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為天
人們凡面臨大事的時候,都希望預知未來的吉凶成敗,但是這不是人所能臆測的,於是用至誠無息之術來詢問鬼神。鬼神感知了所問的事情,就會把意象體現在筮數中,以昭示事情的休咎,以決定人們的趨避。《周易》說「卜以決疑」,就是這個道理。現在得到乾下乾上的卦,卦的含義如下,其他卦也依此類推。
「乾」字本來寫作「 」,即本卦的三個奇數爻,一個連着一個,形成純陽的卦,象徵圓滿的形態,後來假借為「三」這個數字。左旁從「
」,「
」的中間為「日」,上下象徵光線,是太陽放光彩的象形。《說卦傳》說:「乾,健也。」天的基本象徵是天,特性是至剛,特點是至健,體象圓滿充實,運動強力進取而不間斷,所以用這個卦形和這個字來表示。
乾:元亨利貞。
[經傳釋義]
這五個字是周文王系在卦下的,叫做彖辭。乾為天,這在上文已經說過了,在人倫則為君王、父親、丈夫,因為天包裹着地,君王撫愛百姓,父親養育子女,丈夫率領妻子,都是同一個道理。
元亨利貞四者是乾卦的卦德。乾秉有純陽的特性而兼有這四種卦德,所以作為本始的元氣而充滿宇宙,沒有瞬息的間斷,這就是所謂健而不息。人能效法乾元之健,自然氣力充實,言行無愧於心,即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至大至剛」,「配義與道,無是餒也」。這樣的人就是上承天命而有至德的聖人。
元,開始的意思,大的意思,仁的意思。它不朽不壞,是天地的大德,所以能化生萬物。「元」字從「二」從「人」,「仁」字、「天」字也是這樣。在天為元,在人為仁,就像仁愛者推廣愛己之心而及於他人一樣。
亨,通的意思,指事物從開始產生到成就。在人為禮。人的處世以禮讓為貴,這樣就可以使人產生愛意,像仁愛者的博愛一樣。
利,宜的意思,吉的意思,萬物發達而各自表現其自然本性的意思。在人為義,意味着見利思義。利與義好像相反,而實際上足以相成。以義為利,利就是義。「義」字從「羊」從「我」, [1] 我牧羊而穿它們的皮毛,吃它們的肉,是自食其力,不求額外的東西。義即宜,即正當的利益。「利」字,《說文解字》說從「刀」從「和」。和才有利,「利」字本來從「和」而省去了「口」字,所以《文言》說:「利者義之和也。」
貞,正的意思,兼有貞正、貞常、貞固三重含義。在人為智,因為內有神明在心,外有堅韌不拔的節操,才能既有所持守又有所作為,而得到好的結果,所以說「貞固足以幹事」。
「元亨」,是事物的開始與通達,在一年為從春到夏,在一日為從早到午,在人為從幼小到壯年,在草木為從萌芽到繁盛。「利貞」,是事物成就後又回復到本根,在一年為從秋到冬,在一日為從午到晚,在人為從壯年到老年,在草木為從結實到隕落。做君王者以乾天為法式,所以統御天下的方法,沒有比用仁愛之心養育萬物更重要的;君王能夠體現出仁愛,天下就沒有不沐浴他的德化的。《文言》說:「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當然,本卦並不專指高高在上的君王,即使底層的匹夫匹婦、為父為夫的人,卦象、卦義、卦用也都適用,應該加以推類和擴充。
「元亨」二字,專就乾卦卦德上說;「利貞」二字,又含有聖人教誡的旨意。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貞是正的意思,利是宜的意思,也就是行為以相宜為貴,持守以得正為貴。拿人事來推論,是必須具有剛健進取的特點,但如果自恃剛強果敢,難免侮慢和欺凌柔弱愚昧的人,這樣就自己陷於過咎了。只有貞正才能使人善始善終,所以彖辭深深地警戒我們說:「利貞。」
《彖傳》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六十四卦開始於乾,終結於未濟。在未濟,上卦離火的特點是上升,下卦坎水的特點是下降,有水火不相交之象。剛柔都失去了正位,象徵事情尚未完成,所以稱為未濟。未濟並非不濟,只是有待於必要條件罷了。六十四卦循環不已,從未濟這個終點又會回復到乾天這個始點。
