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向莊子問道》3、心智的茫然(傅佩榮)

…分享美好…

向莊子問道》3、心智的茫然(傅佩榮)

我們這一節介紹莊子的思想,談的主題是,他對人的心智有什麼看法,我們特別用心智的茫然這邊來說,那麼人有認知能力,這是他的特色。在介紹老子的時候,我記得我特彆強調,老子他對人的問題從認知能力着手,提出一種觀點,就是人的認知,他很自然的就會去區分。區分主要是我為了生存,我必須分辨什麼是有利,什麼是有害,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分辨之後,就有慾望,慾望出來之後就會爭奪。所以一個人他的區分,一方面是為了他的生存,他不得不做區分,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你這個分不清楚那還能活命嗎?但是你分出來之後就會怎麼樣呢?變成物以稀有為貴,大家都要去爭奪那個區分之後比較好的東西,那麼這樣一來,就反而造成負面的後果。第二步,就要把區分提升到什麼?避難,避開災難。因為你透過別人的經驗,歷史的教訓,知道說在什麼情況下,他後面會有災難,那你就先不要去碰它,先避開它,避開災難。很多人在有豐富的人生觀察跟經驗之後,可以做到這一步,但這樣還不夠。第三步,是從區分避難到啟明,啟明就是說能夠覺悟了,從整體來看,從道來看,所以這是道家的一種修行的目標,以老子來說,從認知就可以有三種境界。

  那麼接着我們講莊子的話,人的認知確實有類似的功能,它首先表現的是,第一個,人類中心的價值觀,價值觀出來了。通常你都會認為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那這種價值觀,往往是以人做中心。所以莊子裏面就提到三種分辨,也是在《齊物論》。第一個,真正的舒服的住處是什麼?就是住的環境。第二個,真正可口的味道是什麼?好吃的東西。第三個,真正悅目的,眼睛,賞心悅目的美色是什麼?莊子在《齊物論》提到三方面,從你住得舒服嗎,這個是不是可口的食物,那是不是好看的對象來分辨,他講的其實也很簡單。譬如你說猴子住在樹上很舒服,人住在樹上緊張得不得了,我們小時候很調皮也爬到樹上去玩,那是上上下下都很緊張的。那猴子就很自在,從小就生活在樹上,你如果跟猴子說,我這邊有沙發床,請你睡吧,那猴子受不了。你說,你怎麼想像一隻猴子在床上蓋着棉被睡覺?那一定是假的猴子,玩具猴,真的猴子受不了。莊子裏面還用各種方式來諷刺儒家,因為儒家強調這種禮樂教化,像周公制禮作樂。他說,你如果讓猴子穿上周公的衣服,那猴子一定受不了,我跟猴子說,我希望讓你有一點教化,提升你的水平,各位都記得《西遊記》裏面孫悟空的故事,那你讓他穿上人的衣服,一定撕碎為止,還咬你。所以,你說什麼是舒服的住處呢?所以對猴子來說,是樹;對泥鰍,對魚,是池塘。你看那個泥鰍在水裏面游得多開心,那人睡在這裏面不得了,會得風濕病,所以你現在問,什麼是最舒服的住處,各種生物都不同,絕對不要以為人所說的好就是好。第二個,什麼是可口的食物?人當然是吃這種經過調理之後的美味的食物。但是呢?其他動物不一樣,它裏面特別什麼烏鴉,吃這些蚯蚓,甚至蜈蚣吃小蛇,我都不太知道這種情況,糜鹿吃青草,每一種動物都有它喜歡吃的。莊子裏面講過一個故事,他說,魯國的郊外來一隻大鳥,有一點像鳳凰,這個大鳥來的時候,大家都講,這個很吉祥。所以魯國的國君,為了招待這隻大鳥,讓它覺得賓至如歸,居然給它奉上什麼?太牢之禮。各位知道什麼叫太牢之禮?牛羊豬都有叫太牢,沒有牛肉叫少牢。太牢之禮很重要,最大的祭奠才有太牢之禮哦,要殺牛,要殺豬,殺羊,請這隻鳥吃。這隻鳥怎麼可能吃得下呢?一隻大的鳥,你叫它吃牛羊豬這種太牢之禮,當國君是盡心儘力了。然後給它演奏什麼?演奏韶樂了,這種最好的音樂。這鳥怎麼會喜歡聽這種音樂?這是人在聽的嘛,對不對?鳥最喜歡聽的是潺潺的流水聲,風吹過竹林的這種聲音。鳥怎麼可能聽你這種演奏鐘鼓之聲呢?所以這隻鳥就面帶愁容很憂戚的樣子,這國君越對它好,它越痛苦,最後死掉了,得了抑鬱症,鳥也得了抑鬱症,只要跟人在一起的動物都會得抑鬱症。就好象你看到有一些人,冬天到了,他家裡養一隻小狗,真是寵物,給它穿衣服,這個不是很理想的情況。