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抽空看一了眼封神第一部,只看了个开头,就看不下去了。
开头讲的纣王(当时还是王爷)领兵讨伐苏护,因为苏护说”“永不朝商”。大军压境,苏护带领家眷逃走,将军领兵追击,杀了苏护全家,苏护女苏妲已目睹父亲遭难,用头簪自杀,然后被狐妖附体。
这一段看得莫名其妙,原著中是因为纣王逼其献女,他在激愤之下作出题反诗的行为,却又怕纣王讨伐,于是不得不献女自保。
应该说书中有现成的故事,不知道编剧为什么舍近求远,编一个没头没尾的新故事。
另外一点就是关于封神榜,原著中封神榜是元始天尊奉其师尊之命建立,然后专门找到修行方面资质平平的姜子牙,让其助武王伐纣,功成之后主持封神榜。到了这个电影的编剧这里,封神榜成了不祥之物,说什么神仙碰到封神榜之后就会变成凡人,然后姜子牙误闯议事厅,愿意舍身触碰封神榜云云。
这是完全没理解封神榜的精髓,封神榜的故事里蕴藏着巨大的天机。原著中女娲娘娘本来要击杀纣王,但因为纣王的两个儿子红光阻路,知道纣王的江山还没到灭亡的时候,纣王也命不该绝于此刻,因此才有了狐狸精迷惑纣王的故事。
也就是说,在女娲这个层面,也不知道天意究竟为何,也得依天意而行。天意已定,各界神仙也只是依天意而行,到元始天尊这里,也只是个执行人,他上面还有师父,师父的师父上面有没有呢?封神榜没有提,但一定是有的,只是在女娲的这个层面上,都不知道这天意的具体来源。
我经常说中国的编剧水平太低,基本都没有什么文化,特别是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没有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敢于魔改,乱改,改完之后,意境从天上跌落尘埃,如同最近刀郎的歌里唱的: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
就像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讲述了唐僧师徒的修行故事,特别是唐僧,从一个有点幼稚可笑的修行人,到能够降伏千年妖王的修行故事。电影中也蕴含着修行的道理,周星驰作为编剧,我想他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请教了不少修行方面的高人。比如电影中的唐三藏,一直怀疑儿歌三百首的威力,也常常自我怀疑。他的师父告诉他,你就差了那么一点点。是哪一点呢?心里想要,嘴上否定,所以他一直达不到标准。
其实唐三藏最放不下的是段小姐。在电影中,他对段小姐一见钟情,但当段小姐向他示好时,他却吓得逃走了。 其实他心里非常喜欢,但却怕这份喜欢坏了他的修行,这时候的他其实在强为,他自己根本没有达到那个境界。电影中的妖王孙悟空不愧是妖王,一看就知道问题在哪里。为了瓦解唐三藏对佛的虔诚,把段小姐打成了粉末,那意思是:你看我把我你最爱的女人打成了粉末,你的佛却没有为你做任何事情,他现在该不信佛了吧?甚至应该恨佛了吧?你还信佛吗?
可是修行就是如此奇妙,一念之间,天差地别。
妖王的算盘打得啪啪响,但在真正的修行人这里,却成了修行的助力。唐三藏放下不情爱,段小姐被打成了粉末,他悲痛欲绝,但同时,他却也因此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于是在这一瞬间,他修成了。在周星驰的电影语言中,一瞬间唐三藏白光护体,地上散落的儿歌三百首变成了 “大日如来真经”,念动真经,风云变色,横空出现的巨佛将恶魔降伏。
这种对传统修行文化的深刻理解,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到了第二部,西游·伏妖篇,简直成了一部无厘头的闹剧,导演徐克完全没有领会第一部中的修炼内涵,可能以为神魔题材,只要特效够好,观众就买账,其实观众可能并不懂得什么修行内涵,但电影的质感就放在那里,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效再好,场景再华丽,也不过是一堆华丽的垃圾。中国的导演和编剧,要想做出好的作品,文化真的是硬伤。
我们有五千年不间断的文化传统,有着无数的好题材,好故事,中国的导演和编剧却拍不出好的作品,那只能说他们文化水平实在太低下。
回到封神榜大电影,中国传统的名著故事,照着原著拍就行,绝对好看,求求编剧们千万别装x开脑洞乱魔改了,好好的东西,别毁你们手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