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道
明天機

《向莊子問道》12、美感洋溢的生命(傅佩榮)

向莊子問道》12、美感洋溢的生命(傅佩榮

我們在這一節,要介紹莊子的智慧部分,有關美感的問題,美感洋溢的生命。說到美感,不管前面有多少說法,到莊子本身來看的時候,他的美,基本上是從整體來欣賞個體。這個世界上稱作萬物,有許多不一樣的東西,人類在裡面,總是會按照自己的需要來區分有些好,有些不太好,所謂的高下貴賤這些。在莊子來看的時候,他就會強調,每一樣東西既然是從道而來,它就一定值得欣賞。所以,就把美這個字,轉變成他一個人,他主觀上有沒有這樣的欣賞能力來看的。你要是沒有欣賞能力的話呢?只能夠人云亦云。大家都說這是美麗的風景,你看了之後也不得不說,應該是很美吧?我自己對於很多藝術品,也毫無鑒賞能力。有時候去參觀一些畫作的時候呢?走著,走著,在什麼地方停久一點呢?就是標價越高的畫,前面停得久一點。心裡想,這麼貴,一定有些道理,怎麼看,也看不出什麼道理。只是因為,別人都認為,這個是一個有某種價格,那你就看久一點,代表對價格的尊重,而不是對價值的欣賞,這是一般人的情況。欣賞藝術是很難的,它需要某種入門的訓練。但是道家來說的話呢?欣賞萬物卻變成每一個人的天賦人權。就看你能不能夠體會到,它的美在什麼地方。我當學生的時候,有一個老師,給我的啟發最大的,就是方東美先生。他以前上課的時候呢?經常喜歡念一段話。他是安徽人,用安徽的口音,念「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句話。接著呢?「四時有明法而不議」。春夏秋冬的四時,有明確的法則,但是它不用商量,它就這樣子運作了。「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萬物呢?都有它各自形成的條理。譬如說,花、樹、山、海、河這些,它不用跟你再說明。所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明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接著,「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聖人作為聖人,在莊子裡面,他就是要設法能夠推源天地之美。就是,你把天地之美了解透徹,然後通達萬物的條理,萬物的條理屬於真實,屬於事實,萬物的美屬於你欣賞的層次,代表真實有,皆值得欣賞。所以,整個道家的思想,到莊子的時候,就是從真實到美感,這一條特殊的通路。儒家的話,講到美,一定要牽涉善,盡美矣,未盡善也;盡美矣,又盡善也,是孔子來描寫。前面是描寫武樂,後面是描寫韶樂,叫做盡善盡美,美跟善連在一起,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就不太願意談善,因為善是一種價值判斷,它需要有標準。一個人行為善惡,有時候你從外面看,不見得準確,所以道家就要從真實到美感。那麼以前聽老師念這段話,不太懂他在講什麼,什麼叫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有全然的美妙。大美,我就把它翻譯成全然的美妙,代表天地萬物無一不美,它不用說話。問題是你怎麼欣賞呢?這就是莊嚴裡面,它可以欣賞。西方只要研究莊子,很少有例外的,最後都用一個詞,叫做密契主義。那這個詞用英文來說的話,就是sticism,這個字翻譯。以前翻譯神秘主義,我一直覺得翻得不好,要改成密契主義。因為你翻神秘主義的話,這個中文它很容易被誤用。神秘這兩個字,你說,張三這個人神秘兮兮的,當然是不好的意思。對不對?但哪裡有神秘主義是不好的意思?它是所有宗教裡面的最高層次,所以翻成密契主義。它在說什麼呢?密切契合sticism.宗教信仰,使一個人,把他的生命限制整個化解,把他的自我執著整個放下,跟他所信的對象合而為一,這叫做密契主義,它是來自於密契經驗。所以任何宗教裡面,都有一個派別,特彆強調這一點。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有Sufi教派,印度教,佛教都是如此,猶太教也是一樣,沒有例外的。只要是各大宗教,名門正派的,經過歷史檢驗還能夠存在發展的,都有密契主義這個層次,在這個層次上完全相通。為什麼相通呢?因為不可說,不可說。你一不說,就不會吵架,各大宗教到密契經驗的時候,就跟莊子講的一樣,相視而笑,莫逆於心,大家都不說話,不說話就沒有問題了。至於懂得到什麼程度,也不要太計較,反正已經不說話了,你還要怎麼樣?這叫做密契主義。