這狗到外面去看到別的狗沒穿衣服,就會覺得奇怪,為什麼都是狗,它不用穿衣服,我要穿衣服?最後這條狗要看心理醫生。有啊,現在有替貓狗看心理醫生的,有專業的動物心理醫生,都是被人害的。像這個就是典型的用人的標準來衡量其它動物的需要。那莊子說了,為了對這隻鳥好的話,讓它自由飛翔吧,遨遊於江湖之上,棲息在山林之中,這樣做多麼自在。要對一樣東西好,要用適合它的方式;要對一個人好,要用適合他的方式。從教養子女開始,我們孝順父母也一樣,如果你不了解什麼是對他好的方式,只說我認為我對你很好,我用我的方式來對你很好,那有時候是沒用的,適得其反,所以人跟人相處的困難就在這裡。你怎麼去了解別人適合什麼樣的方式?別人喜歡是什麼樣的一種情況?你怎麼去了解?怎麼去判斷?這個很難。人跟人相處有時候不缺少誠意,不缺少善意,但是缺少的是一種什麼?智慧。你沒有這樣的智慧的話呢?好人跟好人也會發生很多誤會,甚至是悲劇。所以,這就是說,你以為什麼是對他好,那再回到最著名的一段了,什麼是最美的東西呢?你把人類裏面最美的,在莊子來說,大概就是,他認為兩位,他沒有特別提到西施,當然後面有了,西施在後面什麼地方出現呢?各位還記得一個成語嗎?東施效顰,也是莊子的。你不念莊子的話,這種成語都找不到來源。他說西施,因為有一點心病,心臟有一點不舒服,有時候心絞痛吧,有時候叫做什麼?二尖瓣脫垂,有些術語。西施有時候捧着心,皺着眉頭,看起來特別漂亮,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特別漂亮,我們很難想像。結果,東施她看到說,哎呀!大家都說她這樣漂亮,那她也捧着心去皺眉頭。結果呢?莊子實在是太誇張了,他說,有錢人立刻一家大小趕快搬家,看到這種東施,居然搬家去了,有錢人反正有很多公館,不住這裡了。窮人呢?沒有錢搬家,緊閉門扉,把門、窗都關得緊緊的,千萬不要看到,省得做噩夢。你看,這莊子他要諷刺人,誰能超得過他?這是東施效顰。

  好!莊子說,有兩大病美女,叫做毛牆跟麗姬,這是莊子核准的兩大美女。毛牆其實是沒有什麼事迹,我們這邊也沒看到莊子說她做了什麼事,有什麼特別的情況。麗姬倒是有的,麗姬,就是美麗的麗,姬就是周朝的姓,姬旦這些,周公叫姬旦,就是霸王別姬的姬,麗姬。麗姬的爸爸本來是住在邊疆的一個官員,所以麗姬從小就住在邊疆,沒見過什麼世面。後來晉國的國君,到處巡視的時候,就是這些國君也是很可惡,順便搜集美女,看到這個美麗的女孩子,立刻要把她帶回宮,這個麗姬是哭得非常傷心,眼淚沾濕了衣襟,還是帶回去了。帶回去以後,跟大王一起大桌子上吃滿漢全席,以前沒有滿漢全席了,睡覺的時候,睡好舒服的床。邊疆哪裡有好的床?這才後悔以前不應該哭。你看,莊子講這個麗姬拿來做比喻,就說我們人,死的時候才發現,早知道不要哭了,原來死亡那麼愉快。什麼是死亡?也不完全是這個意思,完全這個意思的話,那誰願意活着呢?他只告訴你人之在世,安之非弱喪耶?人活在世界上,你怎麼知道不是年輕的時候離家出走呢?你怎麼知道死亡不是回家呢?所以你幹嘛傷心呢?它是自然的運作嘛,像這就是莊子將來談死亡的時候我們再說明。好!毛牆,麗姬是人類裏面最美的,每一個人看了都說真是美女。但是,魚看到她們來了,沉到水裏面去;鳥看到她們之後,沒有落下來,我們叫做沉魚落雁,那鳥大概不是雁吧,不知道該落下來,往天空飛得更遠。為什麼?它不管你是美女,其他動物看到人都是異類,都是異形的,都是怪獸。對不對?哪裡有時候一個美女在河邊照鏡子,魚統統跑出來欣賞美女?有這種魚嗎?那都是人在裝。真正的魚一定是覺得另外一條魚才美,真正的鳥一定覺得另外一隻鳥才美,很簡單的道理。那麋鹿不是小鹿斑比這些,麋鹿看到這兩個大美女跑的跟逃命一樣,節奏就是跑得很快,跟逃命一樣。這說明什麼?太有道理了,人類中心主義以為人類的價值就是普遍的價值,事實上不然,人類的價值就是人類定的,對其他生物來說,根本是另一回事,它不受你干擾,這是道家,它要打破人類中心的一種想法。我們以前講老子的時候,特別提過一點,儒家是有人道情操人文主義,完全都以人做思考的模式,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是人,哪裡有人思考的時候,不從人的角度來看呢?所以你先把人照顧好,這叫做推行仁政,讓一個人可以真誠行善,過他的生活。道家不一樣,道家說,你那一套要先規定什麼叫善,這個問題就很大了,誰規定呢?