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机

《向孔子问道》5、友谊值得珍惜(傅佩荣)

向孔子问道》5、友谊值得珍惜(傅佩荣

我们今天要接着谈的主题,是有关友谊的,孔子对于友谊,有什么样的看法。人活在世界上,在家庭里面出生成长,他总是要进入社会,他总是会结交许多家庭以外的人成为朋友,所以交朋友就是一个人生里面很重要的课题。我们有时候思考到朋友的问题,就想到缘份这个词。说到缘份,可以说有三种,第一,缘有长有短。有的人的缘份是一辈子,交朋友也是一样。有的人缘份很短,只有在中学时代一起当同学,后来就没见过面了。也可能在社会上一起共事,共事一段时间就不知所终了。所以缘有长有短,这是第一种。第二种,讲到缘份的时候有深有浅。有些人恐怕缘份很短,但是很深,有些人恐怕缘份很长,但是很浅,一辈子都是浅浅的,所以缘有深有浅。第三种,缘有好有坏。好的叫善缘,坏的叫恶缘,很多敌人跟我们也是有很深的缘,但是恶缘,它就是有某种条件把它牵连在一起,所以缘有长短,有深浅,有好坏。我们交朋友当然都希望是又长的,又深,又好的朋友。那么,这种理想能不能达到呢?或者说,孔子来看的话,对朋友有什么样的见解呢?所以,我们首先从孔子自己怎么跟朋友来往,举几个例子说明。孔子对朋友,他的态度非常简单,朋友之间的情感道义更重要,朋友的财物,有钱没钱,他不太在意。在《论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思考。在《论语.乡党》篇十上面记载,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就是朋友送给孔子礼物,就算是送孔子车跟马,孔子不会向你作揖拜谢。但是,如果你送的是你家里面祭拜祖先用的肉,切一块送给孔子,虽值不了几块钱,孔子非常郑重的,非常慎重的作揖拜谢。照一般人看起来不可思议,你家里面祭拜祖先杀一只猪,切一块肉,送给孔子,说这是我祭拜祖先所用的肉,孔子跟你作揖拜谢,非常虔诚,慎重地感谢你。因为你把他当作家族的朋友,上告祖先,然后祭肉分给孔子,这是一种深刻的情意。但是,你送给孔子一辆车,一匹马,他拿来就用,他不跟你作揖拜谢。这里就提醒我们,精神价值超过物质价值,人的可贵就在这里。因为如果你以车马的贵重当作考量的话,那有钱人一定是可以表现情谊吗?那一个人很穷,就不能说礼轻情义重吗?所以孔子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态度,就让我们知道人生的价值,真的是要由内在的情感来衡量,而不要看外在的礼物是否贵重。另外一段就写着,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意思就是孔子的朋友过世了,没有人料理后事,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家道中落,或者子孙不孝。这样的朋友过世了,你帮他忙,叫做雪中送碳。孔子听到有朋友,下场这么凄惨,就说,我来负责丧葬。因为孔子本人也是丧礼方面的专家,他愿意花钱,花力气,花精神,来帮朋友办后事。我们常常说,一生一死乃见交情,孔子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自己对朋友,这几点,我们看了都知道很特别,不是一般人的想法。那么,他自己有很多朋友,但他还是很谦虚,在《中庸》里面就有这么一段。他说,要求一个朋友,先对朋友好,我做不到,因为都是朋友先对我好,你看,他还这么谦虚。就是别人跟孔子做朋友,一定要先对孔子好,孔子想先对他们好都来不及。交朋友有时候啊,你不能说,先考虑,你怎么对我,我再怎么对你,有时候是需要真心的,心甘情愿的对他好,他的回馈就自然而然出现了,所以交朋友有很多方式。

