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論語.憲問篇第十四》原文及譯文

…分享美好…

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譯文:原憲向孔子請教什麼是恥辱。孔子說:「國家上軌道,才可以做官,領俸祿;國家不上軌道而做官領俸祿就是恥辱。」原憲又問:「好勝、矜誇、怨恨、貪婪這四種惡行不犯着,能稱得上仁嗎?」孔子說:「這也算難能可貴了,但是不是算得上仁,我就不知道了。」

  2、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譯文:孔子說:「讀書人如果留戀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讀書人了。」

 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譯文:孔子說:「國家上軌道,言語正直,行為正直;國家不上軌道,行為正直,言語要謙虛謹慎。」

  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譯文:孔子說:「有德行的人一定會有言論,但是言論很多的人不一定有德行;一個仁者一定有勇氣,但是有勇氣的人不一定都是仁者。」

  5、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譯文:南宮适向孔子問道:「羿善於射箭,奡善於水戰,最後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親自下地耕種莊稼,卻得到了天下。」孔子沒有回答。南宮适出去以後,孔子說:「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呀!這個人多麼尊重道德!」

  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譯文:孔子說:「君子偶爾犯錯違背仁德,這是有的。但比小人好多了,小人是從來不會行仁道的。」

  7、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譯文:孔子說:「愛護子女能一意姑息,不讓他勞動學習嗎?忠於長上只一味順從,長上有所缺失,能不進諫他嗎?」

  8、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譯文:孔子說:「鄭國發表的政令,都是由裨諶起草,世叔提出意見,外交官子羽加以修改,子產作潤色加工而成。」

  9、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蔬食,沒齒無怨言。」

 譯文:有人問孔子子產是個怎麼樣的人。孔子說:「是個有恩惠於人的人。」又問子西。孔子說:「他呀!他呀!」又問管仲。孔子說:「他是個有才幹的人,他把伯氏駢邑的三百家奪走,使伯氏只能吃粗糧,到死卻沒有怨恨的話。」

  10、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譯文:孔子說:「貧窮而沒有怨恨,很難做到;富裕而不驕傲,比較容易做到。」

  11、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薜大夫。」

 譯文:孔子說:「孟公綽做晉國趙氏、魏氏的家臣,是遊刃有餘的,但不能做滕國、薜國這樣小國的大夫。」

  12、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譯文:子路請教怎麼樣的人才是成德的人。孔子說:「明智如魯國大夫臧武仲,淡泊無欲像孟公綽,勇敢像魯國卞邑大夫莊子,多才多藝像冉求,再用禮樂來加以陶冶,也可以算是成德人了。」稍後又說:「當今成德的人,何必一定要這樣呢?看到利益能想到義理,遇到危險願意犧牲生命,達成任務,不管多久都沒忘記與人的約定,這樣也可以算是成德的人了。」

  13、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不人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譯文:孔子向公明賈請教公叔文子這個人,他說:「公叔先生平常不說話,不笑,也不拿取財物,這是真的嗎?」公明賈回答說:「這是傳話說得誇張了。公叔先生在適當的時候才說話,別人不討厭他說話;真正高興了才笑,別人不討厭他笑;應該拿取的財物他才拿取,別人不討厭他拿取。」孔子聽了之後說:「你說得好,但是真有你說的那麼好嗎?」

  14、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譯文:孔子說:「臧武仲憑藉他的封邑防城,請求魯君立臧氏之後為卿大夫,雖然有人說他不是要挾魯君,我不相信。」

  15、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譯文:孔子說:「晉文公詭詐,作風不正派;齊桓公作風正派,而不詭詐。」

  16、子路曰:「桓公殺公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譯文:子路說:「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當下自刎以示忠心,管仲卻不肯死。」接着又說:「這樣不能算是合乎行仁的要求了吧?」孔子說:「管仲糾集諸侯不需用兵力,有誰的事功能比得上管仲的?有誰的事功能比得上管仲的?。」

  17、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譯文:子貢說:「管仲大概是個不仁之人吧?齊桓公殺了公子糾,他不但沒有以身殉難,還去輔佐齊桓公。」孔子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一舉而使天下得到匡正,百姓到今天還在承受他的恩惠,如果沒有管仲,我們可能已經淪為夷狄,披頭散髮穿着左邊開口的衣襟,變成野蠻人呢!他哪肯像一般匹夫為了小節,自盡於水溝里而無人知道他的姓名?」

  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巽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以。」

 譯文:公叔文的家臣巽和文子一同做了衛國的大夫。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後,說:「(他死後)可以給他『文』的謚號了。」

  19、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說:「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譯文:孔子講到衛靈公的無道,季康子說:「既然如此,為什麼他沒有敗亡呢?」孔子說:「因為他有仲叔圉接待賓客,祝鮀管理宗廟祭祀,王孫賈統帥軍隊,像這樣,怎麼會敗亡呢?」

  20、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譯文:孔子說:「說話如果大言不慚,那麼要做到這些話就很困難了。」

  21、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譯文:陳成子殺了齊簡公。孔子齋戒沐浴之後,上朝向魯哀公報告:「陳恆殺了他的君主,請您出兵討伐。」魯哀公說:「你去向三卿(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報告吧!」孔子退了下來說:「因為我曾擔任大夫,不敢不來報告呀。君主卻對我說:『去向三卿報告吧!』」孔子去向三卿報告,但是他的建議沒有得到採納。孔子說:「因為我曾擔任大夫,不敢不來報告呀。」