  好了!我們現在看,道家裡面講到這種美的時候,他認為,假設這裡有一朵花,它可以不是花,它可以是一棵樹。那它為什麼是一朵花呢?就必然有使這朵花得以出現的條件。所以任何地方任何東西的出現,一定是長期以來各種條件的配合使它出現,你人的主觀意志是無效的。這裡長一棵樹,你說這棵樹不好,我要換一棵,你一換,就造成生態的各種影響了,甚至破壞了,造成後遺症了。並且你換了之後呢?你也需要有東西可以代替它,那個東西也是來自於萬物,來自於道。所以呢?你有時候喜歡欣賞一些漂亮的東西,你忽略了那種最平常的東西,其實是最美的,最平常的是,你不費任何力氣就可以欣賞到的。如果說,你一定要看到一處風景,才覺得是美麗的話,那你機會很少了,因為恐怕一年才去一次。你真的住到風景區去的話,恐怕我覺得像我講歐洲那個古堡一樣,你去,你是遊客,覺得這裡風景真美。當地人說,這有什麼美呢?從小在這邊長大。他說,你們台灣才美,叫Formose,叫做美麗的寶島。我們自己在台灣,住那麼久,從來就不覺得台灣有什麼美,我講是講真的。是不是?因為就這樣子嘛,從小這邊出生長大,有什麼美的?只看有沒有用,實用比較重要。你一講實用,就沒有美的問題了,美就不見了。所以,宇宙萬物呢?它只要能夠出現,一定有道的支持。莊子裡面比較少談到德,老子談的很多,老子的德就是獲得的得。萬物受到道的支持才能出現,因為道是唯一的根源,它是究竟真實。萬物是相對的真實,一枝草,一棵樹,隨便任何一個小動物,包括細菌在內,它能夠存在的話呢?一定是獲得道的支持。也就是說,整個宇宙從開始以來,不管是幾百億年,你一路發展到現在,所以在你前面出現的東西,我們要常常想像自然界了,因為人工造的東西,也是來自於自然的材料。但是,經過人改造之後呢?跟自然必定是隔了一層。你再回到大自然,回到大自然之後,就會發現所有的東西,它不要說構成生態平衡,生態平衡其實並不是很難的事情,而是說,它為什麼可以存在呢?你看到很奇怪的動物,很奇怪的植物,很奇怪的昆蟲,都想說,它為什麼可以存在呢?你不要擔心,它能存在,一定有它存在的條件。這個條件是誰給的?道給的。因此它值得欣賞。你要欣賞它,第一步,要從道來看它,第二步,從它本身來看。不能老說,在這個昆蟲身上,我看到了道。可以呀,一朵花裡面看到天堂,一粒沙裡面看到世界,可以呀。但是你不要忘記,花本身就是花,就值得欣賞,它跟那個布萊克寫的詩,層次又不同了。布萊克寫的詩,就是我看這朵花,一朵花裡面,我看到了天堂,一粒沙裡面,我看到一個世界,你還是有差別心。從莊子來看的時候,一朵花裡面,看到道,花就在道裡面,道就在花裡面,在,不等於是,既超越又內在。所以你從道家來看的時候呢?宇宙萬物,每樣東西都顯示了道的精彩。但是呢?道又不被它所限制。
  我們既然談到自然界的問題,就在這裡做一個說明。為什麼道家讓你要接受大自然呢?因為大自然本身,並沒有被人全面地去污染,全面的去改變。所以,你接觸大自然,跟道比較接近,是因為,人類的腦袋會自作聰明。像老子說的,認知之心,造成的區分。一造成區分之後,人類的價值觀就影響了這個,你所造的東西。你看到房子就會比較,哪一棟比較高;你看到房子就會比較,哪一棟比較漂亮。看到沒有?人在造的。那人在造的之後呢?就難免離不開人的世界,太狹隘了。所以,道家像莊子,希望你接受大自然,他並不認為大自然比人高貴,他認為是,大自然比較符合道的要求。人類所製造的世界叫做人文世界,是經過人的設計。經過人的設計的話呢?一定有所取捨。你選擇哪一方面,你排斥哪一方面。到最後變成是,一個地方只適合一些人在欣賞。你說,人的世界講,誰是美的?什麼房子是美的?你換一個地方就不一樣了。你說,高樓大廈有高樓大廈的美。另外一個地方呢?也很美呀!