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向莊子問道》4、心齋的修鍊(傅佩榮)

…分享美好…

向莊子問道》4、心齋的修鍊(傅佩榮

這一集談莊子的思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心齋。心齋這兩個字,在莊子裏面,當時出現的背景我們大概說明一下。我們提到,莊子很喜歡用古人的話,借重古人的話來表達他自己的思想,譬如他提到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做顏淵。顏淵我們談過,在《莊子》裏面變成非常活潑,非常積極,很願意把他的理想加以實現。他聽到衛國的國君年紀輕輕,但是對百姓不好,他想去提供一些建議,他們是魯國人,等於是魯國人想去幫衛國的國君。那麼孔子就說,你這樣太危險,因為別人對你也不認識,他也不信賴你,你講得再好,事實上你講得越好越危險。因為這凸現出來他的錯誤,有時候你跟別人說一些有意義的話,別人自己本身修行不到一種標準,他聽的時候很刺耳,覺得你諷刺他,覺得說,你故意講一些好的,讓我感覺到慚愧嗎?所以,孔子就勸顏淵小心一點,要準備充分一點。他們經過再三的討論,到最後,顏淵實在是能想到的辦法都提出來了,包括什麼呢?我大概提一下顏淵的建議。他說,第一個,內直,內在我設法要直。直代表真誠,就是我內心很真誠,像一個小孩子一樣,等於我是自然的嬰兒,我把國君看成一個自然的嬰兒,我也是自然的嬰兒,所以這樣一來的話,我們都是自然的孩子,所以不會有其他什麼面子的問題。孔子說,這樣不行,你對他很坦誠,他不見得有這樣的體會。第二個,是外曲,外在的外,彎曲的曲。外曲就是說,那我這樣好了,我學人間,別人怎麼我就怎麼,見到國君磕頭,鞠躬,跪拜,你外面怎麼規定,我完全合乎禮儀,這樣的話,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至少你不至於見怪於我?孔子說,這樣也不行,他心裏面有什麼懷恨的話,你外表再怎麼恭順,都沒用。那第三個,我設法成而上比。成而上比,就是我跟古人學習,我講的每一句話都是古人的話,就是我現在向國君建言,不是我的話,是把古人好的意見提供給國君參考。這樣總可以了吧?你就不要覺得說,這個不好意思了?孔子說,這樣還是不行,反正他提任何方法,孔子都會跟他說,不太合適,最後顏淵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孔子說,你守齋吧。顏淵說,我家裡很窮,已經三個月沒有吃肉,沒有喝酒了,老師還叫我守齋?我們都知道,顏淵確實很窮。那孔子說,我要你守的不是這個齋,是心齋,這就是出現心齋的概念。從字面上看,我們也知道,心在守齋就跟你吃飯要守齋是不一樣的,吃飯守齋就是不要吃肉,不要喝酒。心要守齋的話,當然代表你不要有妄念,不要有各種慾望情緒,各種成見都去掉,讓這個心越來越單純,到最後沒有任何雜念。

  那麼心齋這個概念出現之後,很多人都在討論,莊子的修養方法就是心齋。因為你講字面上心要守齋,這個大家都聽得懂,沒有問題,那怎麼做呢?在《莊子》裏面談到這一段的時候,他特別用耳朵聽聲音來解釋,這個解釋很有趣。他說,你不要用耳朵聽,要用心去聽;不要用心去聽,要用氣去聽,變成有三種聽法。第一個是耳朵,第二個是心,第三個是氣,空氣的氣。你說,這到底怎麼一回事呢?第一個,用耳機聽。他說你用耳朵只能聽到聲音,譬如說我現在聽到演奏音樂的聲音,聽到汽車發動的聲音,用耳朵聽。那用心去聽的話,只能夠了解現象。什麼叫用心去聽?你說一句話,我聽懂了,我了解你所描寫的現象。或者你說外面有一架飛機,我聽了這句話,我知道外面有什麼現象,有一架飛機。所以你用耳朵聽,你用心去聽,代表理解。那什麼叫用氣去聽呢?用氣去聽的話,他說是虛而待物四個字。這跟這個聽有什麼關係?等於是我的心要變成虛,空虛。然後,待物兩個字,就是準備迎接萬物。就是我的心本身是空虛的,代表我沒有任何成見,你外面有什麼,我就讓它出現原形原狀原貌,就好象我的心變成一面很乾凈的鏡子,外面任何東西過來了,真相就照出來了。這跟前面的聽為什麼要連在一起?這個我們就想到另外一段,莊子講到有三種聲音,叫做人籟,地籟,天籟三種聲音。這三種聲音的分辨是在《齊物論》,在當時莊子只是點到為止,莊子裏面就藉著老師跟學生的對話,老師靠着桌邊睡著了,學生看老師的樣子覺得很奇怪,今天怎麼跟以前不一樣呢?他就提到一句話,這句話在莊子裏面至少出現三次,叫做形若槁木,心若死灰,這個老師的修行,身體像枯槁的木頭。各位知道枯槁的木頭吧?不會發新的芽了,不會長新的葉子了,枯槁,一段木頭在外面不動了。