  古代的雅典人,他们很重视面子,交朋友的时候收朋友的礼物,他回报的时候一定要更好。譬如说我们俩做朋友,今天我生日,你送我一个铁器的礼物,明年你生日,我送你一个铜器的,后年我生日了,你送我一个银器的,那下一次你生日,我送你金器,然后再隔一年,你生日我送你玉器,越来越贵,到最后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好不见面了。因为我总是要表现得比你更慷慨,就绝不占朋友便宜,而要对朋友更好,这是雅典人。他们都心态上非常的高雅,绝不占别人便宜,得到朋友的好处,滴水之恩,涌泉以报。我们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例子。所以,人跟人来往的时候,真是一种缘份。但是,你也需要有相当的属于同等层次的品格,你才能做到这些。那讲到交朋友的话,孔子也说,交朋友不容易,他还跟学生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他说,你找不到中行,中行就是言行都适当,这样的人最难找。有时候你会觉得这样的人好象没有什么特别的个性,什么事情都做得恰到好处,你跟他在一起好几年,他没有犯过任何错,每一句话都没说错,那有时候也不容易,有这样的朋友,你自然而然就会跟他学习,因为人与人在一起,会互相影响的,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说,你找不到这样的朋友,那要找什么呢?狂狷,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我们有时候看到学生上学念书,就要问他,受教育的目的何在?我们因为教书超过三十年了,我从孔子的观点来分析。受教育第一个目的,就是要设法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就是,对于某些事情不够格调的,不够水平的,不屑于做。人活在世界,很多事情不是你不想做,不是你不敢做,不是你不能做,而是你不屑于做。为什么?因为你受过教育,知道那些事情没有水准,要偷了,要骗了,要抢了,占便宜这些,不屑于做,这叫做狷者。狷者是很清高的,因为我有理想,所以那些事情有损于我的格调,我就不做,这是第一步。孟子说得很清楚,有所不为,才能够有所为,你不屑于做某些事,你才能够积极地去做另外一些事,那就是狂者了,就是狂者进取。进取就是不断地上进,总觉得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又比今天好,今年比去年好,明年又比今年好,这样的人生才能有奋发的动力。所以孔子说,我们交朋友,最低层次,交狷者,有所不为,你跟他在一起,就不会去为非作歹了。第二个,设法找到狂者,不断进取向上,最好当然是中行者。有人说,中行两个字,很难解释。我们简单给他发挥一下,可以这样说,所谓的中行就是,当狂则狂,当狷则狷,你不能光是狷者,什么都不做,那也太消极了。也不能光做狂者,一直往前发展,有一些冒险。所以,你要做到当狂则狂,当狷则狷。

   孔子很强调智慧,智慧的判断很重要,什么时候该不做,什么时候该做,都需要灵活的智慧。所以,你每天都要感受到生命的力量,非常清醒,绝不会说因循苟且,过去的事就照着做,不会的,因为每天都有不同的情况。所以,学生们跟他念书,他也认为你们要交朋友,有四个阶段。第一个共学,一起念书。譬如说我考试,考上这个学校,同学们一起念书,叫做共学。但是,一起念书并不代表毕业之后,可以一起走在人生的路上。有时候毕业之后分道扬镖,不同行业,甚至对于人生的要求,各自也有差异。可以共学,未必可以一起适道,走上人生的路。可以一起走上人生的路,未必可以一起立足。所谓的立足就是,我们都有某种信念,某种原则,立身处世,有它的规矩,这个不容易。但是,你可以一起立足,未必可以一起权。权利的权,但这个是当作权衡的权,就是衡量轻重。孔子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个谋,就是我们一起商量,商量我这一生,做人处事应该如何,这种朋友是最难得的。通常我们交朋友,往往是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嗜好,但是,你碰到人生的抉择,这时候就要有朋友跟你商量了,这是最难交到的朋友了。所以,孔子把交朋友分为四个阶段,而我们平常交朋友的时候,以前听过一句话,都不太了解,就是孔子说的,无友不如己者。以前老师告诉我们,孔子说,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这样讲就糟糕了。你说,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人找你,你说,不行,孔子说,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因为你比我差,那我去找比我好的,他也听过这句话,他说,孔子说,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那他也不理我?弄到最后,没有人可以互相交朋友了。因为朋友总是有比较高,比较低,你一比较之下,怎么可能完全平等呢?到最后没有人可以交朋友了,只好说,有朋自远方来,大概远方来的还没有机会比较吧。像这样的话,显然是理解的不太恰当,我们今天要修改一下。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这个“如”,不是谁比谁好,而是相似的意思。古代的如,本来就有相似的意思,叫做,你不要交跟自己志趣不相似的朋友。人活在世界上都要工作,请问,工作之余,休闲的时候,你做什么事?这时候就要看志趣了。我一放假,就去爬山,你一放假,就去游泳,这个都不在一起。我一放假,就去下棋,你一放假呢?去打球去了,没有机会在一起。怎么做朋友呢?所以,志趣相近的话呢?自然而然就变成朋友了。也可以切磋琢磨,精益求精。所以这样一理解的话,比较适合。因为交朋友,志趣相近,比较容易找到共同的乐趣。