那平房,它說不定有它本身獨特的美。那不同的種族,不同地區的人去欣賞,像人類所見的房子,或其他藝術品的話,也一樣是有不同的評價呀。你怎麼可能在人的世界蓋一棟房子,所有的人都說美?不可能的。你說都很實用嗎?也不見得。我們到歐洲去過,歐洲很多城堡,外面看起來,哦!真是漂亮,跟那個中世紀後期城堡一樣。但是,如果叫你過那種生活,你受不了。別的不說,光是衛生間,就不一樣了。對不對?那種衛生間,你現在還能接受嗎?現代人都習慣這種飯店裡面的最新設備。所以他們也設計得很好,你看外面的城堡,是不是?遊客一堆人到裡面去,紛紛去找廁所,一到廁所一看,最新設備,非常乾淨,非常清爽。那你不能說,我欣賞這個古堡,想回憶一下這個古人怎麼生活,跟他們一樣的情況,那很難過的,你不能適應了。所以有時候,像這個就說明什麼?說明你看,你以為這樣美嗎?也許是吧?但是,你都能接受嗎?不一定。因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不同的要求,你很難再回到古時候,那種生活不方便的情況。但是,現在的科技不斷進步,是在器物上不斷改善,它讓你坐飛機不用坐馬車了。但是,坐飛機跟坐馬車,有什麼差別?你心態沒有改變的話,那只是工具而已。你心態改變的話,如果說,我現在知道,坐飛機坐馬車,都是工具,我不受它干擾,這就好了。否則,現在人為什麼得到抑鬱症呢?就因為他時間多了之後,不知道該怎麼去排遣時間。從前你去一個地方,坐馬車坐了三天三夜,頭昏腦脹,根本就沒有煩惱的機會。現在飛機,一小時就到了,你就有三天的時間煩惱。該怎麼辦?該做什麼事?麻煩來了。所以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情況。所以我們這邊講到說,為什麼自然界,在莊子來說,用很多方式來描寫自然界?他用天這個字,代表自然,這是道家的特色,天代表自然界,代表自然。儒家的話呢?天代表最高的一個力量,所以孔子要五十而知天命,孟子說,我要治好天下,要看天的意思。道家沒有那回事,道家就把這個天變成天地,也代表自然界。那你接觸自然界的話,因為自然界很廣大,它畢竟沒有全面被人類的智慧所影響,而人類的智慧在莊子裡面稱作智巧,就是聰明加上善巧,巧代表巧手,你可以去改造,造成文化,而這種文化呢?有時候反而是障礙,反而是阻隔,讓你跟道隔開了。所以呢?在莊子來看的時候,你只要從道來欣賞每一樣東西,每一個,先欣賞自然界,天空海洋河流山川,這個是沒有問題的了,它們本身的美,沒有人反對,誰會覺得說,天空不好看,或者怎麼樣?大家都會覺得,基本上都值得欣賞,感覺到有一種讚歎,所謂江上的清風,山間的明月,我們常常談這一句話,是這個值得欣賞的。接著,再看人的世界,那你說,好!那我以後這樣,我不是住在大自然裡面比較好嗎?盡量跟人類保持距離?又並非如此。接著,你再看人的世界,人的世界,固然是人的聰明才智展現出來的成果。但是,基本上,人的生命也來自於道。所以,你就不能統統怪人類。如果你怪人類說,幹嘛創造這麼多文化的產品呢?幹嘛這麼去用心的設計?設計到最後很不自然呢?你這樣問的話,我就說,那很抱歉,道給我這個能力會思考,會認知,會分辨,那你也不能怪我,你怪道。看到沒有?因為道給我這個能力,我不能不用,我一用出來就是文化產品。你從這邊來看的時候,也可以接受。所以,人所造的一切呢?也可以認為說是間接經過人的努力改造的某些東西出來了,它最後也是來自於道。所以,你從這個角度來欣賞的時候呢?欣賞人類世界的產品,就跟欣賞自然界一樣,就需要另外一番功夫了。通常我們欣賞自然界比較容易,大自然誰不欣賞?你一說,白雲飄飄,很漂亮,這裡的山川,風景很好,沒有人反對。但是你現在說,這邊是斷垣殘壁,這邊是古代的戰場,這邊是長城,剩一半了。你說,這些也很美,這就需要你把它轉過來,說,凡存在皆為美,這個存在就包括人類文化的產品也是美的,你不能排除,這就是道家,因為它也在整體裡面。