心若死灰,死灰就是這個東西燒成灰之後,又用水澆熄了,叫做死灰,不會再復燃。身體像枯木一樣,心像死灰一樣,那還算人嗎?所以老師的神情,學生覺得很特別,就說老師怎麼一回事?老師這個時候就轉移話題說,你知道什麼叫做天籟嗎?你只知道人籟。籟這個字,上面是竹字頭,底下是賴皮的賴,我們這樣就比較容易了解籟這個字。籟是一種樂器,用竹子做的,有一點像笛子,中間是空的。凡是中間空的用竹子做的樂器,統稱叫做籟,所以籟是一種樂器,可以透過人的吹奏,演奏出聲音出來。那什麼叫人籟呢?人籟就是人發出來的聲音。人籟為什麼有問題?因為人發出的聲音一定含有某種目的,要告訴你某種含義,因此人籟聽久了會累。我們上課只要超過三十分鐘,很多人就覺得說好睏,夢見周公算了,因為你這個人籟聽久了會的壓力,老師在講什麼,怎麼聽着聽着我就忘記了,不知道聽到哪裡去了。那你說人的聲音是會傳達某種意思,所以它會有壓力,你聽到了之後以為懂了,說不定聽錯了。要不然,為什麼考試的時候,每一個人分數不一樣呢?這說明人籟的限制很大。那好了,那我演奏音樂,演奏音樂也是人籟,一個小朋友拿起鋼琴隨便彈,那個就是不叫做音樂,那是隨便亂彈。你只要演奏有一個旋律,有一個節奏,有一個布局,聽的人就有壓力,他在演奏什麼?他在形容大自然的美嗎?還是在形容某種心理上的境界呢?所以,再好聽的音樂,你說我最喜歡聽誰的樂曲,買一張CD,你回家聽十遍你也受不了,反覆一樣的十遍,聽到第一句,就知道後面什麼旋律立刻要出來,就很擔心它會出來嗎?真的出來了,出來之後發現,音質有點變了。我們在聽音樂的時候,常常就是這樣的心情,你說你聽音樂的時候完全跟它合而為一,享受這個樂曲的美妙旋律,這不容易的,你聽十遍之後還能這樣子嗎?所以人籟就是人所發出的聲音,它因為代表目的,給你壓力。那什麼叫地籟呢?莊子描寫的地籟,用了一大段文章,非常的美,但這文章很難翻譯,他就用什麼?他用風吹過萬物發出的聲音。譬如風吹過樹林,樹林裏面很多樹,有高有低,這個樹很多樹榦,有各種樹榦的凹洞,然後有山林,有山,有山腳,也有山坡,在風吹過去的時候,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莊子的描寫生動之至,他甚至到最後說到強風吹過之後,一切停下來,真的停下來了嗎?你沒看到長的樹,跟短的樹,忽長忽短?因為還在晃來晃去,晃下去就變短了,晃回來又變長了,他用這種文字是沒有人可以去比得上的。但是講到最後還是一樣,用我們的話來講,你走到路邊聽到風聲,它吹過竹林發出來的聲音;你走到海邊,聽到浪濤聲,這種叫做地籟,大地發出來的聲音。我們在鄉下地方過夜的時候,有時候覺得很開心,天剛亮,聽到這個雞鳴犬吠,雞啼了,狗叫幾聲,這種統統叫做地籟,為什麼?它沒有任何目的。你不會說聽到雞叫了三聲,這什麼意思?雞叫三聲代表什麼意思,那就糟糕了,代表你恐怕參加什麼幫會,什麼暗號,不是真的雞,一定是人假裝雞在叫,這樣就變成壓力又來了。所以地籟就是大自然的,包括生物,它發出的聲音。像蟋蟀,偶爾發出幾句蟋蟀的聲音,你聽了心裏面會覺得很和諧,因為你不覺得說我需要聽懂它的含義,它沒有含義,它只不過是自然的條件配合起來,就像風吹過任何地方發出的聲音一樣,這叫做地籟。那什麼叫天籟?到天籟的時候,莊子就不說了,他說天籟是什麼?他說,哪裡有聲音?是誰在安排這一切呢?他轉移話題了。

  所以莊子裏面,像這些地方都值得我們去思考。所以我們首先講心齋的時候,他用用耳朵,用心,用氣,用氣去聽就代表你從人籟到地籟,到天籟的境界,什麼叫天籟的境界?我們再設法把它解釋一下吧。就是任何聲音的發出都有它的條件,配合起來之後,條件成熟了,他就出現這樣的聲音。之所以這種聲音出現,它不在於讓你聽懂,聽不懂,而在於說,條件成熟,它就出現了。譬如我走在路邊,講現代人最常碰到的情況,一輛汽車經過,緊急剎車,發出聲音真是難聽,但是我聽的時候像天籟,懂我的意思嗎?一定是有條件配合它才能發出聲音,所以聽到聲音就像沒聽到聲音,有聲音就像沒有聲音,這是天籟。所以同學們上課,如果想像聽天籟的話,最好老師問你聽懂了沒有,聽懂了就是聽不懂,聽不懂就是聽懂,老師有沒有說話呢?有聲音就是沒聲音,沒聲音就是有聲音,代表你到心齋的境界了。所以我們在這個時候就要確實了解,為什麼講氣呢?各位想想看?宇宙萬物在古人看起來是什麼?就是一個氣。那什麼叫道呢?道家的道是一個整體,宇宙萬物就是一個道的力量在運作。那宇宙萬物在我們來說的話,也要講清楚一點,就是一個氣的變化。所以氣的變化,因此你就用氣去聽,代表什麼?你不要有自我。當你把自我的意識化解之後,天地無限寬廣,人的痛苦大部分來自於有一個自我的執着,說這是我的,那不是我的,那一比之後,永遠是非我比自我的大多少萬倍,億萬倍了,屬於我的永遠是極少數。