  22、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譯文:子路向孔子請教怎麼事奉君主。孔子說:「不能欺騙他,但可以犯顏直諫。」

  23、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譯文:孔子說:「君子的道德學問一天天往上提升;小人的道德學問一天天向下退步。」

  24、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譯文:孔子說:「古時候求學的人是為了自己求得好的學問;當今求學的人是為了讓別人知道,而可以獲得功名利祿。」

  25、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譯文:蘧伯玉派人向孔子問候。孔子請他坐下談話,說:「蘧先生近來做些什麼?」他回答說:「蘧先生想要減少過錯,卻還沒有辦法做到。」這位使者離開後,孔子說:「好一位使者!好一位使者!」

  26、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譯文:孔子說:「不是擔任某一職位,就不去設想那個職位的業務。」曾子說:「君子有所思想,不超出自己的本分地位。」

  27、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譯文:孔子說:「君子羞恥他的言論超過他的行為。」

  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譯文:孔子說:「君子的道德有三項,我做不到:有仁心的人不憂愁;有智慧的人不疑惑;勇敢的人不畏懼。子貢說:」這是夫子謙虛罷了。」

 29、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譯文:子貢評論別人的優劣。孔子說:「賜已經很傑出了嗎?要是我就沒有這麼空閑。」

  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譯文:孔子說:「不擔心別人不知道自己,只擔心自己沒有能力。」

  31、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譯文:孔子說:「不先懷疑別人將會欺騙,也不猜測別人將會失信,但是又能及早發現這些狀況,這樣的人真是傑出呀!」

  32、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譯文:微生畝對孔子說:「你這樣子修飾威儀是為了什麼?該不是為了討好別人吧?」孔子說:「我不敢想要討好別人,只是厭惡固陋而已。」

  33、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譯文:孔子說:「千里馬值得稱讚的不是它的氣力,而是它的品德。」

  34、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譯文:有人說:「以恩惠來回應怨恨,這樣如何?」孔子說:「那麼要以什麼來回應恩惠呢?應該以正直來回應怨恨,以恩惠來回應恩惠。」

  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譯文:孔子說:「如今是沒有人能了解我了!」子貢說:「怎麼說沒有人了解老師呢?」孔子說:「我從來不埋怨上天,也不怪別人,認真學習,追求無上真理。了解我的人,只有上天了!」

 36、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譯文:公伯寮在季孫面前毀謗子路。子服景伯告訴孔子這件事,說:「季卿的想法,已經被公伯寮所迷惑了,不過現在,我還有能力對付他,讓他的屍首在街頭示眾。」孔子說:「政治理想果真實現的話,那是命運在決定;政治理想最終幻滅的話,那也是命運在決定。公伯寮怎麼能左右命運呢?」

  37、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譯文:孔子說:「賢人逃避動蕩的社會隱居起來,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再次一等的逃避別人難看的臉色,再次一等的迴避別人難聽的話語。」孔子又說:「這樣做的人已經有七位了(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38、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譯文:子路在石門過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入城,守門者問:「你從哪裡來的?」子路說:「從孔家來的。」守門者說:「就是那位知道行不通,還一定要去做的人嗎?」

  39、子擊馨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馨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譯文:孔子留居衛國時,某一天正在擊馨,有一個挑着草筐的人從門前經過,說:「馨聲裏面含有深意呀!」停了一下又說:「聲音鏗鏗的,太執着了!沒有人了解自己,就放棄算了。水深的話,穿着衣裳走過去,水淺的話,撩起衣裳走過去。」孔子說:「有這種堅決棄世之心,就沒有什麼困難了。」

  40、子張曰:「《書》云:『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譯文:子張說:「《尚書》上說:『高宗守喪,三年不談政事。』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不僅是高宗,古人都是這樣。國君死了,(繼位的君王三年不聽政)朝廷百官全部都聽命於宰相。」

  41、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譯文:孔子說:「在上位的人能依禮而行,那麼百姓也就容易聽從指揮了。」

  42、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譯文:子路向孔子請教怎麼樣才是君子。孔子說:「以敬字修養自己。」子路再問:「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好了自己,可以安定別人。」子路又問:「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好了自己,可以安定天下百姓。這件事連堯舜這樣的聖人都憂慮自己沒做到呢!」

  43、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譯文:原壤伸開兩腿坐在地上等侯孔子來。孔子來了之後就說;「你年少時不謙遜也不友愛,長大了沒有什麼值得傳述的貢獻,現在這麼老了還不死,真是傷害了做人的道理(成為年輕人負面學習的典型)。」說完,用拐杖敲他的小腿。

  44、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譯文:闕黨的一個童子(少年)來向孔子傳達信息。有人談到他就問:「他是肯求上進的人嗎?」孔子說:「我看他坐在大人的位置上,又見他與長輩並肩而行。這不是一個想求上進的人,而是一個想走捷徑的人。」

固定鏈接: https://www.mingtianji.com/2022/11/15/6786/


加師傅微信諮詢:guizhen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論語.憲問篇第十四》原文及譯文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