乾為日,日光所照耀的地方萬物發育,所以坤地得到乾日的照臨就水氣蒸發,騰而為雲,降而為雨,以至寒暑燥濕,四季循環,沒有一時的間斷。精氣的凝結使萬物流變出種種形態,都開始於乾元一氣的作用,所以孔子讚歎它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乾元」是同時包括陰和陽的稱謂。萬物必定有開始,也必定有終結。以六爻的位置表示這個道理,則初爻為生為始;上爻為死為終。分別順應萬物的本性,而不貽誤它的時機與命運,叫做「大明終始,六位時成」。
資始萬物是乾元的作用,而乾元卻不單獨發揮作用,一定要由雷、風、水、火、山、澤六子來助成,而六子則上承天意,做天所要做的。天以父道來統御六子,叫做「時乘六龍以御天」。
乾坤與六子協力實行變化之道,其作用雖然無窮,分量卻有一定。乾坤和六子生生變化,各自保全其天賦的性命,叫做「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八卦協力保持和聚合這造化的生機,叫做「保合太和」。而「乃利貞」,則是指日月星辰與四季事物的消長,都不延誤運轉,不違背次序,從而保合元氣,使它常存,所以既有利又貞正。
聖人體察天道而確立人倫的法則,憑一個人來統御和處理萬機,叫做「首出庶物」。一時萬物無不沐浴聖人的德化,又得以發育和繁殖,各得其所,《尚書》所謂「黎民於變時雍」,各諸侯國之間的協和就可以看到了。所以帝王的功業和王道完全囊括在乾元的品德中了。
《彖傳》從「大哉」到「統天」,專說乾天純陽的德性與本體;從「雲行」到「流形」,專說天地陰陽和合交感的妙用;從「乾道」到「性命」,專說陰陽變化的功德;到「保合太和」,則擴充到人道,開始體現教誡勸化的作用,於是天地人三才的大義全面體現出來了。人效法天,天道以公明正大為主,所以為人君、為人父、為人夫之道,也應該以公明正大為主。
這一卦以純陽的體象作為首卦,自有君臨萬國的氣象。聖明的天子體現乾元的品德而治理天下,敷施教化,宣明政略,引進賢良並授給適當的職務,又仰慕其中德行如龍的人,尊他們為師傅,讓他們參與日常的政事,像商湯對伊尹、周文王對姜太公那樣,一時人才各司其職,政教風行,即所謂「保合太和」。君王發令而眾臣執行,君臣德行相合,心志相通。君子秉承乾元的純陽品德,又正值休明的時運,即使有不善的人,也只能隱伏於君子的背後而不敢顯露頭角。所以四海寧和,國家安康,萬民都沐浴在深厚的仁愛和恩澤中,沒有一天不得其所。於是品物豐饒,國富民裕,兵強食足,百姓表現出愛國的熱忱,四方的國家爭相歸附,熙熙暤暤地共享太平的快樂。這就是乾卦所象徵的時代。
回顧過去仁德天皇 [2] 親自體察百姓的疾苦,敕令各級官吏說:「天子像太陽照臨下面的土地而發育萬物一樣,應當代表天而布化一切。作為上天的兒子,天子敬承上天的意志,施行於下面的百姓。所以朕看待臣民猶如自己的兒子,臣民看待朕像父親一樣。現在朕貴為天子,所享的福無量無邊,而臣民卻有未得其所的,比如鰥寡孤獨的人,窮困而無處告白;或者孝子侍候父母的疾病卻得不到醫藥,或者遭受水火的災難而無法撫育妻兒,或者患了病而得到不藥餌,朕怎麼忍心安然漠視呢!你們各級官吏是朕眾多兒子中有德行的,在憐惜和體恤子弟方面,理應與朕同心同德。今後三年,要免除天下的租稅,解救萬民的疾苦,你們要共同體會這個旨意。所謂『一夫不荻是予辜』,朕實在為百姓的疾苦而不勝憂慮。希望你們在三年內,與朕共同親身承當艱苦,實行救荒的政策。」
各級官吏謹慎地遵奉命令,都感戴君王恩德的深厚,於是社會風氣為之一變,上自權勢顯赫的貴族,下至卑賤的百姓,救助貧窮、撫恤困苦的風氣盛行。有餘財的人賑濟窮苦的百姓,出租田地的人不收田租,出租房屋的人不收房費,只以博愛為榮譽,所以百姓無不蒙受君王的恩澤的情狀,像在大旱的時候得到了甘霖一樣。三年後,天皇登上城樓,遠遠望見炊煙升起,欣然地吟詠《高屋》這首御制詩。直到今天,人們追念天皇的敕文,諷誦歌謠,仍然無不感戴聖明君王的恩德。
乾元統御下的社會,風尚相同,做法一致,賢良的人互相慶賀,彼此之間沒有隔閡。然而氣運的更迭,到了極盛就必定衰微,或者像潛龍那樣無法發揮作用,或者像亢龍那樣有所憂悔。時運的升降和陰陽消長的道理,古今都是一樣,所以君子處世,只要辨別六爻的時位,玩味卦爻辭,就可以知道天命的向背了。當人們筮得乾卦的時候,應當像太陽那樣循環不息,一切動靜作為都要以乾元為法度。以其宏偉的器量和遠見卓識,體現「見龍在田」、「飛龍在天」兩爻的時義,努力進取而有所作為。
