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第03章 回光守中-太乙金華宗旨原文及譯文

…分享美好…

第03章 回光守中

1

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真人也回光則天地陰陽之氣無不凝所謂精思者此也純氣者此也純想者此也初行此訣乃有中似無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無中似有百日專功光才真方為神火百日後光中自然一點真陽忽生黍珠如夫婦交合有胎便當靜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2

夫元化之中有陽光為主宰有形者為日在人為目走漏神識莫此甚順也故金華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華直回造化之真氣非止一時之妄念直空千劫之輪迴故一息當一年人間時刻也一息當百年九途長夜也凡人自 的一聲之後逐境順生至老未嘗逆視陽氣衰滅便是九幽之界楞嚴經“純想即飛純情即墮”學人想少情多沉淪下道惟諦觀息靜便成正覺用逆法也陰符經“機在目”黃帝素問“人身精華皆上注於空竅是也”得此一節長生者在茲超升者亦在茲矣此是貫徹三教工夫

3

光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大地日月照臨無非此光故不獨在身中聰明智慧一切運轉亦無非此光所以亦不在身外天地之光華布滿大千一身之光華亦自漫天蓋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人之精華上注於目此人身之大關鍵也子輩思之一日不靜坐此光流轉何所底止若一刻能靜坐萬劫千生從此了徹萬法歸於靜真不可思議此妙諦也然工夫下手由淺入深由粗入細總以不間斷為妙工夫始終則一但其間冷暖自知要歸於天空海闊萬法如如方為得手

4

聖聖相傳不離反照孔雲“致知”釋曰“觀心”老雲“內觀”皆此法也但反照二字人人能言不能得手未識二字之義耳反者自知覺之心反乎形神末兆之初則吾六尺之中反求個天地末生之體今人但一二時中間靜坐反顧己私便雲反照安得到頭

5

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謂着念於鼻端也亦非謂眼觀鼻端念又注中黃也眼之所至心亦至焉何能一上而一下也又何能忽上而忽下也此皆誤指而為月畢竟如何曰鼻端二字最妙只是借鼻以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蓋以大開眼則視遠而不見鼻矣太閉眼則眼合亦不見鼻矣大開失之外走易於散亂太閉失之內馳易於昏沉惟垂簾得中恰好望見鼻端故取以為準只是垂簾恰好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勞你注射與不注射

6

看鼻端只於最初入靜處舉眼一視定個準則便放下如泥水匠人用線一般彼自起手一掛便依了做上去不只管把線看也

7

止觀是佛法原不秘的以兩目諦觀鼻端正身安坐繫心於緣中道言中黃不必言頭中但於兩眉中間齊平處繫念便了光是活潑潑的東西繫念兩眉中間光自然透入不必着意於中宮也此數語已括盡要旨其餘入靜出靜前後以下止觀書印證可也

8

緣中二字極妙中無不在遍大千皆在里許聊指造化之機緣此入門耳緣者緣此為端倪非有定着也此二字之義活甚妙甚

9

止觀二字原離不得即定慧也以後凡念起時不要仍舊兀坐當究此念在何處從何起從何滅反覆推究了不可得即見此念起處也不要又討過起處覓心了不可得吾與汝安心竟此是正觀反此者名為邪觀如是不可得已即仍舊綿綿去止而繼之以觀觀而繼之以止是定慧雙修此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觀也止而不觀名為有回而無光觀而不止名為有光而無回志之

達道居士譯文

呂祖說回光這個名詞始於何人始於文始真人(關尹子)回光的時候則天地間陰陽之氣無不凝聚所謂“精思”所謂“純氣”講的都是這回事開始實行這一個功訣時是“有中似無”日久功成達到身外有身的地步那就是“無中生有”要專心煉功一百天那光才達到真的地步那才是真正的神火在一百日之後光自然會凝聚人身中的一點真陽忽然產生黍粒大小的光珠就像夫婦交合會懷胎一樣此時必須平靜地去等待光的回法以及回的程度就是人們常說的“火侯”

在廣袤的造化之中有陽性的光在作為主宰有形體的就是太陽在人身中就是兩眼通過眼光走漏神識出去那就是最順當所以金華功法就不能讓它順當而是採用一種逆法

要知道回光不僅是返回一身的精華而且是返回造化中的真氣不僅是制止一時之妄想也是解脫了千劫之輪迴所以說把一呼一吸的時間當作一年就是人間的時刻把一呼一吸的時間當作百年那就是九泉之下的漫漫長夜

人自從娘胎中叻地一聲誕生出世從此就順着環境生活一直到老從來不曾逆視過陽性的氣逐漸衰微逐步走進那陰性的九幽之界所以楞嚴經雲“純想即飛純情即墮”你們學道的人原是“想”少“情”多因而沉淪在下道之中只有內觀於息靜才能成為正覺這裡用的正是那種逆法在鍛煉中眼睛最為重要陰符經雲“機在目”黃帝素問也雲“人身精華皆上注於空竅”都在強調這個你們懂得了這一章所講的道理長生之方就依靠它飛升之術也是依靠它這是貫通了儒道三教的功夫原理