因為有一個自我做一個界限,你把自我的界限去掉,那就沒有什麼屬於不屬於了,天地是一個整體。所以講到心齋的時候,提到虛這個字,那虛這個字再具體落實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他是用忘來說,忘記的忘。所以講莊子的思想,常常把心齋跟坐忘連在一起,坐忘就是坐在那裏面忘記自己是誰。那什麼叫坐忘?有一次孔子跟顏淵,討論到怎麼修養的問題,顏淵就開始修鍊了,分三個步驟,第一個,忘記仁義,第二步,忘記禮樂,第三步,就坐忘了,這邊又是分三步了。我們分析一下,第一步,忘記仁義,孔子跟顏淵,是儒家的重要代表,這沒有問題。儒家最喜歡講仁義,把仁義忘記,什麼意思?不要老想着,我要做好事,所以我要做一些該做的事,所以你把仁義忘記。那忘記禮樂,是怎麼回事?禮樂是維持人間秩序的方法,也能夠保持一種和諧的關係,禮跟樂,也把它忘記,就代表這個人,他回到原始的情況了。仁義是我有心去做好事叫做仁義,禮樂是我有心去維持社會上的人際關係,那你把這兩個都忘記的話,那就變成一種小孩子一樣了。你看到小朋友他根本也沒上學,他也沒有什麼要做好事的心理,他看到別人高興,他也高興,別人難過他也難過。很多人對小孩子的觀察是如此的,就是說一個小朋友,他跟父母在一起很快樂,他看到別人的小朋友受傷了,哭了,他也會跟父母說,他在哭,臉上顯出憂傷的表情。我們以前看到很多這樣的報道,都覺得你看小孩子都很有同情心,就認為說人性顯然是有他善良的一面。但是,這幾年專家的研究更深入了,說你不要看小孩善良,兩歲半開始進幼兒園就會勾心鬥角,還加一句,女生比男生更早。哎呀!這個好象是小女生就開始會在那邊想誰比我好,誰比我差,跟她比來比去,這說明什麼?說明小孩太早被大人所同化了。他如果按照他的本性發展的話,應該是無憂無慮,晃來晃去。所以像老子,莊子都很喜歡描寫小孩子天真的情況。但是如果兩歲半開始就慢慢要勾心鬥角的話,恐怕不太樂觀,就是這個時代,很多事情恐怕都變得很快了,這叫做什麼?這叫做能夠跟別人之間的關係是一種互動的,很容易形成一種互動的感受,變成一個整體。所以,在顏淵提到坐忘的時候,孔子問他什麼叫坐忘,因為孔子他跟顏淵的關係,在《莊子》的書裏面,有時候顏淵比孔子修養得還要快,有兩三個地方,這個是其中之一。孔子也說,什麼叫坐忘?我都不知道,怎麼你知道呢?顏淵其實很簡單,第一個,忘掉我的身體,第二個,忘掉我的聰明。人就是兩個問題,身體跟心智,心智就是我的聰明才智,把身體忘記,我身高多少,我體重多少,我今年幾歲;把心智忘記,我念過什麼書,我懂什麼道理,統統忘記,最後四個字,同於大通,同化於萬物相通的境界。我們今天讀莊子這樣的書,最怕是背很多原文,但是無法用白話文把它說出來,這很可惜,因為白話文代表你現在真正的理解,我們是講白話文的。所以我就說,顏淵最後一句話說,同化於萬物相通的這句的境界。第一個,萬物相通的境界是一個整體,第二個,我跟它同化,代表我的自我的界限沒有了,就是我剛剛前面說的。孔子聽了之後很高興,他說,太好了,能夠同,那就不會有差別、偏私;能夠化,就不會有執着。兩句話,能同沒有偏私,偏心私心,我跟你們都一樣,所以沒有偏心,能夠化就沒有執着,沒有說我一定要這樣,一定要那樣,所以你能夠有同有化的話,那就是萬物相通了。其實人要達到萬物相通,不需要去研究萬物,而研究外面很多東西,你根本研究不完。你只要把自我的限制去掉,不要執着於自我,就感覺到萬物跟你之間沒有隔閡。

  我們說,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就是一種鳶飛魚躍進的境界。那麼如果說一個人有自我的話,這一切都不一樣了,就研究這是什麼鳥,這是什麼魚,就完全失去這樣的一種整體的境界了。所以呢?莊子這個心齋的修鍊,我們前面就用他提到人籟,地籟,天籟,他提到顏淵的忘仁義,忘禮樂到坐忘,用這些方式來說,所以這種心齋,到最後是虛。虛在老子也講過了,那老子講的虛,你聽起來就覺得是靜態的,致虛極,守靜篤,六個字,《老子》第十六章,就是老子的修行。你說問道家怎麼修鍊,從老子就是兩句話,追求虛要達到極點,守住靜要完全確實。你追求虛,沒有到極點不行,到極點的話,代表你這邊完全沒有任何,沒有纖毫的污染,完全一片空白,那麼這個虛才能夠讓道來出現,所以莊子接著說,唯道極虛,道只有在空虛的情況下才能出現。還記得我們上次談的嗎?精神生於道。這兩句話合起來看,一方面,我的心齋使我從前面的形如槁木,心若死灰,到達我的心齋。心齋就是虛,虛了之後,看起來是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因為身體,心都已經莫名其妙了,沒有作用了,那這個時候,反而因為虛讓道在裏面展現。