但氣運的通達或閉塞,使人的進退各有所宜:初爻雖然才能和德行像龍一樣,卻時機未到,不可進身做事。二爻進身的時機雖然到了,但應爻是九五,而二五兩爻都是陽爻,還不能像陰陽之間那樣相親相輔。三爻更接近上卦了,但畢竟還在下卦,未免兢兢業業,費心思慮。到第四爻,五爻所象徵的盛運即將到來,所以考察上下的情形,審視進退的機會,待時而動,還沒有決定應該怎樣做。五爻得到了盛運,各項事業都可以取得成就,正是乘時得位之際。上爻因為乾元的氣運已過,最重要的是迅速後退,以免發生悔恨。
九二的「利見大人」,是由於初九堅確不拔的志向和節操;九三的「無咎」,是由於九二的謹慎而不自誇;九四的「無咎」,是由於九三的「乾乾」「惕若」;九五的「利見大人」,是由於九四的能起疑、能審慎。所以積累功行在於人,而成就道德、竭盡才能卻在於天。到了九五,「潛龍」的狀態已經掃光,憂慮和懷疑的念頭全部消除,既無思慮也不造作,只有「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快樂罷了。這樣,「亢龍」的悔恨不必等到上九就可以知道了。這就是所謂「理之不可違,數之不可逃,幾之不可不預」。
《象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健」這句話,用來斷定乾天的卦德。行就是運行、前進,就是有所作為,也就是道。它的意思是說,天道的運行像太陽的往複循環一樣一刻不息,君子體會天道運行的剛健,天理渾然地存在心中,沒有絲毫的人慾夾雜在其間,這樣自強不息,自然足以擔當天下的各種事業。這裡所謂「自強」,不是剛暴乖戾地猛進而不知休止,不是胡亂地運用自己的強健。玩索「潛龍」、「亢龍」及用九「無首」這幾條繫辭,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含義了。
筮得乾卦的人,臨事既要剛健,像天道的運行那樣自強不息,又要全面體現元亨利貞四德。乾卦有施予恩德而不計較利益的意思。如果女子筮得這一卦,以她們陰柔的性質而在陽卦,有剛強過度的嫌疑,應當慎重。
[一辭多斷]
〇問天氣:二、三、四、五爻如果發生變動,一定是晴天。
〇問買賣:不利於買而利於賣。
〇問禍福: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恐怕不是應驗在當代人身上,而是應驗在後代身上。
〇問常人:有置身過高,不了解日常事務的憂慮。
〇問賢人:有知道天命而獨自行道之象。恐怕成群的陰柔潛伏,有被眾多小人用讒言羅織陷害的危險。
初九:潛龍勿用。
《象傳》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經傳釋義]
初九是陽爻而在陽位。龍這種動物,神靈不測,能大能小,能飛能潛,是應時而變化的。爻辭取象於龍,是為了比喻人靈明的性德、變通的才幹。
「潛龍勿用」四字是周公所寫,叫做爻辭,以下各爻也是這樣。潛是隱伏的意思。初爻處於純乾的時運而在最低的位置,無法馬上發揮作用,像龍在時運未到的時候隱伏於深淵一樣,所以說「潛龍勿用」。佔得這一爻的人,因為不遇時運,即使有才有德,也不可進身發揮作用。
但是龍不會潛藏到底,「勿用」也不是不用。龍有神靈的作用,不得時運就蟄伏而不騰飛,潛隱而不現身,寂然地涵養它的精神。君子也是這樣,要待時而動,善於運用。在「勿用」的時候,不要因為冒進而取禍,而要韜晦自己的才能和德行,像神龍那樣蟄伏待時,樂天知命。天地之氣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孔子所謂「舍之則藏」,正得這一爻的旨意。
倘若佔小事而筮得這一爻,應該用婦人來成就事情,因為這一爻變陰則全卦為姤,而姤卦卦辭有「女壯」字樣。
[一辭多斷]
〇問征戰:乾為武人,有征戰之象。初爻陽氣開始發動於黃泉,還處於潛伏狀態,故稱「潛龍」。在軍事,象徵軍令剛剛下達,大軍還沒有集結起來的時候,所以應該按兵不動,等待條件成熟。吉。
〇問經商:龍在潛隱狀態而說「勿用」,可見雖然是一種好貿易,但是只可以安居守分,不可急於行動。
〇問功名:龍本是飛黃騰達的動物,而初爻卻說潛,說明沒到風雲際會的時候,所以又說「位在下」。
〇問婚姻:乾卦初爻變陰則全卦為姤,姤卦說「女壯,勿用取女」,所以應當戒止。
〇問家宅:震為龍,在東方,說明住宅的東面必定有深水。這水閉塞不流,應該加以修鑿,使它流動。
〇問胎孕:生男孩。
[活斷實例]
◎明治二十二年,某貴顯來占氣運,筮得乾卦,變為姤卦。