  但是呢?孔子也提醒我们,所谓的朋友,有益友也有损友,三种朋友有益,三种朋友有害,但是都是朋友,都一定有某种缘份。这个缘份有时候是因为同乡,同学,同事,同道,甚至同游,一起出国,都可能成为朋友。那这样的话,朋友有好有坏,怎么去分呢?我们就简单分别说明一下。孔子说,三种朋友有益,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是什么意思呢?我一再强调,直代表真诚而正直,这样的朋友有时候会带来压力,你做错了,他直接告诉你做错了。有时候就觉得,好象朋友嘛,就应该多包容,包容体谅是第二点,友谅。如果朋友只有包容体谅,那不是到最后,变成是包庇了?变成到最后,大家都不要原则了?那有什么意思呢?家里面的亲情,不能完全靠法律来约定。但是,朋友之间,一定要互相以正道来期许。否则的话,交朋友意义何在?交到最后,对社会反而不好。所以,友直的直,代表这个朋友真诚而正直,他不一定都对,但他至少会很直爽告诉你。所以,像孔子说过,交朋友是,朋友有错的话,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跟朋友来往,要很真诚的,真心的好好劝他,好好的引导他,他不听,就停止,不要自取其辱。譬如说,我有一个朋友,我每次劝他,他都不听,到最后他说,你少烦了,他说,你多管闲事,那我不是自取其辱吗?但是,既然是朋友,就不愿意,也不忍心看他误入歧途。所以好朋友,第一种是很正直的。当然正直的朋友,我们叫做,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你要交往这种朋友,大家互相勉励是很难得的,但是,你要知道,他是为你好。孔子很讨厌一种情况,叫做把怨恨隐藏起来,然后继续做朋友。他说,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你把怨恨藏起来,然后继续做朋友。左丘明是古代人,古代鲁国的史官,觉得这样可耻,我孔丘也觉得这样可耻。所以交朋友,第一个就要坦诚。要不然,你不坦诚的话,我心里面讨厌你,我表面上还是跟你一样做朋友,这样太累了。你对任何人,可能都要考虑到,譬如我对老板,要稍微隐藏一下,对部下,稍微隐藏一下,对朋友,还要隐藏,没那个道理。所以对朋友,你有怨恨说出来,化解嘛。既然是朋友,一定很容易找到共同的人生理想,可以化解不必要的误会。