然後再聽另外一句,精神生於道,我的精神從道這邊生出來了,所以這是一個雙向的作用,一方面你修鍊到什麼都沒有的地步,反而讓道在你的生命裏面顯示他的力量,因為道無所不在。另一方面,你自己本身,這個是能夠讓精神的狀態展現出來。所以我們看人的問題,在這邊可以得到一些簡單的說明,人的生命就是身跟心,這很簡單,我有身體,我一看就知道我是誰,長什麼樣子,你不會認錯。第二個是心,心智代表我跟別人講話你可以了解,你跟別人表示你知道我是善意的,像這是我們的心。但是身跟心如果都停下來的話,剩下什麼?剩下的就是說,你的心經過心齋以後,把那個界限去掉了,去掉了之後,你反而跟所有的人打成一片,因為你從整體來看了,這叫做靈的作用。所以我用三句話來說,在莊子這裡說起來很適合。第一,身體互相排斥,第二,心智可以溝通,第三,靈性打成一片,三句話。第一句話很簡單,身體互相排斥。譬如各位你現在坐在椅子上,這個椅子你坐了別人不能坐,這叫做身體互相排斥。那你把它引用到生活上,假設我們現在有一個位置,你可以當一個主管,你當了別人就不能當了,一個公司只有一個總經理,你當了別人就不能當了,這叫做身體互相排斥。這邊假設有一筆錢,你賺了別人就不能賺,我剛剛在大學校園一路走過來,聽到一些話,心裏有一些感傷,幾位大學生大概剛剛註冊完畢了,他們在談什麼呢?我最近買的基金漲了多少。大學生就已經在買基金,當然,應該有投資理財的觀念,這是應該的。但是,剛剛開學不久,你就覺得說開學是要念書的,最好把這些都忘記,要不然的話,你上學怎麼能專心呢?所以在這個時候你看你的身跟心停下來之後。那個靈是什麼呢?就是心智可以溝通。溝通代表什麼?譬如說我們一起念莊子這本書,我們念第一篇《逍遙遊》,念完畢之後我們講話就可能溝通了,我說大鵬鳥,你不會說我胡思亂想。有一本書專門寫中國古代很奇怪的事情,裏面居然有一篇提到大鵬鳥,他說大鵬鳥不是假的,有一次,在什麼地方,天上一隻鳥,被打,不知道什麼原因,被雷打中還是怎麼掉下來,好大一隻鳥,它的翅膀比一匹馬還大,真的這樣的故事,就是奇談怪論,因為孔子不說怪力亂神。但是自古以來,所謂的怪力亂神的故事從來沒有停過,你真的找這種奇怪的事情很多,包括大鵬鳥,有這種東西,那當然不至於幾千里了,幾千里怎麼能想像呢?幾千里的話不可能藏起來,一定被發現。譬如說我家門前有一座山,有一天山不見了,原來是鳥,那山飛走了,有時候就這樣描寫了。走到海邊,覺得這個岩石很漂亮,一看原來是一隻烏龜的殼,走動了。那這就是我們人類地球就那麼小,你說,你再怎麼大,大鵬鳥,幾千里這麼大,藏不住的,這叫做心智可以溝通。那麼溝通還是有限制哦,我們一起念一本書,念到最後恐怕理解不一樣,還是有誤會。所以到上面,靈性打成一片,到靈性的階段,擺脫了身體,擺脫了心智,到那個層面人與人之間是貫通的,人與萬物之間是貫通的,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我們的就出現了,大家的,萬物的,宇宙的,都屬於道的,這叫做靈性出現了。

  所以現代心理學講身心靈,那個靈在古代從來不陌生,所以莊子裏面談到這些他就用兩個詞,一個叫做靈台,一個做靈府。為什麼叫靈台?靈台就是我現在提供一個台叫平面,這是一個舞台。那這個舞台做什麼呢?讓道來展現。譬如說我現在走在外面,我心裏面有一個舞台,是我自己的心,上面有各種意念,各種價值觀,我到外面就會說,這個漂亮,這個丑,這個高,這個低,這是我的心這個舞台,這是相對的價值。如果我現在覺悟到道的話,我心這個舞台看,萬物皆美。所以莊子為什麼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就是天地萬物裏面,有全然的美妙,但是它不說話,我們看不到這個,因為我們的靈台還沒展現出來,所以這邊出現一個概念了,叫做展現。你把身心的這種本能,慾望,還有各種觀念壓制,化解,就會展現出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跟萬物相通的,不要說跟別人了。所以,一般只說儒家講跟天地萬物合成一起,好象每一個人都是我的同胞,道家就說,何止每一個人,萬物都是我的同胞了。所以莊子在《齊物論》裏面講一句話,那一句話你乍聽之下,以為是做夢的時候說的話,他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這句話怎麼解釋?天地跟我一起存在,萬物跟我合為一體,就這麼簡單。為什麼說天地跟我一起存在呢?因為我出生之前,有天地沒天地沒什麼差別,對我來說,沒差別。我一旦出生的話,天地跟我一起出生,這合理的。