斷卦說:乾是純陽的卦,具有元亨利貞四德,剛健而篤實。六爻不失時宜,升降沒有一定,只是隨時應用。安居時為潛龍,出現時為飛龍,靜的時候專一無為,動的時候直達無阻。初九說「潛龍勿用」,是因為以陽爻居陽位,隱伏在下位,有龍的品德而沒遇到騰飛的時機,應當潛藏不用。
現在您佔得乾卦初爻。您在維新的開始,因為武功而授勛,現在升為陸軍中將的職務,並且精於儒釋二教的典籍,正是所謂「學究天人,道兼文武」,見識的高明和學問的深奧在當代可以說無人可比。如今應當隱退而不擔任職務,因為正當潛伏的時期。您兼有文武兩方面的才能,彷彿卧龍諸葛亮,有旋轉天地的才能和謀略,只是恐怕偏用陽剛,意氣揮灑,盛氣凌人,議論率直,以致疑慮和毀謗交集在你身上,無法立足於朝廷。但「勿用」不是始終不用,因為龍失時就潛藏,得時就飛騰。您應當韜光養晦,「遁世無悶」,以便等待時運的到來。
初爻變陰則下卦為巽,而巽為風,意思是順,是入,就是諺語所說的「入人之氣」。您只要能用巽順來補救剛方的不足,使人有如沐春風感覺,上下就都會喜悅佩服,而您的聲望也會越來越高,自然會像飛龍一樣上升。您今年的氣運雖然不夠亨通,到明年爻位進升到九二時,就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的時運了,那時您的騰達變化和德澤的敷施,就可以拭目以待了。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象傳》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經傳釋義]
這一爻屬陽而在第二個爻位,所以稱為「九二」,象徵陽氣顯現,有龍出離深淵,現身在地面上的意思。表現在聖人身上,是蟄伏而不始終蟄伏,有屈而將伸的機遇。說「在田」,是指雖然有龍的品德,但是還沒有達到應該達到的位置。
「大人」,九二有君王的品德,所以稱「大人」。爻象變陰則下卦為離,而離為文明;全卦變為同人,象徵文明的人與人和同,故說「利見大人」。剛健是本性具有的美德,文明通過學習而成就,中和正是所居位置得當。但是九二雖然有這樣的優點,卻不自我滿足,而要謁見九五大人,這是希望能夠儘可能地增長見識,協助九五完成天下的事業。所以這是龍德開始在世上顯現,可以立身揚名的時候。
第五爻是君王的定位,第二爻是臣的定位。卦中二五兩爻以陽剛相應,是有原因的。乾卦純陽而圓滿,剛健而不斷前進,而二五兩爻都具備陽剛而中庸的品德,有同德相應之象。處在乾卦九五的地位,是可以用本明的性德來率領眾多賢人的,九二作為它的臣屬,奉行它的旨意而為國家儘力,共同效法天德來治理國家。上下位「大人」這樣同心濟世,德行和教化就無可限量了。
另外,爻象具備天地人三才的妙義:「見龍」指得到了天時,「在田」指得到了地利,「利見大人」指得到了人和。
[一辭多斷]
〇問征戰:龍本來屬於靈物。初爻說潛,是指伏兵。二爻說見,是從潛隱中出現而可見了。又說「在田」,一定列陣在田野等空曠的地方。《象傳》說「德施普也」,指一定會得勝而論功行賞。
〇問經商:爻辭說「見龍在田」,可知貨物大體是米麥絲棉之類。見,指物價開始上漲;「利見大人」,是說應當有官場人物出來購買。
〇問功名:隱伏在田間的人,應當乘時上進,發揮作用。會得到貴人的幫助,所以說「利見大人」。
〇問婚姻:二爻和五爻相應,五爻為地位崇高,主女婿家必定尊貴。說「見龍」,一定是剛剛被任用的年輕人。大吉。
〇問胎孕:生男孩,並且主貴。
[活斷實例]
◎明治初年,我占自身的努力方向,筮得乾卦,變為同人卦。
斷卦說:乾是純陽的卦,六爻都取龍象,說明正是群賢在朝的時候。我國從德川家族 [3] 統治以來近三百年,積弊深到了極點,世運發生變化才有了今天的維新盛業。這雖然是由於氣運的消長,但也實在依賴龍德大人們對朝政的匡輔,才導致了中興的大業。這表明當今的政治屬於乾為天的世運。
我過去因為過失而被判罪,入獄達七年之久,後來被釋放。從那以後,我兢兢業業,在四年中賺了十餘萬元。我不敢自恃預測準確,以為只不過幸而遇到一時的運氣才得到資產。但聚散離合是道理上所無法避免的,如果只聚不散,就叫做守財奴,即使留給子孫,也往往只是供他們驕奢淫逸,怎麼能長久擁有呢?我想當今在位的君子,過去尊崇王室,廢除藩政,都是出離萬死而得一生的,而三十年來不敢稍有懈怠,孜孜不倦地襄助國事。我雖然不肖,又怎麼敢耽於安逸,只求自己富有呢?