   第二个,友谅。谅这个字,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代表说话算话,讲信用。但是,这种信用呢?有时候会显得范围比较狭窄。所以,儒家里面对于谅这个字,守信用,有时候会有些条件。譬如说,你为了守信用,像孔子就批评跟管仲同时代的几个人,他们因为政治上的一种竞争,失败了就自杀了,孔子反对这种行为。一方面他反对自杀,另一方面他反对,在政治竞争的场合,因为失败,就为了忠于自己的老板而自杀,这个生命太可惜了。像管仲,他是齐国人,齐国因为齐襄公被杀,两个弟弟逃到国外,这个时候就看谁先回国就当国君,那另外一个,恐怕就很难有生路了。结果这个时候呢?齐桓公回来了,他的哥哥公子纠就被杀了,很多人就跟着他就自杀,孔子反对。他怎么说呢?他说,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他说,难道你要管仲,像那种一般老百姓一样,遵守那种小小的信用,在山沟里面自杀,死了别人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人活在世界上,要留着生命做有用的事,对国家有用的事。政治竞争结束,都为齐国来服务,你可以为将来的后代,做更多事情。宝贵的生命,绝对是不允许自杀的,所以这是孔子的立场。所以,谅呢?一方面代表守信用。但是我们知道,做朋友守信用是很合理的事情。另外一个就是体谅包容。譬如说,你发生一件事了,天下人都不相信你,误会你,真正的朋友就相信你,他知道说,你决不会做这种事,或者你如果真的做的话,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这真是很体谅。我们刚刚既然讲到管仲的故事,就把他的故事说得完整一点。齐国内乱的时候呢?两个公子跑到国外,这时候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史上称为管鲍之交,讲那种最好的朋友的交情。他们当时就有一种投资的概念,叫做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我们两个人如果同时追随一个公子,将来万一输的话,都没有机会了。就讲好,一人跟一边,结果呢?管仲选错边了,选到公子纠。鲍叔牙人比较老实,跟着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等于齐桓公即位之后呢?就问鲍叔牙,你来当宰相吧?鲍叔牙就说,如果你想成就霸业,只有一个人可以帮助你。谁呢?管仲。齐桓公非常生气,因为以前曾经对阵的时候呢?管仲曾经一箭射中齐桓公的带钩。这个带钩就是有点像男生用的皮带的铜环,它比较大,是一种装饰品,很漂亮的。他一箭射中齐桓公的带钩,差点把他射死。所以齐桓公念念不忘,这个管仲非杀不可。那他怎么可能让管仲当宰相呢?但是,鲍叔牙说,你要成就霸业,就不要计较个人恩怨,为齐国着想。齐桓公毕竟不错,就接受了。接着之后,怎么办呢?因为这个时候,像公子纠,还有管仲,还有召忽,那一票人,都在鲁国被关起来了。因为鲁国想,我们打不过齐国,齐桓公上来之后,哎呀!我们这边以前支持的人,是另外一派,就把他们关起来,准备讨好齐桓公。那齐桓公怎么样把管仲给救出来呢?他就跟他们说,我那个兄弟你们看着办。你看,这一说,公子纠就被杀了。但是管仲我要自己杀,因为他以前一箭射中我的带钩,害我差点死于非命。鲁国人也知道,想说,也有道理,齐桓公果然要自己报仇,要把管仲杀了,就把管仲押解,送到齐国去了。一进齐国边境,齐桓公立刻把他解开,拜他当宰相,称他仲父。仲父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管仲的仲,加一个父亲的父,代表尊称他是长辈。第二个仲父代表叔父,等于有双重含义。所以,管仲在齐国当宰相了,他帮助齐桓公,用外交手段,避免各国之间的战争,九合诸候,一匡天下,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这是孔子的话。孔子对管仲推崇备至,很多人都不接受,认为说,孔子干嘛那么称赞管仲呢?但是孔子了不起,在什么地方?你不能因为一个人,他的生活过于享受,或者说有各种偏差的作为,就整个否定他。而你要考虑的是,管仲所做的事是什么事呢?他是齐国的宰相,但是他所做的事,是透过外交手段,让各国都避免战争,因些造福了天下人。一个齐国的宰相,本来只负责齐国人,现在可以透过他的作为,天下人都得到照顾。所以他说什么?他说,民到如今受其赐,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管仲的恩赐。微管仲,如果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我们早就被四周的蛮夷之邦给消灭了。所以这边提到管鲍之交,我要特别再加一段,当然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的时候,齐桓公手上有很多黑资料,我们叫黑资料,就是情报搜集来的。齐桓公就跟鲍叔牙说,管仲这个人不好。为什么不好?他以前做官的时候贪污,你看,这边有资料。鲍叔牙怎么说?他说,管仲家里有个老母亲,所以,他为了奉养母亲只好贪污了。齐桓公又说,你看,他以前打仗的时候临阵脱逃。结果鲍叔牙说,他家里有一个老母亲,他必须活着回去。你看,有这么好的朋友,真是令人放心。这叫做什么?体谅他。所以,经常讲到说,朋友之交往,友直还要友谅。最后是友多闻,你听到友多闻的话,就是要博学多闻。一个朋友如果说他喜欢学习,博学多闻,大家见面聊天的时候才有话讲。要不然,我们有时候看到许多人聚在一起,大家都不太念书,聚在一起五分钟之后,就开始分享八卦消息,谁又做什么事了,哪里出什么状况,谈这些事情没有什么帮助,久了之后就觉得厌倦,浪费生命。所以呢?如果有人博学多闻,各自有专长,好好去学习,见面分享最新观念,那是很愉快的事情。所以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

  那相对的,三种朋友有害的,哪三种朋友有害呢?第一种,友便辟。便辟就代表这样的朋友呢?他怎么样呢?他是个性喜欢装腔作势。有的朋友喜欢装腔作势,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充老大,爱面子这些,这也是朋友,但是他有时候,显然看起来就不是很真诚的。第二种朋友呢?友善柔,善柔意思叫做刻意讨好。有的朋友见到你就说好话,想尽办法讨好你,这是第二种。第三种,是友便佞,友便佞代表他巧言善辩。这三种朋友都有害,装腔作势,刻意讨好,巧言善辩。我们如果交朋友,想想看,这些朋友有没有呢?还是有的。大家在一起,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就这意思。大家整天在一起,言不及义就是,说话都不谈什么跟道义有关的事,说话只谈一些风花雪月,或是谈一些无聊的事,八卦的新闻,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就是喜欢卖弄小的聪明,耍一些小手段,卖弄小聪明。像这些朋友呢?当然是有害的啦。但是我们也知道,跟这样的朋友在一起,比较不用努力上进。要不然,怎么会成为朋友呢?既然是朋友,一定大家在一起有些乐趣,不然,他就不可能继续来往。所以,说到这个有害的朋友三种呢?是因为,他也有他的吸引力。因为人有时候很喜欢过一种日子,就是说不要有压力,好象比较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朋友。在一起呢?常常会觉得人生也过得去。我们常常提到一句话,不错,但是不够。我们跟别人来往,自我要求都是一样,要常常记得,不错。因为人活到现在,当然不错嘛,一定有你存在的理由。但是不够,不够代表说,你还可以有更高的层次去发展。那我们交朋友的时候呢?如果光是在那些不错的层次,那不行,还要不断提醒自己,往上奋斗,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如果朋友都是类似的,才会觉得我们的生命往上不断地提升。