哪一天我結束的時候,天地跟我一起消失。消失到哪裡去呢?你走的時候不是天地還在嗎?天地跟我一起消失到道裏面去了。所以我們為什麼常常強調,研究道家要注意第一個觀念,道不等於自然界,反反覆復希望大家能夠記清楚,道不等於自然界,道是自然界的根源,所以你把道講成自然的話,那對老子,莊子不公平。因為如果道等於自然界的話,那道算什麼?天地萬物常常在變化,自然界也沒什麼了不起。我們現在對宇宙的了解,就知道,我們所知道這個地球,這個自然界太渺小了。你把道等於這個的話,那到底在說什麼呢?有人說,好!現在科學家知道宇宙很大很大,比地球大了不知道幾億萬倍。那好了,我把道等於這個可以嗎?也不行。因為你所謂的幾億萬倍,只要能夠算得出來的都不算大,真正大的是什麼呢?四個字,至大無外。最大的就是這個,外面沒有東西叫做最大,只要你有一個範圍,外面就有東西,那就不算大。像這些觀念你了解的話,就知道,莊子所談的是什麼,道是萬物的根源,也是萬物的歸宿,千萬不要把道等於自然界,把道等於自然界的話,那個道真是太渺小了,不算什麼。因此,在這個時候你說,我如果到一種跟萬物都相通的話,我跟天地一起存在,我走了之後,天地跟我一起回到道裏面去了,對我來說,就是我這個生命回到道裏面去了,那萬物與我為一,萬物與我合成一體。說到這個萬物與我合成一體,其實也不是很難了解,各位都知道這整個世界是一個,中文裏面最好的一句話,牽一髮而動全身,你不可能說我這邊做一個實驗,給它來個什麼核子彈爆炸,對地球沒有影響,很多人都是太天真了。假設我在這個沙漠來一個地下核爆,這個都沒關係,我在地下,不會影響地面了,不會影響別人了,沒有任何行動是沒有影響的,影響大小長短多少,讓你是否能夠側重而已。這個天地就是一個整體,怎麼可能沒有影響呢?只要有一點點差異,就代表這個差異是存在的。我們常常提到莊子的朋友,叫惠施,他喜歡辯論,他就提出一個觀點,他說給你一尺長的木頭,每天叫你截取一半,他後面說四個字,萬世不竭,一世三十年,三十萬年都砍不完,你說怎麼會那麼誇張呢?每天一截,每天砍一半,一個禮拜就不見了。一尺長的木頭每天砍一半,第二天砍得剩四分之一,到第三天八分之一,一個禮拜之後要找都找不到了。但是他居然說萬世都不會砍得完,他這個話是對的,他不可能說砍到最後沒有了。就在希臘時代,有一個哲學家就談這個,他說,一粒沙掉在地上有沒有聲音?我們現在做一個實驗找一粒沙,要找一粒沙還不容易?不是很粗的石粒,一粒沙掉在地上當然沒聲音。那好了,為什麼一堆沙掉在地上會「嘭」的一聲?如果一堆沙掉在地下有聲音,一粒掉在地下就有聲音,只是你聽不到而已。因為如果說一粒沙掉在地下沒有聲音的話,請問,這些沙到多少粒開始有聲音?譬如說我現在說一百萬粒,一百萬零一粒沙加上去就有聲音,怎麼可能嘛?那你就把這一百萬零一粒沙,那一粒沙不是就有聲音嗎?也是一樣嘛。所以在西方就討論過這個問題,如果一粒沙掉在地上沒有聲音,那麼再多的沙掉在地下也不會有聲音,事實上,一堆掉在地下有聲音,所以每一粒掉在地下都有聲音,只是你聽不到。不能說我聽不到就沒有聲音,聲音不是以你聽為準的,聲音是它本身有沒有發出聲音,聲響。這個一尺長的木頭也是一樣,萬世不竭,所以這個宇宙裏面,它是一個整體,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地方發出一個動作來,它不會有影響的。我們有時候會覺得這個太抽象了,好象不是我們一般所了解的,那你把它拉到自己身上。平常我們說,你這個說一句話出來,這句話其實會在你心裏面造成影響。我小時候因為我哥哥,有一段時間練拳擊,他參加這個高中的拳擊比賽,打得不錯。我看他練拳的時候,我就問他,你練拳的時候為什麼拚命吐氣?他每一拳打出去都要呼一口氣,很快的氣。所以每次的時候聽到一個人在哼哼哼,好象要把氣吐出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我練拳的時候有一個規則,你不吐氣的話,就會內傷。譬如說我沒有練習吐氣的話,我一旦打到牆壁,打到一張桌子,那個反彈就會使我內傷,所以我吐氣出來的話就不會內傷。練拳是如此,人生哪一件事不是如此?一個老師上課的時候,對學生不滿意,就批評學生,說你們真不用功,讓老師生氣,看到沒有?教師罵學生,學生心裏面很難過,老師也難過,反彈回來了。所以,你對別人講一句好話,這個好話首先並不是到別人身上,首先是在你心裏面起一種作用,反之亦然。所以到最後,一個人的修行不在於說自己關起門來,而在於我跟別人來往的時候,我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件事,只要是好的,首先在我生命裏面起一種正面的作用。