現在筮得九二,爻辭說「見龍在田」,是說我出獄而再見天日,得以振興家業;「利見大人」,是說我曾經占筮國家大計,得以與當道的大人物相交往,並領教他們的議論;駐外使節歸朝後,往往投宿到我家,使我得以了解海外形勢。所有這些,都足以針砭我的固陋,啟迪我的智慧,對我的教益實在不少。我於是效法同人卦的旨意,創始並成就了鐵道、瓦斯、學校、郵船四大產業。如果說我有所成就,那實在是得益於此,因為乾卦以天行的剛健,有自強不息的特點,人只要這樣剛健地孜孜以求,沒有一時懈怠和玩忽,就自有成功的一天。
◎明治二十七年,占日中戰爭 [4] 的結果如何,筮得乾卦,變為同人卦。
斷卦說:乾卦有兩個乾體相接之象,拿人事來說,有剛健純粹的大人相交往之象。現在兩國發生了戰爭,中國憂慮發生內亂,必將派首輔李鴻章東渡日本,與我國的伊藤首相 [5] 結盟,叫做「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乾卦純陽,象徵四月,和議的成功大概在明年四月吧?於是將這一卦呈給伊藤首相。
明治二十八年四月,李鴻章果然來到我國長門下關,與伊藤首相相見,和談這才成功。
在這以前的明治十七年,伊藤伯爵曾奉天皇的命令出使中國,當時筮得乾卦的第五爻。伊藤首相到中國與李鴻章會談,完成使命而回國。現在得到二爻,知道李鴻章一定會來。天命的不可違就是這樣,怎麼可以不畏懼呢?
李鴻章在日本與伊藤博文談判,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伊藤博文像
李鴻章像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象傳》曰:「終日乾乾」,反覆道也。
[經傳釋義]
九三以陽爻居陽位,所以才幹和志氣都強,具有剛健的特點。但是爻位不得中,在內卦的上位,象徵尊奉外卦而治理百姓,責任重大,若違背上峰的意志,必定遭受譴責;若失去下面的人心,必受眾人的報怨。這上下之際、禍福交關處,正是決定成功或失敗的因素。九三所居正是危險的位置,只有「終日乾乾」,戒慎恐懼才能避免災禍。
六爻當中,三爻在三才為人位。九三以乾元的品德,居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個人位,有君子之象,所以不稱「大人」而稱「君子」。初爻的潛,二爻的見,四爻的躍,五爻的飛,都有待於這一爻,所以修養自己的德行,操勞自己的工作,「終日乾乾」,如同到了危險的地方。但只要戒慎敬畏地修養自身,操勞事業,並且能通達天下的志願,考慮天下的變化,就可以處置得當,轉危為安,所以說「厲無咎」。
所謂「反覆道」,是反覆叮嚀,一再踐行的意思。另外,三爻變陰則全卦為履,履卦的六三說「履虎尾」,從中可知九三處境有多麼危險。三爻為一日的終結,故說夕;爻象變陰則下卦為兌,兌為西方,太陽在西方,是夕之象。
[一辭多斷]
〇問征戰:征戰是危險的事情。爻辭說「終日乾乾,夕惕若」,說明問卦者能「臨事而懼」,所以沒有災禍。
〇問功名:九三在下卦的上位,而在全卦則爻位還低,象徵功名還不顯著,所以稱君子;在多憂患和危險的位置,所以說「乾乾」、「惕若」,這樣才能避免災禍。
〇問經商:居於不得中的位置,行走於「重剛」的險地,想來貿易處一定是個危險的地方,日夜防備才能脫險而獲利。
〇問家宅:觀察爻象,必須謹慎地把持自身,勤勞節儉地保持家業,這樣才沒有災禍。
〇問婚嫁:三爻以上九為應爻,三爻地位低,上爻地位高。高則不免過亢而有悔恨,所以不宜向地位高的人攀結親事。
〇問胎孕:生男孩。生產時稍有危險和驚懼,但最終沒有災禍。
[活斷實例]
◎明治十六年某月,去拜見松方大藏卿 [6] ,大藏卿說: 「今年春天以來,雪深雨大,寒氣特別重,我心裏恐怕一年五穀不豐收,請先生占這件事的吉凶。」筮得乾卦,變為履卦。
斷卦說:乾是純陽的卦,故說「乾為天」。乾天在四象中為太陽,並且六爻沒有一爻屬陰。爻辭說「終日乾乾」,「乾乾」猶如乾乾,這是就旱魃而言。現在九三變陰,互卦出現離日,全卦沒有雨水象,可知今年必定乾旱。「夕惕若」,是說炎熱到夜裡還不消退。雖然人們多半畏懼久旱,而五穀卻豐熟,所以說「厲無咎」。而且二爻說「見龍在田」,是田裡稻穀豐登之象;現在二爻變陰,互卦為離,可見離火雖然照徹田地,但即使乾旱也不會為害,所以「無咎」。
大藏卿說:「占斷應驗與否且不說,活斷卻是老成熟練的。」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象傳》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松方正義像