  所以讲到交朋友,三种比较好的,三种比较差的,孔子也当然希望我们多交好朋友。所谓交到好朋友,他特别提到三种快乐。第一种快乐,乐节礼乐。用礼乐来调节生活。我们的生活,从早上到晚上,中间要工作,但是你平常跟别人来往的时候呢?礼就是一个很好的规范,礼跟乐分工合作。一般讲礼乐的时候可以这样说,礼是要让你人间有秩序,所以你要身份,就年纪,就各方面来衡量。衡量之后呢?长幼尊卑就有一个秩序,有秩序才能形成一种比较长期的稳定的关系。乐呢?强调和谐,因为礼强调分,大家长幼尊卑分清楚。乐就是要和谐,和谐的话呢?通过音乐欣赏也好,演奏也好,每一个人情感打成一片,就好象人活在世界上,能够分,也能够合。如果只有分而没有合的话呢?人与人相处很大的压力,彼此之间情感之间就很难协调。如果只有合,而没有分的话,变成是老老少少统统很和谐,你没有这种长幼尊卑的区分也不行,这是古代社会一种对礼乐的看法。那么孔子为什么特别崇拜周公呢?就因为周公制礼作乐。制礼作乐之后,让人的社会有他的规范,也可以达到和谐的效果。所以孔子说,第一种有益的快乐,是乐节礼乐,用礼乐来调节生活,以此为乐。第二种呢?乐道人之善。就是在背后称赞别人的优点,以此为乐,这一点很难做到。通常我们在背后讲别人缺点,以此为乐,在背后讲别人怎么样怎么样,觉得蛮有趣的。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没人说?到最后就变成互相批评了,见不得别人好了,这都是很自然的一种缺点。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听到孔子说话了,要乐于称赞别人的优点,并且喜欢这样做,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验。我在很久以前,年轻的时候,一些同学们,有一个人犯了一个错,这个错误里面有一些误会。譬如说,一个老师,他有很多录音带,让这个同学负责保管,最后把它全部变卖。事实上没有人有证据,只是大家在猜,他是不是把录音带变卖。结果后来,有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学者,见到我就问,某某人是不真的做了这个事啊?问我。我说,没有证据,没有证据你不应该这样说他。结果这个话传到当事人耳中,他对我非常感谢。我也吓了一跳,他为什么突然对我那么好?因为我要背后替他稍微辩护了一下。其实我讲的只是公道话,就是说没有证据,我们只是猜测嘛。对不对?猜测的话,不能够当作一个明确的罪证,就这么简单。所以,人跟人交往,我有时候把朋友怎么界定呢?所谓朋友,就是两句话。第一,一起制造回忆的人。譬如说,我们今天聚在一起拍一张照片。将来呢?隔了几年,打开相簿一看,有些人一起上过课,制造了回忆。我们自己家里面相簿,每一张都是回忆,都是过去的事。过去的事情的话,你今天时空差距很大,很多都忘记了,但是你打开相簿一看,朋友一起制造回忆,我们就是朋友了,同学了,同事都可能。第二个,朋友就是在背后替我辩护的人。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在背后辩护,因为你稍微有点名气之后,所谓的名之所在,谤亦随之。在社会上,在某个行业里面一有点名声,后面就有人批评你,毁谤你,这时候如果有人替你辩护,你会觉得很愉快,很安全。所以呢?我们对朋友也应该如此。制造好的回忆,朋友被人批评,我们要提出适当的辩护,好象他在场一样。所以这是我们对朋友可以提出来的简单的描述。然后孔子也说到,第三种有益的快乐,就是多交好朋友,乐多贤友。贤就代表杰出的,好的朋友。你多交好朋友的话呢?自己也会慢慢改善。我们常常讲儒家的思想,要问一个问题,就是,他讲的道理,是他说好,你听到好,才去做。或者他说好,是本来那就很好,你本来就该做的,这要分清楚。譬如我常常在教书的时候,有些学生听我上课,上着上着,难免会觉得有压力,他们就跟我抱怨。他说,老师,没听你上课以前,也不觉得孝顺有那么重要,听你上课之后呢?就觉得不孝顺不行了,早知道就不要上课了。他意思就是说,如果没听你说孝顺,我不知道,我就不用孝顺了。我就跟他说,孝顺是你本来就想做的,本来就应该做的,以前你只是不在乎,我跟你讲了之后,你了解的道理,引发你内心真诚的情感,真诚的要求,你应该觉得快乐。不然的话,那还得了?听到孔子这些话,倒霉了?本来不做好事,必须做好事了?但是你现在要了解,做好事本身就会带来快乐,因为他符合人性向善的要求。了解了这个道理之后呢?快乐由内而发,他就不再是外面的快乐,这是性质上完全不同。所以,我们讲到孝顺也好,交友讲诚信也好,都是一样的道理。