  那麼我們從這個地方,去談到莊子的密契主義的一個色彩,就是你對任何東西,都會有三種態度。第一個叫做珍惜。如果一切來自於道,即使是我們所造的東西,一張桌子少了一隻腳,一間房子破了一個洞,它照樣是一個存在的東西,都值得珍惜。天下沒有任何廢物,更不要說,有哪一個人是不中用的。有時候我們看到,有些人,他失業了,在街上流浪,在公園裡面露宿街頭了。你看了就想說,為什麼一個人反而變成好象比不上一個自然界的一個東西呢?所以,人的生命沒有開發的話,是最可惜的事情,這個道家基本上也是充滿著一種,讓每一個人都安頓的願望。但是,一定要在於你自己覺悟,你讓別人要幫你忙,幫不完的,誰能幫誰呢?你能幫他吃一頓飯,但是,接著吃完飯之後,他還是必須問自己,我的生命怎麼安頓?所以,道家強調智慧。智慧呢?說簡單,最簡單;說難,又最難。說簡單的話呢?一個人不念書也能覺悟。大家都知道慧能的故事,禪宗六祖慧能,他不念書的,他是文盲,他也照樣覺悟。看到他的師兄,寫一個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一看就覺悟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其實並沒有講什麼,他只是把他師兄寫的,把它化解掉。他師兄是執著在具體的對象上面,慧能只是靈感來了,就把它化解掉,這也算是覺悟。但是後面呢?就引起禪宗很多複雜的問題。甚至慧能走的時候,還是半夜偷跑的,怕被人家追殺。你說,這叫禪宗嗎?弄了半天,大家修行的人,還要看誰傳到衣缽,還要分派別的,還要來對付。說實在的,這個就是看到就覺得,只有兩個字可以說,遺憾!又把人的慾望,加進到這種修行裡面去了。所以,哪裡符合莊子的標準呢?所以,你說這個智慧覺悟,說簡單簡單,你是文盲,不認識字,也沒經過什麼樣學說道理,悟就悟了,悟到說,天地萬物本來是一體,一個整體。但是,說難又真難,你怎麼樣天地萬物是一體呢?你跟你身邊的人,就不能是一體了。每一個人見面都是你是你,我是我,我們什麼關係?搞清楚。看到沒有?走在路上,這個人可不要去碰他,看起來凶神惡煞。哪一個人不是到任何地方,找自己的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聲音?這就是人的世界,到處設定了各種隔閡。所以呢?我們如果說要覺悟,從莊子來看的時候,整個宇宙萬物,基本上,你都應該可以把各種隔閡去掉。只要你想到,它來自於道,道是一個整體,它之所以存在,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跟條件,從這個地方來看,你就珍惜萬物。有這樣的心的話呢?其實自己也會覺得快樂。因為人不會強求,說我一定需要希望有什麼什麼樣的朋友,你列一張表出來,我的朋友裡面最好有哪些人,這不能強求的,所以交朋友要合乎自然。很多時候我們對於一個人,像當作家的人,最怕跟別人認識了。見面之後,聊一聊,別人就說一句話,見面不如聞名。見了面之後,比不上以前沒見過面,只聽到你的名聲,只覺得這個人很有名,文章寫得不錯。見面一談才大失所望,原來作家是這副德行。看到沒有?所以就是你先有了成見。你為什麼一定要規定誰如何呢?別人當作家的人,一定要符合你的要求嗎?事實上,當作家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啊。每天這樣寫東西,寫東西,跟真實的人生脫節了,他寫的恐怕很美好的世界,他的理想國,他實際的生活,說不定是很現實的。所以第一個,你不要有成見,身邊有什麼樣的朋友就有什麼樣的朋友。所以孔子為什麼欣賞曾點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中間那一段,成年人五六個,小孩子六七個,這個五六,六七,就是一種隨遇而安。有些人開始玩笑,說,終於知道孔子為什麼七十二弟子,成年人五六,五六三十,年輕人是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三十加四十二等於七十二,所以孔子就有七十二弟子,這實在是很有趣的想法,開玩笑是可以的。但是,這也代表什麼?我們有什麼執著。我不要想說,我一定要跟某某偉大的人做朋友,說我的朋友名單裡面,有幾個是偉大的人,這都是很無聊的事。所以像這個,第一個,珍惜一切,珍惜每一個人,珍惜萬物,每一個人在你身邊出現,你就盡量珍惜吧。珍惜代表你不要執著,不是說,我們既然是好朋友,非要堅持下去不可。人生就是最後要設法做到不得已,當各種條件成熟的時候,你就順其自然。交朋友不得已,朋友之間分手不得已,因為條件已經慢慢消除了,你就繼續往前走吧。