為什麼這樣定?因為這種善惡的標準,每隔一段時間,每一個地方都有一些不一樣。所以道家認為說,你們儒家是做不可能的服務了。其實莊子很尊重儒家的,你把《莊子》全部念一遍,《莊子》真正假設這本書全部都屬於莊子的書,你不要問哪一篇是假的,哪一篇是真的,對我們這些人來說,都是兩千多年前的了,你再怎麼假也假不過漢代。所以你一定要分辨說這不是莊子的思想,那我先問你,什麼是莊子的思想?你真的說的話,你又能說得通嗎?也不一定,將來還要談到什麼是莊子的思想,能夠了解未始有物。誰可以了解?不容易說清楚。所以我們就把它接受作為莊子的想法吧。整部《莊子》裏面對孔子嚴厲批判的,直接批判的,只有幾句話而已,尤其在《盜跖》,連蘇東坡都說那是假的。那幾句話,比較偏激的心態,應該是莊子的後學,有些人很討厭儒家,就遷怒於孔子。憑良心說,孔子有什麼好批評的?對不對?一個人一輩子這麼窮困,也不得志,他也沒有占你什麼便宜,你批評他幹嘛?他既不富,也不貴,他也沒有害人,你幹嘛批評孔子?他在那邊宣講仁義,關你什麼事呢?你可以不贊成。但是,《莊子》裏面有幾段批評孔子,其他地方都是相當肯定的,裏面還有一句公開稱讚孔子的,說我還比不上孔子,講這樣的話。因為莊子的寫作,有三個特色,第一個,他寫寓言。為什麼寫寓言呢?你直接講一件事的話,別人有時候會不太願意聽,說你直接講的話,那這個是太白了,太直白了,這不好,所以要用寓言。他有一句話,親父不為其子媒,做爸爸的不會替兒子做媒。知道這個意思嗎?做爸爸的哪一個不說自己的兒子最好?那你做媒的時候,對別人不公平啊。你看到一位漂亮的姑娘,跟她說,哎!可以嫁給我兒子,我兒子最好,天下最好,做父母的哪一個不認為自己的兒子最好?所以你這種做媒,就沒有什麼客觀價值嘛。那怎麼辦?寫寓言。這就是莊子的做法,親父不為其子媒,因為我莊子直接說我的是對的,等於是我自己說我對,不好,我講寓言,就是讓你們透過寓言去思考,我講的對不對。第二個,莊子用什麼話?叫重言。重,就是借重古人的話來說。莊子裏面大多數都是借重古人的話,孔子,孟子,他是沒有談孟子,他跟他同時,孔子顏淵這些不要說了,上面直到堯舜,還有皇帝,還有很多虛構的古代的像神仙一樣的廣成子,這些很多,他借重,有些真有些假,像商湯,周文王都出現過。第三種,叫做什麼?卮言。卮這個字,就跟漏斗一樣,那個卮,很特別的卮,這個是,你們去查書就可以查到,在莊子的《寓言篇》,莊子的寓言,他就有一篇叫《寓言篇》,所以這是莊子寫作的方式。

  所以呢,你如果說莊子裏面談到人類中心的價值觀,他就是針對儒家,就是你們儒家太直接講,很多時候根本沒辦法講清楚,那我道家就要開闊我的視野,從化解人類中心的一個角度,做什麼?我們再說一個什麼叫哲學?哲學就是二加一。什麼二呢?一個是自然界,一個是人類,就是二,還是要加一,才能成為哲學。那個一,是什麼?那個一叫做道,一叫做超越界。如果一個人說,我只談人類,我只談自然界,那個不叫哲學家,你可以是歷史家,只談人類是歷史學家;人類跟自然都談,用各種想像的方式叫做文學家;其他你可以做科學家,專談自然界都可以。但是,你說這個二就夠了嗎?不夠。為什麼不夠?因為自然界有開始也有結束,人類有生也有死,所以不夠。因為作為哲學家,就要做一個完整而根本的反省,一定要談到第三個,就是為什麼孔孟非談天不可,老莊非談道不可。不是他喜歡談,而是他不談不可,不談就不是哲學,他要談道。所以莊子怎麼做呢?他說,第一個,兩大領域,人類跟自然界。儒家專談人類,自然界只是附帶的附庸。你在《論語》裏面找自然界,都是拿來作象徵,做比喻的,他不會真的去對自然界加以欣賞,很少。你要欣賞,頂多說一句話,還是感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還在感嘆。你為什麼不能好好欣賞一條河流?為什麼不能跟莊子一樣說,魚真快樂?對不對?儒家沒有那個閒情逸緻。所以他基本是以人類作為他的中心思考的一個範圍。道家怎麼樣呢?你說道家只講自然界嗎?那是誤會。道家怎麼會只講自然界呢?道家對人也很關心,他對人的了解深刻,甚至於在表達出來的這一部分,遠超過儒家。你說儒家關心人類,儒家有誰對身體這麼研究過?我們上一節所說的,有誰研究過現在這邊我們所說的人類中心主義的問題?很少。道家反而徹底了解,那他對自然界也很了解,很能夠欣賞。但是,他最後要講的是道,讓你化解人類中心的想法,突破到自然界裏面,這是階段,最後目的是要從道來看一切,那才是真正的整體。