   同时,孔子也提到,三种快乐是有害的。既然是快乐,一定让你很开心,但它有害呢?怎么样有害呢?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骄,就是骄傲自满。哎呀!我觉得很快乐,因为今天我最厉害,我最伟大,这种快乐有害。就跟你交朋友的时候,朋友喜欢拍你马屁,刻意讨好,正好配合这边骄傲,带来快乐,这不好。第二种,佚游,就是整天到处吃喝玩乐,就是佚游。吃喝玩乐也有他的乐趣,一到吃饭的时间,就感觉到人生很完美,桌上的菜肴都很丰盛。但是,这种快乐,实在是非常的单纯,它只是满足本能的需求而已。所以,以这种快乐为乐,是不好的,它让你耽于逸乐,而不知道长进。另外一种快乐,跟这个类似。第三个,乐宴乐,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就是宴乐。这种都属于它诉求的层次比较低的,只诉于身体的需求。而我们讲朋友的时候呢?讲到道义。事实上我们记得孔子的话,别人送他车子,送他马,很贵重,他不会作揖拜谢。他当然会说谢谢了,拿来就用,他不会打躬作揖,慎重地拜谢。因为朋友本来就有通财之谊,大家是朋友,你钱多,拿一点来用,钱反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一个人那么多,朋友那么苦,那怎么可以呢?事实上这个是很好的理念。然后呢?我们再问,那这样的想法,跟朋友来往,真的是这么特别吗?我就想到西方两位哲学家的话。第一位,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说,坏人没有朋友。我们乍听之下会觉得很奇怪,坏人怎么没有朋友呢?黑帮黑道,不是成群结队,一大堆人吗?怎么没有朋友呢?因为苏格拉底,他的意思是说,朋友决不能离开道义,而坏人是不讲道义的,所以坏人没有朋友,他是这个逻辑。那你说,坏人也有朋友,你看看美国很多黑社会的电影,就知道,黑社会的老大怎么死的?很少有安享天年的,大部分都是被他的部下翻脸,或者给暗杀了。所以呢?坏人没有朋友是这个意思。用利害来结合的,也会因为利害而分离,因为道义而结合的,它永远不会分散。在庄子里面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是庄子的原文。他说,君子交往的时候,淡淡的,像水一样,不会太浓。但是呢?长流不息。小人之交甘若醴,醴是一种甜酒,很甜,喝甜酒,很好喝。所以小人之交呢?开始的时候恐怕很甜美,后面就无以为继,这是庄子的话。第二位,我要介绍的西方哲学家是罗马时代的西塞罗。因为西塞罗写了很多好文章,其中有一篇讨论到友谊。他特别强调,他说,友谊,朋友,对我们来说,就好象阳光一样。如果把朋友全部拿走,就好象人生里面没有阳光一样,一方面一片漆黑,另一方面呢?没有温暖。因为朋友实际上是来自于缘份,他跟家人不一样。家人往往来自于命定,你出生在什么家庭,你有哪些家人,这都是命定的,不是你选择的,有时候一家人在一起,还会有压力。譬如说,这个什么八字相克,星座冲突,都可能的。所以有时候一家人相处也有压力,很辛苦的。但是那是命定的,你不能选择,你就只好修炼自己。但是,交朋友不一样,交朋友不能勉强,因为是你自己的选择,合则来,不合则去。孔子也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年轻的时候,理想一样,并不代表一生都一样,因为人是会变的。人是会变的话呢?朋友就要经常沟通,并且常常要互相砥砺志节,志向跟节操。所以,我们谈到西方的很多学者,谈到友谊的时候呢?就特别给他加强份量,说这是我们人生里面,随缘而定。