光並不在身中但也不在身外請看山河大地日月光華照耀着它們所以光不獨在身中聰明才智一切事物的正常運轉亦無一不依靠此光所以它也並不在身外天地的光華布滿了大千世界一身的光華也可說是鋪天蓋地因此只要你一回光那山河大地一切事物也跟着回光了

人的精華是向上凝集在眼睛中的這可是人身上一大關鍵你們想一想假如一天不靜坐那光隨視覺而流轉能有個完嗎如果能抽出一會兒的時間來靜坐即使是萬劫千生在其中也能了徹萬法終歸於靜這一條是真不可思議呵這真是最玄妙的道理然而着手煉功還是由淺入深由粗入細最重要的一條是要不間斷的煉為妙功夫始終是一貫的不過在煉功過程中卻冷暖自知只能由個人去體會了總之要達到海闊天空萬法如如這種境界才算是入門得手

自古以來聖師代代相傳從未離開“反照”這一說孔子云“致知”釋迦號“觀心”老子云“內觀”皆是指此一法也但是“反照”這二個字人人都會說卻大都不能做到入門得手其主要原因是還不懂這二字的真正函義“反”者就是從有知有覺的心返回到自己身體和精神還未形成的那種階段去也就是在自己六尺之軀當中反求那個天地尚未形成以前的本體是個什麼樣子現在學道的人只知道每天靜坐一二小時反思一下自己種種的行為便說做到了“返照”那怎能叫徹底呢

佛道二教的教祖叫人靜坐時觀看鼻尖這並不是讓你把意念集中在那鼻端那裡也不是讓你把眼觀盯着鼻端而意念又集中在中黃部位因為眼睛所到之處心意也跟着到此處心所到之處氣也跟着到了這怎麼能一上又一下又怎麼能忽上忽下照這種理解法正應了楞嚴經里所說的“認指為月”的妙諭了什麼是“認指為月”就是說有人用手指指着月亮給人看那人沒看月亮只看着他的手指回歸正傳那麼究竟要怎麼辦才好我說就是這“鼻端”二字最妙這只不過是借鼻端來作眼睛的標準本意並不是在鼻子上面因為靜坐時眼睛開得太大就看得過遠於是看不見鼻子了眼睛閉得過頭就等於合上了眼於是更看不見鼻子了太開的缺點是眼睛外走容易產生散亂現象太閉的缺點是眼光內馳容易產生昏沉現象惟有眼垂簾得適中恰好能望見鼻尖端最為恰當所以取鼻端以為標準這只是讓你垂簾的做到恰到好之處使光自然透入無需你主動注射或不注射

眼睛看鼻端只是在最初快要入靜時舉目一視定個準則然後你就放下不去管他好比泥水匠人砌牆掛線一般他把線掛起來便照着這線一直往上砌並不需要一邊在砌一邊老是注意去看線

止觀的功法原是佛家的法並沒有什麼秘密那功法內容是以兩眼仔細觀看鼻尖然後正身安坐把心聯繫在“緣中”部位佛家言“緣中”就是道家所說的“中黃”同一道理也不必把那裡稱作頭部之中初學的人只須於兩眼中間與眼珠齊平之處聯繫意念就可以光是活潑潑的東西在兩眼齊平處聯繫意念那光就會自然而然的透入並不必要將意念集中在中黃部位我這幾句話已經括盡佛家功法的要領其餘入靜出靜前後應注意事項大家可以參考隋代智顗大師所着的小止觀書印證

緣中這二個字下得妙極了無所不在是為“中”整個大千世界都可以包括在裡面聊以指示造化之機必須緣着這條路入門所以“緣”字就是“緣”着這一起點來開端來萌芽不是叫你定定地去攀緣着它此二字的意義真是太活了太妙了

“止”和“觀”這二個字原是離不開的那也就是“定”和“慧”也以後大家在靜坐時如果有染念出現時不要仍舊死死的坐在那裡可以找一找這個念頭出現在何處從何而起又從何而滅反覆追究一直追到追不出結果來那就是念頭生起之處但你決不要去硬找那念頭起處最適合是達到所謂“覓心了不可得吾與汝安心竟”這種程度像這樣才是正觀若不是這樣就不是正觀叫做“邪觀”尋找念頭而不可得以後還會有新的念頭生出來那麼仍然綿綿地止住它接着又去觀它觀到合適的程度就再去止住那觀的念頭這種功法是一種定慧雙修法的功法也就是我前面所講的回光回者就是止光者就是觀止而不觀稱為有回無光觀而不止稱為有光無回請大家務必記住這一點

——

加師傅微信 諮詢 :guizhen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第03章 回光守中-太乙金華宗旨原文及譯文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