如果是壞的,同樣的,在我的生命起一種負面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宗教裏面講起心動念,原因就在這裡。因為它不可能說一個行為,一個言語發出來沒有一種反射到內在的一種效果,都有。但是,通常我們怎麼不太覺得呢?因為你把一天整個看起來,你這一天往往是好壞互相抵消,我今天說了十句好話,說了十句壞話,互相抵消,所以睡覺的時候覺得我好象跟昨天差不多,每天這樣差不多的話,你什麼時候才會覺悟?所以這就是我們談到這個有關的部分。所以在莊子裏面談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他不是幻想,他是因為把自我這個界限放開了。 

  所以心齋的做法,我們剛剛從幾個方面來看,各位就可以慢慢去了解。我們看一個房間,假設是一個倉庫,你把它堆得滿滿的,叫做很充實。這時候就發現很多陰暗的角落,你用再強的燈光也不能讓這個房間完全光亮,因為你燈光越強,有好幾個燈光,它的陰影還交錯的,它有深有淺的陰影。那你要讓房間比較亮怎麼辦?把東西整個移開,變成虛,虛室生白,空虛的房間就會顯示光亮。假設一個房間是空的,一根蠟燭就讓它顯得很亮,假設你的心經過心齋,已經變空了,那麼,一點點道的啟發,就讓你看透一切,這個時候你說你逍遙自在才有可能。人的逍遙決不是說,哎呀!現在都吃飽喝足,一切都很好,感覺到舒服。通常我們的舒服,就是那種運動完畢洗一個澡,然後又吃飽了,然後幾個朋友去外面散步,感覺到很逍遙。古代有一個學派,就是亞里士多德後面的學生們,他們有一個習慣,吃完飯之後就散步,後來就稱作散步學派。散步也能成為學派,後來有人翻譯的時候,就翻得比較有趣一點,就翻成逍遙學派。說實在的,我不太贊成,逍遙這兩個字沒那麼簡單,散步可以了,散步誰都會,散步代表逍遙嗎?這差太遠了吧?是不是?你吃完飯之後心情很好,最近天下無事,這一段時間大家都過得很愉快,很太平。人有時候過慣了苦日子,忽然之間叫你過太平日子還不太習慣,哎!怎麼天下會無事?怎麼忽然那麼平安呢?是不是假的?後面是不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或者有別的問題?都可能會有這種想法。但是長期下來之後就發現,真正的平安在內不在外,你內心不能平安的話,外面再怎麼和諧都是假的,你內心平安的話,外在這種亂,你至少心中有一個角落保持一種平靜。莊子生在亂世,他就有這樣的一種本事,讓他內心裏面展現光亮,讓他從道來欣賞一切。我們剛剛前面提到坐忘,那忘記的忘,很有意思,忘記的忘,它有時候跟舒適連在一起。譬如他說,一個人忘記了腳,代表鞋子很舒服;一個人忘記了腰,代表腰帶很合身,當然我們很難忘記腰了,這沒辦法了,所以,這就是說,你如何能夠跟外面的情況配合。我們小時候念書,開學到新的學校,第一天,第一個星期,第一個月都很緊張。為什麼?陌生。陌生之後,就常常會覺得說我的言行是不是適合?別人怎麼看我?人際關係好不好?問題都出來了。但是久了之後,到了初中三年級,高中三年級要畢業的時候,叫做老油條,在裏面如魚得水,很自在,校園裏面每一個角落你都知道,哪一個牆有破洞,你都知道。那時候就變成怎麼樣?很舒適。你剛來的時候不是那樣子,所以你怎麼樣讓自己越快習慣於這樣的人生,這樣的世界,你越快會覺得忘記自己的存在。他說,魚在水裏面最快樂,人在道裏面最快樂。在水裏面最快樂的,只要給它一個小池塘,它就供養充足,說實在的,不要說小池塘了,真的有池塘的話,魚真快樂。我們看到朋友家裏面有一個小小的金魚缸,裏面幾條魚,說實在的也很快樂。你替它難過嗎?你說這個魚每天這樣游,會不會覺得煩惱呢?我看不出來,除非真的太小了,要不然你只要比它的體積大個十倍,因為魚在裏面游來游去當然是很開心了。但是,它不能離開水,一旦離開水的話,十秒和鍾都撐不住了。人呢?在道裏面覺得很愉快,然後後面有一句,只要生活安定,心情就愉快了。如果你在道裏面的話,你只要生活很平常,心情就覺得非常的愉快,非常的自在。人活在世界上不就求這個嗎?求我們的內心感覺到一切都很安適,忘記了腳,忘記了腰,甚至忘記了我要舒適,忘適之適,忘記舒適的舒適,才是真正的舒適。有一個刮鬍刀叫舒適牌,有人還以為我在做廣告,其實完全無關,這是莊子裏面提到適,舒適。所以,你要記得,當你想要舒適的時候,你不能老想我要舒適,我要舒適,怎麼做呢?要忘記,我要忘記,我要忘記,不行,要把那個忘也要忘記,否則,你老是在意說,我怎麼還沒忘記?忘到最後,就是忘這個字沒忘記,那不行。事實上真正的忘記就是說,你恐怕有一些事情在做,你做得很自在,很開心,就忘記所有的煩惱。西方喜歡把這個快樂做一個比喻,它說快樂就像一隻蝴蝶一樣,蝴蝶又來了。