盾,右手持戈,双腿弯曲,做向前走动状;一射夫,鬼头状,横眉圆目,左手执弓,右手持戈,左腿扬起,做张弓欲射状;一田车,长方形舆,双轮、单辕、横衡,车舆与靷横衡间有系绳相连;车前侧立一兽。
第三组筮数:六一八一八九,即《周易》的《既济》卦;
第五组筮数:一一一八八一,即《周易》的《无妄》卦。
根据睽卦爻辞,对照田猎图画,我们终于还原了周易中最难解的睽卦爻辞。
睽卦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图中“车前侧立一兽”应该是牛,侧立,也可能是侧卧。掣,《说文》作觢,云:“角一俯一仰。”可能是指牛罢工而卧,暂时不能拉车。
“一车徒,猪首人身”,即“见豕负涂”,由此推知,涂,同途。《说卦传》“震为大涂”。
“先张之弧,后说之弧”,“鬼头状”的射夫横眉圆目,左手执弓,右手持戈,左腿扬起,做张弓欲射状,即“先张之弧,后说之弧”。
在《无妄》卦下还刻一“ 雨” 字,是否就是“往遇雨则吉”?
【王夫之占投靠孙可望之吉凶:得睽之归妹】
孙可望据滇黔,有人相邀往投。王夫之对孙可望之人品与抗清动机心存疑虑,去与不去,委决不下,于是于壬辰元日亲占一卦,“筮得睽之归妹。明年癸巳,筮复如之”。睽之上九变而为归妹。睽兑下离上,兑为少女,离为中女。王夫之释此占云:
观于彖,而知睽之为道,不苟同而尚别,二女之志不同,美之与恶,岂可颉颃[xié háng]同居哉?今卦爻之动,不动于兑,而动于离。且睽者,离宫初世之卦,则道宜用离明,而不宜用兑说。众人无知,为少女所惑,慕其膏泽,而忘其衷情之狠躁,则以可望为归者固矣。若夫中女之含光以照四国者,则非专壹其心于忠贞,不能求也。使诚得主而为之死,虽鬼车其勿恤,况今之张弧者,自有其说弧之时。(《王船山诗文集·章灵赋》)
王夫之对此卦的解释,已经表现了“彖爻一致以为释”的特点。睽之《彖传》云:“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王夫之由此说起,认为“睽之为道,不苟同而尚别,二女之志不同,美之与恶,岂可颉颃同居哉?”次以上九之动,在上体之离,故“宜用离明,而不宜用兑说”。
以孙可望为兑悦,认为不可为孙可望抗清的口号所迷惑。以上九一爻之动而言,上九以孤阳处上而失位。则往投孙可望非为得主也。“鬼车”,“张弧”、“说( 同脱)弧”,皆见上九之爻辞。若能遇到真能收复国土的英明贤主,为之效死,“虽鬼车其勿恤”,何况爻示张弧之险,自有脱弧之夷。九二有“遇主于巷”之辞,然上九之动则有“遇巷非时”之戒。由上述分析得出的唯一结论是,孙可望不可往投。(萧汉明著. 船山易学研究. 52、53页,华夏出版社, 1987.01)
您好,欢迎来到明天机周易网。
本站旨在提供各类周易预测服务,为迷途君子指点迷津,咨询请加微信、WhatsApp或TL(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