  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来说,交朋友有三个原则,第一个要结缘,广结善缘。譬如说,你喜欢读书,参加读书会交的朋友;你喜欢下棋,参加棋友社,交的朋友,就是广结善缘。只要有共同的兴趣,就会让大家聚在一起,我们说话有了话题,才能够建立共识。再进一步呢?在许多方面都可以互相帮助。第二个是要惜缘,珍惜每一个缘份。很多人说,哎呀!我们这班同学感情很好,大家都很珍惜。但是,还不够。第三步是随缘。你说珍惜缘分,你说到时候该分手了,还是要分手。不能说,我们这班同学感情很好,要毕业了,大家都同意,不要毕业,留级一年,那不行。你留级一年,将来还是要毕业的嘛。所以,你不如怎么样呢?你还不如随缘,该分手就分手,将来一定还有再见面的机会。希望将来再见面的时候呢?我们都更成长了,在事业上都更有成就。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参加同学会,毕业了十年,我来参加同学会,都很尴尬。为什么?因为大家见面就问,在哪里工作?一个月工资多少,到底赚多少?这就很尴尬。因为你其他方面没有沟通的机会,往往就以现实的利益来考量了。那么女同学结了婚,同学会就问,嫁了什么人?生了儿子念什么学校?又比来比去了。比到最后呢?大家都会觉得,好象同学会都是在互相比较,比较的标准都非常外在化,很可惜。怎么可能会有人说,大学毕业十年,见了面问他说,这几年读了什么书?不会有人这样问的。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是大学的同学会,毕业十年之后,本来就应该从大学延伸出去,见面就问,这些年,人生的经验,有什么样的历练,读了些什么书,有什么样的心得,这样才有意思。所以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参,他就说了,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话说得真好。什么叫做以文会友?他跟朋友聚会的时候呢?用“文”这个字。“文”这个字,含义非常丰富。因为孔子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以这个“文”,代表文化的素养。我们在《易经》里面也提到,人文化成,文,代表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一个人受到某种教育,有某种改变,从说话谈吐,到言语行动各方面都能够表现出一种教育的水平。这个“文”,当然文艺,各种活动。所以君子因为文,借着文来互相交会,互相来往。那么交朋友目的何在呢?用朋友来帮助你走上人生的正路。以友辅仁的仁,我们一再强调,仁义的仁,就是代表人生的正路。因为,一个人走人生的路很辛苦,博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是走在人生的路上,没有朋友的话呢?坚持不下去。因为每一个人各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各自有不同的环境。你如何坚持理想呢?有时候好朋友不见得在身边,这个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要经常想到,他恐怕就在我旁边一样,经常联络,互通音讯,互相鼓励,互相支持,这就是我们交朋友的时候,从曾参的话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朋友有时候是我们的镜子,可以照见我们自己的真相,所以你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就要看这个孩子有哪些人做朋友。很多父母有时候难免抱怨,说我的孩子很好,但是他交的朋友不怎么样,他有问题都被朋友害的。但是这个时候说不定,别人的父母也把你的孩子,当作那个会害人的朋友,这样互相责怪,这样很可惜。所以我们要强调什么呢?强调,人生是不断在成长,在变化的,每个阶段,都有他阶段性的朋友,过了那个阶段,恐怕只有极少数留下来。就好象一种慢慢的筛减淘汰,我们把别人筛减了,别人也把我们淘汰了,它是一种互相调整的过程。所以,我们有时候会衡量一下自己的情感,方法是什么呢?譬如把你过去这一年,交往最密切的朋友列出名单来,按照顺序,过去这一年来往最多的朋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列出十个。列出十个名单之后,接着问自己,我跟这些朋友认识多久?就会发现,大部分都在五年之内认识的。那你就要问了,五年之前的朋友到哪里去了?被你开除了,你被开除了。你把别人开除,别人也把你开除,因为不来往是互相不来往的。如果你所认识的朋友,交往最密切的朋友,都是五年之内认识的话,不要忘记,再过五年,现在的朋友也不见了。那这样一来的话,人的生命没有什么好回忆的,变得非常短暂。所以,我们就有一个简单的建议,你过去这一年来往的朋友,最理想的比例,是有三四位,是这两三年认识的。因为这两三年,因为工作,或者特定情况的要求,你可以跟他多来往。那也有三四位,认识五六年的,另外也有三四位,认识十年以上的,当然看你年纪。以我来说的话,能有几个朋友认识四十年以上的都有,偶尔还来往。因为四十年以上,五十年以上,那时候我们还在青春的少的时候,你看到这样的朋友,就会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想法?今天差了多远呢?一个人最好是在八十岁的时候,还记得十八岁的时候的理想。我今年八十,还记得我在十八岁的时候想什么,这样生命啊,才感觉到它源远流长,感觉生命有它的一致性,能够连贯下去,生命才有力量。否则你到了七八十岁,以前十七八岁,完全忘光了,变得不认识了,这就很可惜。有时候一个人做不到,需要朋友互相鼓励,互相帮忙。所以,人的生命过程,他不可能一个人走路。儒家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有很好的社会理想,希望能够借自己的能力,来改善社会。但是,一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只是幻想,除非,他能够得到朋友互相支援,大家商量说,这个不是幻想,它有某种跟现实结合的可能,它也可以有某种方式来加以实现。有这样的朋友互相鼓励的话呢?人生才显得比较完美。