莊子夢過蝴蝶,你如果想追求快樂,拿一個網,拚命地追趕,你跑得越快,蝴蝶飛得越快,飛得越高,快樂不是你可以追求到的。但是,當你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很專心的做的時候,這個蝴蝶反而飛過來停在你的肩膀上,代表當你專註做一件事的時候,蝴蝶反而,快樂反而來了。以前有一部電影是美國人拍的,美國人拍的電影有一些還是蠻有趣的,他的電影的名字叫做《城市鄉巴佬》。他裏面描寫四個城市的中年人,從小念書就是要就業,就業就是發財,總希望這一生可以賺到一定的錢。到了四十歲的時候,這幾個朋友聚在一起,大家就談一談,說我們這一生小時候所定的目標都實現了,對不對?到了四十歲成家立業,事業都有成績了,但是感覺到好象少了什麼,並不快樂。他們就說,這樣好了,今年暑假休假的時候,我們一起到美國西部去。因為美國人的祖先,他開拓西部,留下很多有趣的故事,所以他們這幾個都市人,到西部去當牛仔,變成城市鄉巴佬。在都市很靈光的,開一個車子帶個勞力士很愉快的,到了鄉下去牧牛的話完全變了樣。結果他們就參加一個牧牛隊,要把一群牛從美國的德州趕到更南部的地方去,趕牛當然出現很多有趣的事,因為他們不太擅長,有一個老牛仔就幫他們忙。有一天晚上,大家就坐在一個營火地,一面點一些柴火,一面聊天,這幾個人就說,到底什麼是快樂呢?有誰知道?談了半天還是沒有結論。最後這個老牛仔就說,我知道,他們很驚訝,就說一個老牛仔,一輩子牧牛,怎麼可能知道什麼是快樂呢?你說說看?他就舉着一根指頭,大家就說這代表什麼?代表一。為什麼講到一?他說,快樂就是,心裏面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快樂。他說,我從小到大,就是只希望做一個牛仔,就這麼一件事,我把它做好之後,變成我的本能了,騎在馬背上比在任何地方都自在,在趕牛的時候,感覺到非常的得心應手。得心應手四個字來自於莊子,但是莊子原文不講得心應手,他講,倒過來,得手應心,這是成語的變化,也很有意思。所以,他說,我從小到大,心裏面就只有一個念頭,你只要有一,你心裏面就定,定才能快樂,否則你一旦多,就會怎麼樣呢?亂了。那亂了的話,你就到處去問,哪一個比較好?我要追求哪一個?這個得到之後才發現,恐怕我想的是另外一個。所以從一部現代人拍的電影,其實西方人也不見得懂莊子,但是他們也知道說,心思單純的話,你就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困擾,有時候你得到的越多,反而越迷惑,就像老子裏面說的,少則得,多則惑,我們已經談過了。

  所以談到這個莊子的思想,他很喜歡講忘,裏面有一段故事,就說有一個人隱居很久了,叫做徐無鬼,這很奇怪的名字,無鬼就是沒有鬼,這個人姓徐,雙人徐,《徐無鬼》是《莊子》裏面的一篇。徐無鬼從山上下來,去見國君,國君看到他就說,哎呀!這個是有名的隱士啊,有名的學者,隱居好久了,居然跑來看寡人,那寡人那當然很開心,就說你是不是不喜歡吃山上那些蔥菜,想吃吃酒肉了,那我來慰問你吧。徐無鬼就說了,我需要你慰問嗎?是我來慰問你,你生病了,需要我來慰問。國君說,我生什麼病?徐無鬼就跟他講一段話了。那麼類似的地方,我們就講重點,徐無鬼跟國君講一段話之後,國君非常快樂,笑的聲音大家都聽到了。講完畢之後,外面的大臣就很驚訝,問徐無鬼說,你跟我們國君談什麼?我們每天努力為他做事,該做什麼統統做成,滿足他的心愿,他從來沒有笑過,那你居然讓他笑那麼開心,一定要告訴為什麼他會笑?他說,我說的很簡單,我跟他講,怎麼相狗,怎麼相馬。各位知道,相狗相馬吧?就是替狗看相,替馬看相。這怎麼回事呢?他說,我就跟他說,哪一種狗叫做下等的狗,什麼狗叫中等的狗,什麼狗是上等的狗,因為古時候人賽狗,他也賽馬的,什麼馬是國馬,國家的馬,什麼馬是天下的馬。但是,他所說的上等的狗,上等的馬,都有一個特色,忘記自己的存在。就是這隻狗在那邊,它好象在發獃,忘記自己是一條狗,這是最厲害的。那一匹馬在那邊呢?好象神情恍惚,忘記自己是一匹馬,這是最厲害的。你只要覺得我是狗,我是馬,我要賽跑,我要做什麼事,那就不行了,所以最後,在這一段我們可以講一個呆若木雞的故事。木頭雞,那木頭雞怎麼回事?古時候還鬥雞。你看古時候人真是很可憐,也沒電視,也沒電腦網絡,他的休閑的時間就拿來玩這些這個有趣的東西。紀行子是一個人,替齊宣王訓練鬥雞,訓練了好幾天,齊王說,訓練好了沒有?他說還沒好,因為這隻雞還有什麼?它叫做姿態虛驕,全靠意氣。就是一隻雞跑出來了,裝腔作勢,好象我是很厲害的雞,你們別的雞可不要過來,全靠意氣,就是意氣很盛,很兇的樣子,露出凶光這些,還不行。