所以,你把人類中心的價值觀去掉的話,你才有可能真正欣賞自然界,像我們剛才講的什麼是舒服的住處,你不要只看人類的需要,你要看到其他的生物,它本身的需求。第二個,我們談到說,人的心智會有什麼問題呢?它可能造成本末倒置的情況,輕重不分。所謂的本末倒置,就是莊子說的,在《外篇》裏面特別多,他批判人類的做法。他說,老百姓為了求利而失去本性,念書人,我們這些人,為了求名而失去本性,一個大夫,他有家,為了家而勞累不堪,聖人為了天下而失去本性。這四種人,老百姓,念書人,士大夫,加上什麼?加上聖人,都是為了某些目的而失去本性。你只要失去本性,你的目的再高尚,也都沒用。什麼叫失去本性呢?勞累不堪,以至於弄到最後不但短命,早死,還過得很憂愁,不快樂,這認為是失去本性。莊子講一個小的寓言,他說,一個僕人跟一個小孩去牧羊,牧羊的時候,僕人拿着竹簡在念書,這個很不容易,拿着竹簡在念書。小孩子呢?在玩擲骰子的遊戲,一個人在玩,到最後羊不見了。問他們說怎麼羊不見了?僕人說,我在讀書,小孩說,我在玩骰子。但是不管你玩什麼,讀什麼,羊不見是事實,這才重要,對不對?最後羊不見了,你不能說,我在讀書哦,所以我責任比較小,羊不見就不見,你在做什麼事也不相干。你小孩子說我在擲骰子,將來當賭神,這個也不行。羊不見代表什麼?人的生命真實的需要就代表羊。那羊不見了,那你不管做什麼事,效果,結果是一樣的。所以你不要找什麼美麗的借口,讓自己在這一生,勞碌不堪去追逐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外在的目標,所以人生的困難就在這裡,你怎麼在這個裏面分辨呢?很少有人可以避開莊子的批判,你莊子念一念,就忽然覺得慚愧,早知道不要念了,念了之後自己挨罵。那莊子不是要批評你,他給你另外一種境界,讓你知道說,你這邊放棄的話,那邊才真的是美好的一個嚮往,值得嚮往的境界。

  那麼有時候我們經常會跟別人來往的時候,很容易這個是賣弄智巧,智加上巧。智代表聰明,巧代表巧妙,人跟人相處常常說,這個人聰明善巧,非常靈光。你賣弄智巧會有什麼情況呢?莊子就提到辯論,他把言語當作風波。但是事實上沒有人可以不說話,你說話的時候,到底是要表達什麼?這時候很容易產生一些人與人之間的辯論的問題。我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已經決定這一生不做三種人,不做保人,不做媒人,不做調人,三種人。很多人問我說,你為什麼不做媒人呢?我剛才講過莊子的話,親父不為其子媒,我也不做媒人。我看到一個年輕的學生,男學生,女學生,我說你真是一個好學生,他也是一個好學生,我替你們做媒,這種事情絕對不要做。為什麼?我認為他是好學生,好!好學生,但他不一定是好大夫啊。這邊我認為她是一個好的女學生,她不一定是好的太太呀。就算是好的話,還要問,對誰好?這個問題就很大了。所以這一生我從來不做媒的,為什麼?因為你做媒之後,就變成是要負責任,將來夫妻吵架或者怎麼樣,都是那個人做媒害的,那怎麼辦呢?我常常講,天下的悲劇,不在於好人跟壞人的衝突,而在於好人跟好人的誤會。好人在一起,也可能誤會了,因為性格不見得一樣,人生的想法,未來的規劃不見得一樣。那在這個裏面如果牽涉複雜的情況,這是很可惜,所以,第一個,不做媒人,各自負責,現在這是一個自由的時代,談戀愛不是問題。第二個,不做保人。什麼叫保人?譬如說,你要去銀行貸款,我幫你做保,這絕對不能做。我很多學生,寫他們的生活的體驗的時候,都提到,我小學幾年級的時候爸爸替別人作保,後來被保的人逃到哪裡去了,爸爸就負債幾百萬,幾千萬,從此家裡陷入困頓之中,這種例子每年都有兩三個學生這樣講。說明什麼?你怎麼能做保?有時候保的是自己的兄弟也不行,因為大伯跑掉了,我爸爸是替他做保,所以伯父跑掉了,我爸爸要負債,所以我從小就聽到很多這樣的事。我這一生只為一個學生做過保,因為他是很傑出的學生,到國外念書的時候,他跑來找我,他是我指導的學生,他跑來說,老師,我要出國念書了,需要有一個人做保。那這個不保的話,以前教的恩情不算,以後還會結仇,說老師不相信我。所以很冒險,只好鑒了名,心驚膽顫,還好,幾年之後他回來了,要不然他跑掉的話,他出國是公費出國,出國這個費用,我要替他還。