[經傳釋義]
九四以陽爻居陰位,並且接近君王的位置。它的進取體現了陽爻的性格,它的退卻體現着陰位的特點,所以猶疑而尚未決斷。陽氣方進,龍的一躍自有升天的可能。「或」字是表示猶疑未定的詞,「或躍」是將進而未進的情形,「在淵」是要前進而又後退。淵是虛空的地方,與天通氣,並且裏面有水,而龍得到水就容易騰躍了,與二爻的「在田」不同。現在雖然一躍後還在淵中,但終究有升天的時候,所以說「無咎」。
《象傳》加了一個「進」字,可以進一步看出乘時而進的無咎。要審察時勢的可否,考察人心的向背,等到時機再出現,條件允許再行動。進取不是為了貪圖權位,退卻也不是為了沽名釣譽,這樣就可以抓住做事的機會,避免失足的恥辱了。所謂「無咎」,也是勉勵人不失時宜的話。四爻是從內卦跨越到外卦的過渡之位,所以有進取的含義。四爻變陰則外卦為巽,《說卦傳》說巽為進退,為不果,又有猶豫的跡象。
[一辭多斷]
〇問征戰:觀察爻象,在行軍前進的時候,一定有深水阻隔,應該安排船或筏;或者在臨淵處有敵軍埋伏,應當預先設防,才能避免災咎。
〇問經商:爻辭說「或躍在淵」,如果販運海貨,恐怕有遇到波濤的危險。或許物價一時上漲,但爻辭說「無咎」,可以保證無害。
〇問功名:有一舉成名之象,大吉。
〇問家宅:淵是水,躍是飛躍,家道有一時振興之象。
〇問胎孕:生男孩。
[活斷實例]
◎明治二十四年二月,我的門人清水純直告訴我說:「現在您居住的第十五區的代議士選舉,鳩山和角田兩人旗鼓相當,競爭還沒有結果。我了解鳩山已經很久了,所以請占他的勝敗。」筮得乾卦,變為小畜卦。
斷卦說:卦中六爻都取象為龍,象徵群龍聚集的時候。因為九四陽氣旺盛,參加競選本來可以說必勝,但九為陽爻,四為陰位,陽主進,陰主退,顯然進退未定,將進又退。況且九四變陰則上卦為巽,巽為疑,為不果,為進退;四爻屬陰位,變陰則互卦含有離明,而應爻初九有深淵之象,可見這人學問淵深,具有剛強的品德,但是心懷遲疑,並沒有期望一定中選。仔細玩味爻辭,所謂「或躍」,是不能不出來應選;所謂「在淵」,是恐怕這次一定不能中選。
清水純直沒說話就離去了。後來果然應驗了這個占斷。
◎明治二十八年冬至,占明年我國外交的氣運,筮得乾卦,變為小畜卦。
斷卦說:乾卦陽氣循回往複,沒有一息的間斷,象徵全體純屬剛健的時運。現在我國與中國交戰,這是歐美各國的所關注的,以後各國必將窺伺我國的行動,同時猜忌和嫌惡也勢必出現。所以我國應當更熟悉彼此的情況,衡量國內外的時勢,使他們斷絕覷覦的念頭,敦促彼此的友誼。積蓄勢力,審察機宜正在這個時候。爻辭說「或躍」,說「在淵」,是指示我國效法神龍的變化,或進或退神化莫測,這樣才能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象傳》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經傳釋義]
五爻剛健而中正,居於尊貴的爻位,與下面的九二所象徵的大臣以同德相應,並請它協助自己的治理與教化。這表示九五有聖人的德行,居於天子的尊位,把恩澤普遍地施給百姓。《繫辭傳》說:「聖人之大寶曰位。」即使有天子的德行,沒有天子的地位也不能兼濟天下。「飛龍在天」,是說龍飛上天空,行雲降雨,以神妙的變化澤及萬物,使萬物各盡其性,達到應有的樣子。所謂「大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因為九五具備龍的美德,經過騰躍而達到了天位,為萬物所瞻仰,所以為天下所「利見」。
《象傳》說:「『飛龍在天』,大人造也。」造猶如作,即所謂「聖人作而萬物睹」。
[一辭多斷]
〇問征戰:九五居君位,一定是天子御駕親征,以王者之師討伐有罪的人,所以說「大人造」。
〇問經商:九五爻辰在申,在天上值畢宿,附星有咸池。咸池是蒼龍的宅舍,也叫五車,主稻黍豆麥,所以他的貿易一定是五穀之類。說「飛龍」,可以知道物價的飛升;說「利見大人」,可知販運或許出自政府的命令。
〇問功名:有直達雲霄之象。
〇問疾病:有應上天的召喚之象,不吉。
〇問胎孕:生男孩,主尊貴。
[活斷實例]
◎明治十八年二月二十八日,伊藤伯奉命去中國,為去年的朝鮮事件 [7] 與中國朝廷議事。伊藤伯從橫濱港出發時,我為了預知結局如何,筮得乾卦,變為大畜卦 [8] ,想在他臨行的時候呈給他,但是因為人多擋路,沒能做到,於是另外派人帶往天津。
斷卦說:九五大人與九二大人,爻位相應。《周易》以陰陽相應為體例,二五兩爻又都屬陽,就我國大人與中國大人相會來說,一定能深謀遠慮,實現兩國間的和平。況且本卦的反卦是坤卦,坤卦的五爻說「黃裳,元吉」,含有彼此大人心中所憂,關係到黃色人種的安危,因而能夠互相扶持的意思。兩國大人能留心這一點,是兩國人民的幸運。