   第二個,你會有一種喜悅感。第一種,是珍惜萬物,第二種,是會覺得喜悅。為什麼喜悅呢?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欣賞。你不再從一種功利實用來看,你只就它本身來欣賞它。平常我們都覺得小孩子比較可愛,你到幼兒園一看,哎呀!這些小朋友一個一個真是可愛。我們有時候看到幼兒園小朋友出來玩的時候,一起在坐車的時候,一起到公園,一起到什麼美術館,或到學校參觀的時候,一看,忍不住多看幾眼。那裡面沒有誰的孩子哦,我也不認識這些人啊,但是,你看了就覺得真是天真可愛。但你不要忘記,你周圍有很多人你看不順眼,他們小時候也是這麼可愛,昔日之芳草,今值為此蕭艾也,這不是這樣子嗎?你看到很多人看不順眼,這些老闆,這些大官,都怎麼看起來不太理想?但是他們小時候也一樣這麼可愛。所以你為什麼要喜悅呢?你為什麼一定要有某種標準?然後把某些人說他不夠這個標準呢?他只要存在,就有他存在的理由。從這邊你再回頭看老子,你就知道說善人,不善人,都可以欣賞。你不要界定說,誰是善,誰是不善。這標準怎麼定的?一個惡人,就是不善之人,一念之間,就可能變成善人;一個善人,一念轉錯,就變惡人了。所以你就不要先設定,一種主觀的成見了,要有一種喜悅的心。所以真正的道家,你說莊子為什麼那麼快樂呢?一個人這麼窮困還能快樂,有時候真的會覺得有沒有毛病呢?莊子裡面講到窮困的人,從曾參,到原憲,到顏淵,一個個列出來,哪一個不快樂呢?那他們都是儒家哦,莊子這邊絕對不會比他們遜色,莊子本身的快樂到處可見,一個莊子抵過你一整派的這個儒家的學者。他為什麼?道家嘛。他喜悅,這種喜悅在你閱讀莊子的書的時候,自然感受到,奇怪,這個人怎麼那麼開心呢?因為從現實角度來看的時候,他真是一敗塗地。一輩子做過最大的官,就是小公務員,不能算官,只能算吏,官吏,基層公務員,很低的職等,管理一座漆園,一座樹林而已。有一些朋友做大官了,根本就不理他,也不肯給他幫忙,還有他去跟別人借米還被拒絕,想打一隻鳥來吃,被人家以為是小偷,到處倉皇走遁,好象世界上這個人是最不起眼的,最委屈的一個人,從世俗的角度來看,一點都不能跟成功、成就連上線。但是,請問這世界上,有幾個人比他快樂?他的快樂不是裝出來的,不是苦中作樂,他真正的喜悅,因為他是道家,他覺悟了道,他的精神層次充分展現。
   在珍惜跟喜悅之外,第三個特色叫做活力,充滿活力。人有生命就有生命力,生命力的表現呢?每一個人不一樣。有人表現得很好,就是有活力,好象每天都很開心。說實在的,孔子就是這種人,他怎麼描寫自己呢?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耳。你注意看,樂以忘憂的樂,代表喜悅,孔子有沒有珍惜萬物,我們先不管,他對自然界顯然興趣不大,他對人類比較注意,這叫做人文主義,這是孔子,儒家。但是第三句話呢?不知老之將至雲耳,不知道自己老了。代表什麼?有活力。年紀很老了,還每天到處跑來跑去,別人就覺得,這個老先生實在是不簡單。換了是我是孔子的話呢?五十五歲當了司寇,發現魯國國君不重用我,那至少我可以拿退休金吧?至少給我退休之後,買一個房子養老吧?我當過大夫,我是有這個身份的。但是他沒有,周遊列國,有如喪家之犬,到現在還被人家嘲笑,說他是喪家狗,實在是冤枉。孔子怎麼是喪家狗呢?自古以來,有幾個人,內在生命的豐富超過孔子的?沒有人可以拿這句話,開玩笑的話當真的。什麼是喪家狗?孔子從來沒有離開過他的天,他的信念,內心充實得不得了,他在任何地方,任何地方就形成一個核心,就是人類價值的核心,這就是孔子。所以孔子本身充滿活力,不知道自己已經老了。代表年紀很大的時候呢?還怎麼樣呢?孟子說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莊子裡面也常常強調說,你能夠像嬰兒一樣嗎?就一句話。你能夠像嬰兒一樣嗎?像嬰兒一樣代表什麼?充滿活力,無限的可能。我們提過好幾次,有關尼採的說法。我們在這裡,簡單把他的重點說一下,精神有三種變化,第一變,變成駱駝。