人是會變的,各位要知道這句話,人是會變的,我也可以說變的是外表,也可以說變的是內心,最主要變的是什麼?外表變化不重要,老朋友一看就知道是老的朋友。但是變的是什麼?觀念可能改變了,想法可能改變了。你不能規定一定要照你的想法說我們以前怎麼樣都沒問題,為什麼現在有問題?人都會變的,那這個變的趨勢你要把握住。有很多時候我們在變的時候給別人一點暗示了,彼此之間有一點溝通了,你太大意了,你一直不去注意,變到最後,恐怕是不容易繼續做朋友了。那麼對於這個不做保人,不做媒人,不做調人。什麼叫調人?就是調解。張三跟李四吵架,我來調解。這個我不做,為什麼?因為這種調解是是非不分,《莊子》裏面專門有一段講這個調解,不能做。它在什麼地方呢?也是《齊物論》。所以很多人說,你念《莊子》嗎?你如果照第一篇開始念的話,你第二篇都過不了。有幾個人可以過《齊物論》這一關?太少了。那整個《莊子》三十三篇怎麼念?你如果念書照順序念的話,你過不了第二關。你可以念《逍遙遊》,《逍遙遊》相對的比較容易,除非你受到郭象的影響,說小大各適其性,你講這六個字《逍遙遊》就看不懂了,就不用看了。小的跟大的,各自適合它的本性去發展,那就不要談莊子了,這個書蓋起來,我就是小的,我不要做大的;我就是大的,不要做小的,有這種事嗎?但是《齊物論》更難,《齊物論》非常困難,為什麼難呢?《齊物論》裏面就出現了,古代的人的智慧最高的,最高了,窮盡了,不能比他們更高了。為什麼?因為他們了解未始有物,我一直講這四個字,為什麼?這是關鍵。莊子公開說的至少兩次,有一次也類似,可以說三次,就是最高的智慧就是能夠覺悟未始有物,《齊物論》出現了,誰能過這一關?什麼叫做未始有物?從來不曾有東西存在過。這是什麼話呢?簡直是不知所云。為什麼了解這個就是最高的智慧?不了解就沒有最高的智慧呢?道家。是不是?所以這就是你要花時間去思考的部分。

  莊子說了,《齊物論》里就說,他說,你不要跟別人辯論,假設我跟你辯論,我辯贏你,代表我一定對,你一定錯嗎?你辯贏我,代表你一定對,我一定錯嗎?不一定。我們多少次看到這種例子。我們兩個辯論,我辯贏你,我對嗎?不一定,只是我比較會講話,抓住幾個漏洞,讓你不能反駁而已。好!我們兩個辯論,找一個人當裁判,這個裁判如果贊成你,怎麼能當裁判呢?他已經贊成你了,怎麼能當裁判?他如果贊成我,他怎麼能當裁判呢?他贊成我的話,也不公平。這個如果反對我們兩個人說的話,那還當什麼裁判?他最後兩個都反對,當什麼裁判呢?他如果贊成我們兩個的話,那也莫名其妙,他兩個都贊成,這個可能的。我們兩個辯論立場不一樣,他恐怕在某一方面贊成我的,某一方面贊成你的,他可以兩個都贊成,那他也很難當裁判,你們兩個都對,那什麼裁判?到最後變成怎麼樣的?任何兩個人辯論,天下都沒有人可以當裁判。因為這個裁判或是贊成甲,或是贊成乙,或者兩個都贊成,或者兩個都不贊成,他統統都不能當裁判,到最後天下沒有任何人可以透過辯論來理解任何問題,來解決任何問題。這段話有道理,通常我們的和解,都是有一方忍耐。譬如說上海以前有一個杜月笙,黑道當老大,大概是這樣子吧?我們看很多小說,他專門和解。我們兩個吵架是吧?我來了,看我的面子,這句話很重要,和解調解都是說看我的面子。但問題是,你面子夠嗎?這是問題,別人給不給你這個面子,這是個問題。我以前跟幾個朋友在學術上有一些討論,爭論,到最後決裂,不來往了。一個朋友對兩方面都認識,就說你們兩個和解吧,看我的面子。我就跟他講一句話,我說,這個事情,跟你面子無關,我很客氣了。其實我是跟他說,我的意思是說,你根本就不夠那個面子,任何人都不夠那個面子。學術討論沒有面子問題,我今天學術立場跟你不一樣,兩個討論下來到最後不歡而散,哪裡有人說看我的面子,一個校長跑出來看我的面子。校長懂這個學術嗎?他是一個職務嘛,對不對?你說國家領導跑出來,你們兩方不要吵了,這跟你什麼關係呢?對不對?所以像這個就是說明什麼?就是不要做調人,調解的人,這也來自於莊子。