乾卦《大象》說:「君子以自強不息。」凡筮得乾卦的人,要知道太陽的運行沒有一時的間斷,以進取為先才能制勝。現在我國先派出使臣,先鞭就在我國一方。我國又進而效法乾元的健行而與中國談判,勝利就一定在我國一方,可以得到好的結果。
當時橫濱商人立川磯兵衛因事去天津,我於是將這一占斷托他請書記官伊東氏呈給伊藤伯。當時兩國議事不和,伊藤伯已經打算整裝回朝了,但是偶然見到這個占斷,大有感觸,於是重新開始了決定戰還是和的談判,這才得以達成協議,不辱使命而回國。
◎明治十九年十二月,占明年鐵道局氣運,筮得乾卦,變為大有卦,呈給鐵道局長井上勝 [9] 君。
斷卦說:乾卦三個奇爻相連,是純陽的卦,五爻又是陽位,卦德的盛大沒有超過這一爻的,鐵道局長的氣運可以說盛極了。爻象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全,足見世人對鐵道的關注。對物產的繁殖、運輸的通暢、軍事的防衛、人民的往來都有益處,這樣的盛運實在無可比擬。「飛龍在天」,比喻火車的飛快行駛;火車通行不分貴賤,即使尊貴的「大人」也同樣搭乘,故說「利見大人」。在明治十四年占卜未來的國會時,我曾經預言到明治二十年鐵道可以盛行,現在這一卦正與那一卦相符合,以後鐵道事業的發達值得期待。
上九:亢龍有悔。
《象傳》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經傳釋義]
上爻以陽爻居乾卦的極位,極就未免太過,如同龍飛得過高,故說亢;因為過高而導致危險,故說「有悔」。在本卦中,龍在開始時藏潛,繼而出現,中而躍起,終於騰飛。騰飛就到了全盛時期,過了這個時期就應該再次潛藏,這樣不但可以避免今日的悔恨,也可以期待日後的再次騰飛。人臣居於權位的極致就應當退避,這樣他的富貴才可以長久保持,否則知進而不知退,極少有不遭遇災禍的,所以說「盈不可久」。
上爻變陰則全卦為央,央是決除的意思。太陽到了中天就會西沉,月亮盈滿了就會虧缺,這是天理的必然。所以這時應當因悔恨而改過,見機而退。比如堯舜的禪讓,范蠡、張良的功成身退,都是不到極亢就開始善後的做法。
[一辭多斷]
〇問征戰:上九居乾卦的極位,以陽爻在上位,所以亢;亢就會因為勝利而驕傲,所以「有悔」。《象傳》說「盈不可久」,可知征戰無法持久。
〇問經商:亢是太過的意思。買賣之道,不可以過分追求盈利,過於盈利就一定會發生虧損,所以說「不可久」。
〇問功名:上九的位置已到極致,應該自己返身後退,否則必定因為盈滿而遭受損害。
〇問家宅:一定是宅基太高。太高就危險,也是值得畏懼的。
〇問疾病:是龍陽上升的病症。《象傳》說「盈不可久」,可知性命已經在旦夕之間了。可怕。
〇問婚嫁:不利。
〇問胎孕:生男孩,恐怕養不大。
[活斷實例]
◎我在每年的冬至,占筮朝廷各位大臣的進退,以及親屬和知己等人來年的氣運,然後把占斷結果送到對方的手上,並以此為常例。明治十九年,占某貴顯第二年的氣運,筮得乾卦,變為夬卦。
斷卦說:乾卦至大至剛至健,是純陽的卦,主居於顯要的官職和崇高的爵位,聲名遠揚,正當功成身退的時候。現在閣下筮得上爻,譬如飛龍上升到天空,高出雲霄之上,反而無法敷施雨澤,所以說「亢龍有悔」。閣下具有英雄的遠見卓識,對世事非常老練,但以前功名顯赫,現在則已經過了盛運,只應該急流勇退,挽救目前的亢勢,另求以後的騰飛。辭去職務,謝絕榮耀,遵守時令,修養韜晦,這樣才能沒有災咎。
後來,這一占斷果然應驗了。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象傳》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經傳釋義]
「用九」,是六十四卦中陽性的變爻,顯示了陽剛的運用體例,即《周易》中一百九十二個陽爻的運用通例。用指變動的爻象,九是陽數的終結。乾卦全體都是陽爻,而陽到極處就會發生變化,所以說「用九」。見,乾卦的六爻都取象於龍,說潛,說躍,說飛,顯然昭著,故說見。首,上位的意思。 《周易》以乾為首,所謂「無首」,是說沒有出於乾之上的卦了。
卦以有變化為吉,乾卦純陽而無變化,故六爻都不說吉;用九則發動而即將變化,所以說吉。《象傳》說「用九天德」,是因為乾卦純陽,不親比陰柔,是渾然天德的體現者,即所謂「乾為天」。所謂「不可為首」,是沒有什麼能在它之上的意思。乾卦六龍各有行雲施雨的作用,在人則是群賢匯萃,同心輔助,以匡扶國家,以成就功名,但又適宜各自謙讓巽順,不驕矜,不自誇,假如互相比才智,誇首功,就是凶象了。 《周易》說「群龍無首,吉」,正是為了訓誡這一點。