所以再訓練十幾天,這個齊王說,你好了沒有啊?你到底替我訓練好了沒有?他說,還沒有,因為這隻雞對外來的聲音跟影像,還會有反應。就是這隻雞在這邊聽到別的雞一叫,它還會注意看,它會有反應,聽到什麼影子,它會注意,不行,還受外界干擾,再訓練十天吧。然後到第三步呢?訓練好了吧?還不行,這隻雞目光犀利盛氣不減,還是看到別的雞的眼光很犀利,還是充滿一種鬥志的樣子,還是不行。到最後,他說可以了,這隻雞訓練完畢。為什麼?這隻雞已經是沒有感覺了,別的雞怎麼叫,它都沒有反應,呆苦木雞。但是別的雞看到它就跑,因為別的雞發現這個雞很奇怪,這種功夫深不可測,完全不知道它到底是在想什麼,所以別的雞看到它就跑了,從此以後就沒有雞勝過它了。為什麼?完全忘記自己是一隻雞了,看到別的雞沒感覺,別的雞說奇怪,這隻雞怎麼看到我們不像是一隻雞的反應?反應好象是它是一隻超越雞的東西。你看,這就是莊子裏面一種簡單的一種描述,一個短的故事,就用訓練鬥雞,訓練到最後,讓你忘記自己的存在。

  我們也知道,有時候人跟人相處有各種衝突的時候,最怕什麼人?我們有時候開玩笑,哎呀!在社會最怕碰不要臉的人。那不要臉的人怎麼辦呢?最怕碰不要命的人。你看到沒有?你說你是不知羞恥,別人不要命的話,你跟他毫無辦法,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了,那你怎麼去跟他斗呢?你跟他斗的話,他奮不顧身,有一句話叫做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反正我窮到連鞋都沒有了,光腳了,那你還有鞋子啊,代表你家產還不錯啊,我們拼了,拼了之後我結束就沒有了,但是你捨不得嘛,因為你有很多財富,你有各種有利條件。所以在莊子裏面講這些,不是叫我們去跟別人好勇鬥狠,不是的,莊子對那個沒有興趣,他是叫我們對付自己,你對付自己的時候,第一步,就是要心齋。這個心齋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做,但是要做到不容易。做的時候怎麼做呢?第一步,外在的,跟身體有關的,先把它化解。接着,對於我們的心產生的各種價值觀,各種意念要化解,我跟別人怎麼樣競爭比較,這個完全不要,不需要這個,那你再往上走的話,它就自動展現。很多時候我們要修鍊的時候常常會想說,萬一我把這個化解,我不是變虛無了嗎?這是我們的擔心哦。譬如我現在上山修鍊去閉關,閉關的時候常常會想說,萬一我離開這個世界一段時間,我再回來的時候別人都忘記我怎麼辦?那不是損失很大嗎?閉關之後萬一到最後覺悟是空的,發現我自己什麼都沒有,那怎麼辦呢?可怎麼是好?我們會擔心哦。你把這一切都放開之後,最後什麼都沒有了,誰不害怕?人們之所以放不下,就因為怕放下之後真的是沒有了。那就在這裡莊子告訴我們,當你放下一切之後,你的心經過齋戒,經過死灰這個階段,反而展現出豐富的,無限的力量。因為這個時候,你就讓道在你生命裏面顯示出它的光亮,你就一無所缺,這個時候需要冒險。我們有時候看莊子講修鍊,會覺得他講得太多了,我們根本做不到。他有一次談到修鍊,分七個階段。我描寫一下,第一步就做不到了,第一步叫做外天下,就是不受天下干擾。天下兩個字代表人間,代表我活在世界上,不受人間的名利的干擾。這怎麼做得到?這只是第一步而已。第二步,外物,超越萬物。天下是人間,萬物包括自然界,統統放開來了。第三步,外生,超越生命。那怎麼得了?人最可貴的就是生命,是不是?我們說千古艱難唯一死,死是千古艱難的事情,這只是第三步而已。到第四步的話,叫做朝徹,朝徹就是早晨的陽光照亮了一切,忽然發現亮起來了。第五步,見獨,看到一個完整,叫做整體,這是第五步。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第六步,無古今,就是沒有古今之分,超過時間的限制了。第七步,不死不生。一般講不死不生是不好的意思,那莊子裏面不死不生是最好的。為什麼?因為不死代表你本身不需要擔心,不生代表你也不用擔心,有生有死者是苦惱,你不生不死跟道一樣,沒有任何變化,永遠存在了。所以莊子裏面講到人的時候,他有一種叫神人,至人,天人,就跟道結合的意思。所以我們這一段講心齋,是莊子最關鍵的一個修鍊的方法,他裏面並沒有很系統地介紹,我們從幾個角度來加以說明,把它跟坐忘連在一起來看,這一節我們就談到這裡。


加師傅微信諮詢:guizhen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向莊子問道》4、心齋的修鍊(傅佩榮)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