  所以在莊子裏面可以看到,他對於人的心智方面的運作,先說你不要有人類中心主義,接着你不要在人間想求得一個客觀公正的穩定的一個什麼真理,一定誰對誰錯,不可能的,那你溝通的時候使用言語,言語就困難了。他裏面提到一段,他就是提到說,孔子勸顏淵,不要去干涉別人的國家,因為顏淵很好心。這個顏淵跟我們《論語》所見到的顏淵完全不一樣,《論語》裏面的顏淵上課從來不發問,下課努力去實踐,哎呀!只看到他進步,沒看到他停下來,最後不幸短命死掉了,這是《論語》裏面的顏淵。一輩子苦得不得了,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但是他也很快樂,我們以為他很苦,他很快樂。這個顏淵到了《莊子》裏面搖身一變,變成很喜歡管事,非常積極主動,經常跟老師商量請教問題,非常有趣的一個人。他聽到衛國不好,就跟老師說我要去衛國幫忙,跟孔子討論那一段,連續好幾頁。你念那個《莊子》,那幾頁實在是很累,兩個人討論來討論去,有各種方法,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最後要心齋,我們下一節就會特別談心齋了,都在裏面。但是孔子勸他不要去的理由是什麼?他說,你去的話很難把事情做好。類似的辯論,討論還有,就是說當兩國要成為朋友的時候,就會有美上加美的詞,叫溢美之詞。譬如說我跟你做朋友,然後我去認識他的時候,你就會幫我美言幾句,我們常常講美言幾句,你就會說出溢美的話,就是多出來的,他其實沒那麼好,你講得更好。兩國如果說要準備絕交的時候呢?就會出現什麼?溢惡之詞。有溢美就有溢惡,增加一些美的話,增加幾句惡的話,就把話講得很難聽。他說,你如果要跟別人建立好的關係,一定要找適當的言論,是什麼說什麼。但是,哪裡有人說話是適當的言論呢?哪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不是會加幾句自己的感覺?減幾句自己的想法?總是難免加加減減,到最後事情發生的時候說,你以前說了什麼話?你以前說了這個話,那個話,他又說什麼話,變成是很複雜的情況了。所以在這個《莊子》裏面,像這種複雜的情況,他統統了解,他可以說是對於人際關係,觀察得非常透徹。他有一段寫到,你看了會以為他現場看到的,什麼情況呢?就是他自己沒有做過大官,但是他對於那個官場上權力的傾斜所造成的情況,他非常了解。什麼叫權力的傾斜呢?我是大官,你是小官,所以你跟我講話的時候,總是委屈,我說的話,分量就比較重,聲音就比較大,那小官講得再有道理,聲音也是小小的,叫做權力的傾斜。他說好,你去遊說一個國君,你講的都對哦,但你講的只要有一句話不太對,給他找到理由來反駁,他立刻抓住這個漏洞。因為國君見多識廣,也不見得是個笨人,你只要一句話沒講對,他抓住這個漏洞馬上反駁,這個時候你怎麼辦?他怎麼描寫?你目光就轉為迷惑,臉色就變得柔和,說話就瞻前顧後,態度也變得比較恭順,準備順從他了。為什麼?因為你確實給他抓到一句話漏洞,你講十句話都對沒用,你一句話沒說對,被他抓住漏洞,他那個是領導,他是國君,他那個權力馬上就表現出來,那你講得再多都沒用,因為權力不均等,所以到最後,你就只有順從他了。這叫做什麼?這是莊子說這是以水救水,以火救火。你明明是要去救火,結果你反而增加它的威勢了,火上加油。明明是要救水,應該用火,把水燒蒸發一點,用水救水,更嚴重了。所以人跟人相處,像這樣的情況呢?就是在心智上,你如果賣弄智巧,問題越來越複雜。

  那麼莊子對於古代的社會非常遺憾,他覺得很可惜,他有一次提到整個社會的變化,他連續講了三次的墮落,又再往下墮落。譬如說,黃帝以前,是天下合一的狀態,黃帝以後,就是你可以順應自然,叫做順應,從合一到順應,什麼叫合一?合一就是完全沒有分。完全沒有分的話,就自然而然很和諧。我們在這邊再把它說明一下,莊子認為,最早的時候沒有東西存在。第二個階段,有東西存在,但是沒有區分,合一,整體。還記得老子的話嗎?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一樣東西是混沌一片,它是一個整體,合一的,所以開始沒有東西存在。第二個階段,有東西存在還沒有區分。第三步,區分了。這是地球,那是什麼星球,這是人類,那是其他生物區分了。第四步,區分之後造成是非,誰對誰錯,誰好誰壞。這不是每下愈況嗎?一步步下來。我們剛才講到每下愈況,就順便提一下吧,因為莊子裏面,確實談到每下愈況,我們將來講到道的時候,會遇到這個詞。說到每下愈況四個字,經常被用成每況愈下,但是,每況愈下比較單純,每一次的情況都更糟,叫每況愈下。這你從字面上你也知道,每一次的情況都更加糟糕,叫做每況愈下。但是,後來很多人說不行,不能用每況愈下,應該用莊子裏面每下愈況,兩個字倒過來,這很清楚哦。那你用每下愈況,這是莊子的意思嗎?是。但是,每下愈況什麼意思呢?