《象傳》說:「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主要是必須像舜那樣具有玄深的道德,崇高的聲望,而又喜歡詢問,善於考察切近的事情,以謙遜的態度處世,這樣才算做到了極致。
注釋:
[1]「義」字從「羊」從「我」:指繁體字「義」而言。其他字的解釋也有類似情況,不另加
注。
[2]仁德天皇:日本第十六代天皇,原名大鷦鷯尊。在位期間重視農業,曾疏通難波的堀江,築茨田堤,開和珥池。外交上積極與南朝劉宋通交,力圖在朝鮮半島發揮作用。
[3]德川家族:由德川家康開創的日本著名家族。德川家康開創了江戶幕府,統治日本約270年。
[4]日中戰爭:指中日甲午戰爭。光緒二十年(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幫助鎮壓,不料日本立即向朝鮮派兵,在朝日軍增至8000餘人,事態趨於嚴重。六月二十三日,日本軍艦在豐島發動突然襲擊,擊沉中國運兵船高升號,甲午戰爭爆發。八月十六日,駐朝陸軍在平壤與日軍激戰數晝夜後潰敗,總兵左寶貴戰死,統帥葉志超等逃回國內。八月十八日,北洋艦隊與日本海軍主力在黃海大東溝附近海域遭遇,經過近五小時的鏖戰,中國軍艦沉沒4艘,日本艦隊亦遭重創。此後,清軍在鴨綠江、九連城等戰場與日軍激烈交戰,但終未能擋住日軍的攻勢。最終,旅順、威海等重要海軍基地失守,北洋水師覆滅。光緒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赴日本議和。經過多次反覆辯論,日方對中國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及台灣澎湖等要求表示不再讓
步,李鴻章被迫在請示朝廷後,於四月二十三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5]伊藤首相:伊藤,即伊藤博文,日本近代政治家。反對幕府統治,主張「開國進取」,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出任首屆內閣總理大臣兼宮內大臣,並開始起草憲法的任務,被譽為「明治憲法之父」。1900年創立政友會,自任總裁,開日本兩黨政治的先河。
但由於其一貫奉行對外擴張政策,在日本國內外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評價。曾參與策划了日本對朝鮮的侵略和中日甲午海戰,戰後與中國簽訂《馬關條約》。1909年10月在哈爾濱被朝鮮愛國志士刺殺身亡。首相:內閣總理大臣。
[6]松方大藏卿:松方指松方正義,日本政治家、財政改革家,內閣總理大臣。薩摩藩武士出身。從1881年擔任大藏卿算起,松方正義佔據日本財政中心位置長達22年之久。曾兩度組閣,受封從一位大勛公爵位。1892年之後享受元老待遇,去世時日本政府為他舉行國葬。大藏卿:又作大藏大臣,日本自明治維新後直到2000年期間存在的中央政府財政機關首腦,主管日本財政、金融、稅收。
[7]朝鮮事件:指朝鮮國東學黨亂。東學黨是朝鮮一個把佛教、儒教、道教融合到了一起的民間宗教團體,其創始人叫崔福成。隨着日本在朝鮮的勢力越來越大,朝鮮人民的反日情緒不斷高漲。1893年,東學黨舉起了抗日大旗,黨徒們在朝鮮羅道古阜縣揭竿而起,自詡能呼風喚雨、役鬼驅神,有幾萬人加入到這個盛大活動中來。朝鮮國王大驚,連忙派兵鎮壓,可是一進入山區,討伐部隊就發現自己中了埋伏,最後全軍覆滅。朝鮮政府無力鎮壓,只得向清政府求援。但是當清政府應邀出兵朝鮮鎮壓東學黨起義的時候,日軍不請自來,在朝鮮南部登陸;在撲滅了起義烈火後,又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東學黨亂成了日本政府發動侵華戰爭的借口。
[8]筮得乾卦,變為大畜卦:本卦用乾九五爻辭。如果作者用的是大衍筮法,就是兩爻動而取上一動爻占;如果作者用的是略筮法,只有一個動爻,則筮得的卦應該是大有而不是大畜。特此註明。
[9]井上勝:生於日本武士家庭,受其父尊崇西洋學術的影響很深,曾從英國領事館員學習英語,並在長崎研究炮術與兵學。1863年(文久3年)偷渡至英國倫敦學習礦冶與土木工程,於1868年回國,並任職明治新政府的工部省負責鐵路與礦業管理的業務。1877年升任鐵路局長,1881年被拔擢為工部省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