  当然我们问孔子的话呢?孔子有很多学生。他的学生其实有很多,跟他也像朋友一样,虽然年纪有点差距,称作忘年之交。对学生来说,孔子是标准的良师益友,而对孔子来说呢?这些年轻的学生也让他常常想到,一种青春时代的一种热情,一种怀抱,想到这个人生的理想,可以不断地去努力实现。那如果我们要问说,我们就吹毛求疵好了,孔子有没有不太理想的朋友呢?也有。在《论语》里面有一个孔子的邻居,也是他老朋友,这个人很不一样,《论语》里面记载很短,叫做《原壤矣俟》。原壤就是他的名字,这个人叫原壤。什么叫夷俟呢?夷就是平,俟就是等候。孔子去他家看他,他居然坐在地上,没有坐相,叫做夷俟。坐在那儿,简直没有坐的样子,等待孔子来。孔子看到他就生气,就讲了一句话,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接着还有暴力倾向,用他的棍子敲他的小腿,以杖扣其胫。想不到孔子还会揍人呢?他揍谁呢?揍那个老朋友,因为他实在太不象话了。当然,关于原壤的资料很少,有人说,他在妈妈过世的时候呢?也不哭,还照样过日子,不在乎的样子。他就故意想要超越法律跟礼仪的规范,孔子很不喜欢这样的人。孔子说他什么呢?第一,年轻的时候,年幼的时候,既不谦虚,也不友爱,叫做幼而不孙弟。年长上来之后呢?没有任何行为,值得别人称赞,长而无述焉。一个人到年纪大了的时候,总要有一些作为是正面的,让年轻人可能称赞的,他没有。这样的人如果老了还不死,那就是贼。贼不是小偷,贼代表伤害,伤害什么?伤害了做人的典型。年轻人看到这个老人家一辈子,没做好事,也活了很久。年轻人就会想说,那我想活得久,我也不见得做好事,这很可惜。所以,我们都希望好人长寿,坏人短命,大家都不敢做坏人了。所以孔子说,这样的人,老而不死,真的不理想,伤害了人格的典型,是为贼。所以孔子也有这样的朋友,所以我们交朋友,有些也是特殊的缘分。但是在整个《论语》里面,我们可以看得到,他还是有很多鼓励,期许我们珍惜朋友的这一方面。像《论语》第一句话,大家都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人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间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有时候大家在一起切磋琢磨,从各方聚在一起,感觉到说,做一个人,他的价值,真是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好好去实现。我们有关朋友情谊方面,就谈到这里。

…分享这篇文章…

加师傅微信咨询:guizhen998

电报(TG)咨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咨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业升迁,婚姻情感,升学考试,工作面试,人际关系,疾病吉凶、风水择吉等

QQ交流群:992663630

电报交流群:https://t.me/mingtianji123

电报易经资料分享:https://t.me/+gRFf6IBNgyc5ZDcx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明天机周易网 » 《向孔子问道》5、友谊值得珍惜(傅佩荣)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请填写正确地址,方便以后联系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QQ交流群电报交流群

文章内容很好,我要赞助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