又是每況愈下?知道我的意思嗎?所以這裏面反反覆復,實在是令人心煩。好!我們現在看看什麼叫做每下愈況。莊子裏面談到道,最後講一個簡單的比喻,他講完道無所不在之後,別人實在是聽不太懂,什麼叫無所不在。莊子就說了,有一個市場的監察官,到市場去問,哎!這麼多豬,哪一隻豬最肥?那個市場的賣豬的人就說,每下愈況。奇怪了!我問你哪一隻豬最肥,你幹嘛說每下愈況呢?哦!原來他的原文是說每一次腳往下踩,踩豬的腿,越往下踩有肉可以踩到的,就是越肥的豬。再說一次,每下愈況就是,我的腳往豬的大腿去踩,越往下踩而有肉可以讓我踩到,讓我去說有肉的,就是越肥的豬,原來是這個意思。那最後要說明什麼?說明道無所不在,說明這個豬是每下愈況,道是無所不在,這個可以對比。所以現在我們知道了,每下愈況跟那個比較毫無關係,因為你要知道哪一隻豬比較肥,腳就要去踩豬的腿。因為古時候你看,現在也很難哦,我現在問你,這隻豬多重?要十幾個人才能把一隻大豬抬到稱上面去,那還得了?那乾脆用卡車的方式好了,做一個地磅,讓豬走過來就知道它多重。是不是?像這個就是古人的方法,用腳踩。你腳踩怎麼踩?你如果說,你踩一隻豬的大腿,哪一隻豬大腿沒肉?大腿沒肉叫豬嗎?對不對?所以你往下踩,往下踩到小腿還有很多肉的,那就很肥了,到最後到豬蹄旁邊還有很多肉的,那更肥了。叫做每一次腳往下踩有肉可以讓你說有肉的,況就是比擬,每下愈況,每一次往下踩還可以讓你說有肉的,就是越肥的豬,就這麼簡單。

  我們有時候拿莊子去考別人很容易,大家都知道朝三暮四是講猴子的,但是每下愈況呢?講豬的。事實讓講豬嗎?講道。朝三暮四講猴子嗎?也講道。什麼道?我們既然提到,就提一下,因為莊子本身也不在乎什麼時候先說什麼,什麼時候後說什麼,他這個思想是一個整體。他說,一個人猴子,養久了之後,實在是沒錢了。各位知道養一些寵物吧?很多人養流浪貓,流浪狗,養到最後傾家蕩產,真是好人。因為他們真是好心,看到貓狗就喂,你喂這些貓狗很花錢的,長期下來之後,沒有人可以負擔的。好了,這個人養了很多猴子,最後發現錢不夠了,就跟猴子商量。在寓言裏面,猴子當然可以聽懂人的話,結果他跟猴子說,你們吃的栗子越來越少,就是我們現在吃的,說什麼天津那個糖炒栗子的那個栗子,猴子吃那個。他說這樣吧,以後早上吃三升栗子,晚上吃四升栗子怎麼樣?猴子都很生氣,各個都不高興,發怒。這個人說,好吧,那換一換,以後早上你們吃四升栗子,晚上吃三升栗子,怎麼樣?猴子都很高興,認為這樣很好。莊子為什麼講這個故事呢?三加四等於七,四加三也等於是七,總數是七,猴子為什麼前面生氣?後面高興呢?猴子不會算術嗎?他講的不是算術的問題,他講的是在整體裏面,你不要因為某些得失而產生情緒反應,人最怕的是情緒反應,你了解整體之後,情緒就沒有反應的空間。譬如,我現在跟你說,你年輕的時候會很窮,將來老的時候會很有錢,這是整體來說的話,你知道之後,窮的時候不要抱怨,有錢的時候不要得意。好!那現在倒過來說,你年輕的時候很有錢,老的時候會很窮,你知道之後就說好吧,年輕的時候有錢,不要囂張,老了之後窮了,不要去抱怨,這是一樣的意思。人的生命整體不是一樣的嗎?但是他講人的生命整體嗎?不止如此,他講的是道,道就是整體,整體是一樣的,所以你不要嫌多嫌少。有些人覺得我做男生很委屈,有的人覺得我做女生才更委屈,那你不管做什麼人,你看報紙上有些人生下來還有一些疾病,這是身體的殘障,不是更委屈嗎?但是這一方面委屈了,別的方面它給你一個什麼?平衡。所以《莊子》裏面就講到一個很多奇怪的人,有人是腳被砍掉的,因為古時候刑罰很多,有一種刑罰叫做刖刑,砍腳的,《莊子》裏面至少有五六個腳被砍掉了,照樣很快樂。這邊腳砍掉了之後反而覺悟了,覺悟什麼呢?用一句話來說,腳被砍掉,像一塊泥土掉在地上一樣。你能想像嗎?有誰腳被砍掉像一塊泥土掉地上一樣?我們最多是把指甲剪一剪像泥土一樣,可以,反正我不要這個指甲了,我的頭髮掉了跟泥土一樣就算了,是不是?腳砍掉了那還得了?一根腳指頭都捨不得失去。《孟子》裏面就說了,人實在是很迷惑呀,一根指頭跟別人不一樣。我們說,有部電影叫《六指琴魔》是吧?我比別人多一根指頭,《莊子》裏面也有這種人啊,叫胼拇枝指。《莊子》的第幾篇?就在第七篇之外,第八篇,《外篇》第一篇就《胼拇》篇,《胼拇》篇就是我的手指多一根,我的腳趾少一根,因為有兩根連在一起,變成六根手指,四根腳趾這種怪人跑出來了,對不對?

  現在我要講《孟子》了,有時候我覺得我們儒家道家這樣跳着講,孟子莊子這樣跳着講,有時候會造成困擾,我盡量講清楚,不是口誤。我現在講孟子,孟子說,我一根小指頭長得跟別人不一樣,我都會拚命找醫生,到處找名醫幫我治好,因為這手指頭跟別人不一樣,看起來不好意思。但是為什麼你的心,跟別人不一樣,你不會難過呢?什麼叫心跟別人不一樣?別人都追求仁義道德往上走,你的心只知道追求富貴往下沉淪,你怎麼不會不好意思呢?因為心看不見。對不對?所以很多人,很喜歡去注意到外表,真的是一種迷惑。什麼叫迷惑呢?我們看蘇格拉底吧。我們教書的方法之一就是讓同學們陷入迷惑,別人就不知道我講得對不對,看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當時的社會有一個風氣,叫做男同性戀,甚至有人還說柏拉圖是同性戀呢。說實在的,真是莫名其妙,不了解當時的情況。男生跟男生之所以能那麼好,是因為男生負責對外,軍事,打仗的時候男生是那種情感很深厚的,叫做生死之交。打仗的時候,要互相配合合作的,到後來政治活動都是男生在做,所以男生構成一個團體,他享有知識的權利,經濟的權利,政治作戰的這種機會。所以他們情感特別,到最後形成了一個團體,跟女生沒有話講,因為女生沒機會受教育,只負責管家,負責家務,照顧孩子。所以這樣一來的話,有些男同性戀出現了,當時就很喜歡討論,現在誰最美,他不是指女生哦,你看希臘時代講這些什麼哲學家,很少有人講女生的美麗,不多,大部分都講男生的美麗,十六七歲以上的男生。有些人是美的時候,每一個人都知道現在誰最美,Lysis最美,誰最美。好了,有一個美男子,叫做阿奇比亞德斯,他當蘇格拉底的學生,他長得很漂亮。各位知道蘇格拉底吧?蘇格拉底很老了,他走上歷史舞台的時候,就是我這個年紀了,五十幾歲。別人怎麼描寫他呢?說他就是矮矮胖胖的,頭髮頹了,眼睛像銅鈴一樣,耳機是招風耳。這麼怪的一個人,蹲在那裡像一個酒桶,走起路來像一隻水鴨,這實在是不怎麼美,這是蘇格拉底。但是他外表越丑,學生越喜歡他,為什麼?越是丑的外表反襯出來的內心的美更是精彩。所以越是長漂亮的人,說實在的,我越同情你,因為他內在美,不會有人發現的,你長得丑一點,別人還會注意他內在真美。當然不管怎麼樣了,蘇格拉底碰到這個學生循循善誘,這個學生就想勾引老師,真是不象話,勾引都是失敗了。蘇格拉底只講一句話,蘇格拉底對所有的美男子都說一句話,他說你長得真美,但是,如果你的心靈跟你的外表一樣美的話,那有多好!你看看這話講得多麼精彩!這是哲學家,對不對?如果人的心靈跟你的外形這麼美的話,那有多好呢?所以每一個年輕人聽到這種話都很震憾,對!我要努力修養心靈,因為你外表的美是相對的,在這個城邦說你美,換一個城邦別人美,因為他們評判美的標準不一樣,對不對?並且年紀大了之後就不美了,有誰能夠年紀大了之後,還能夠說自己美?美這個字不適用了,很尷尬的。所以,如果你常常沉迷在外在的美麗,總有一個臨界點,一跨過去之後,叫做不歸路,江河從此向東流,只好承認自己已經過了期了。何必呢?在哪裡有靠外表過一輩子的?當然是靠內在,因為內在才是一個人的心智,他要發展的一個重點。所以內在也會有困難哦,為什麼?因為他內在,心智造成許多錯誤的觀念。所以莊子在這一方面提醒我們,你要把人類為中心的價值觀當作相對的,不要執着。你覺得這個風景好,你不要認為蜜蜂,螞蟻也會覺得好,並且,即使都是人類哦,你也不要認為,我覺得好的,別的人也會覺得好,也不一定。所以這是第一種,你把價值觀化為相對。第二種,你不要本末倒置,輕重不分。什麼叫本末倒置?為了追求利或是名,或是安頓自己的家,士大夫之家,或是說我要幫助天下,因為我是聖人,你不管是什麼理由,如果你為了這些目的而傷害自己的身體,什麼叫傷害自己的身體呢?兩方面的。第一方面,過度勞累,過度辛苦,以至於短命死掉了,這絕對是傷害身體。道家希望你怎麼樣呢?度完自然的壽命。那你說,那我從今天開始每天躺着不做事,那我是不是活得久一點?那也不是。他只是說,你盡量不要為了某些外在的利益,過度讓自己勞累,他是這個意思,所以你要清楚的了解自己的限制。我以前年輕的時候很喜歡一句話,一個人只有了解自己的限制,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你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限制,過度了之後收不回來。我們都知道人的身體會討債的,你年輕的時候用太多,以後就討債了,那你到一個時候就受不了了。所以你設法能夠怎麼樣?知道說好,我不要為了任何外在的目的而傷害自己的生命。第二個是什麼呢?就是不真實,傷害自己了。道家強調絕對真實,所以你是一個真正的人,你千萬不要為了任何目的讓自己變得虛偽。道家最討厭虛偽了,讓自己變成是表裡不一,這都是代價太高,他要你本末輕重弄清楚,本跟重是人的生命的完整。有些人雖然缺腿了,因為亂世,被人家冤枉砍一條腿,有些人雖然生病了,因為在當時醫藥不發達。但是,你如果保存住自己內心的話,還是沒有問題,外在身體可以化解,然後內在的心智,你有正確的價值觀,就不會怎麼樣?像莊子說的,從合一的境界,變成勉強隨順,到最後變成互相競爭,用法律也無法讓他安定,這就是亂世。那你盡量不要賣弄智巧,跟別人之間相處,莊子說了,言語就是風波,風波就是它引起風浪了,無風不起浪。所以任何話說出來的時候呢?你心裏就要知道,它可能造成什麼樣後果。有時候在道家來說,寧肯不說話,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不說。那你不說話怎麼溝通呢?很好,怎麼溝通?真正的好朋友,八個字,相視而笑,莫逆於心,不用溝通。但是還是有一個標準的,這個標準我們將來再說。我們這一節談到有關人的心智的問題,到這裡可以先告一段落,我們就談到這裡。


加師傅微信諮詢:guizhen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向莊子問道》3、心智的茫然(傅佩榮)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