那請問,什麼叫駱駝?駱駝就是,聽別人告訴你,你應該如何,你應該如何,就是駱駝。第二變,變成獅子。什麼叫獅子?獅子就是說,你告訴自己,我要如何,我要如何,這是獅子。各位注意到沒有?這是從被動變成主動。駱駝就是被動,只別人告訴你,你應該如何,你應該如何,我們中學時代不就是駱駝嗎?背書包上學,一個書包,單峰駱駝,兩個書包,雙峰駱駝,因為還加上便當,是不是?所以,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不是駱駝?被要求被動去做一些事?但是,上了大學以後,進入社會以後,就應該變成獅子,就對自己說,我要如何,我要如何,生命從被動,被要求變成我自己要如何,這是尼采,第二步而已。第三步,變成嬰兒。變成嬰兒代表什麼?說,我就是這個樣子,I am ,他不再是被要求,不再自己要求,生命重新開始。真正的生命呢?是人的第二度生命。第一度生命,是父母給的,叫做身體的生命,你要經過第二度生命的覺悟,才有真正人的生命,這是所有偉大的老師,給學生的一種啟發。所以蘇格拉底死的時候呢?柏拉圖跟很多同學說,老師死了,我們都成了無父的孤兒了。把老師當作父親,才會說自己是孤兒。孔子死了,弟子們願意為他守喪三年,把他當父母一樣。釋迦牟尼佛圓寂了,他的弟子們也是一樣,我們變成孤兒了,都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你要第二度讓自己的生命出現,叫做回歸於嬰兒,所以這種活力,就是莊子思想的特色。所以,莊子的密契主義呢?這點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他跟其他學派,或者其他宗教的密契主義有所不同。他不需要有宗教的這種嚴格的教義來規定,或者戒律來要求,他就可以透過智慧,有這種密契經驗的一種展現,這確實是人類思想史上令人驚訝的事情。因為一般講密契主義呢?一定不能脫離某種宗教的背景,他經過某種訓練,達到某種合一的境界,莊子不需要。
  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很多人說,儒家跟道家是不是宗教呢?答案很清楚,當然不是宗教。道教是宗教,另當別論。那問題是,為什麼他們跟宗教可以合拍呢?儒家具有宗教情操,道家具有宗教向度,這兩個詞不一樣。什麼叫宗教情操呢?就是你念儒家的思想,你永遠感覺到生命應該往上提升,這個永遠往上提升的動力,叫做宗教情操。像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到七十,他如果活到八十,九十,生命繼續往上提升,這叫做,永遠有一種向上提升的動力,就是宗教情操。你信仰不就是為了這個嗎?信仰宗教哪裡有停下來的?你看梁啟超,特別講到佛教的時候,就用三句話,勇猛,精進,不退轉。多好!勇猛,精進,不退轉,你一退轉就要從頭開始了,所以宗教就是這種永遠向上提升的,儒家也有這樣的力量。所以孟子講到人的境界,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性,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看到沒有?一步步上去,到最後不可知。佛教也是一樣,修行到最高境界,不可思議境界,這就是異曲同工之妙,說明人類精神層次的無限提升的可能,這叫做宗教情操。但是道家呢?不太一樣,它表現的是宗教向度。什麼叫向度呢?向度這個字,一般翻成緯度,就是長寬高三個向度。我們用這個字,英文叫做Dimension,Dimension就是向度。但是道家有一種宗教向度。為什麼?道,這個概念。道提出來之後呢?宇宙裡面自有人類以來所能找到的最高名稱,也不過就是道了。代表什麼?上帝,代表存在本身,印度叫做梵,代表每個宗教最高的一個超越界,就是道。道家特別把超越界,想盡各種辦法來描述,顯示一種宗教向度,讓你學習道家之後,就感覺到生命無限開闊,可以跟道結合。所以中國傳統這兩大學派,儒家跟道家,實在是了不起,不是我們自己中國人說它了不起,而是它本來就有這樣的內容。我們如果學會之後,再跟西方的,跟其他的思潮來對照比較的時候,就知道說,確實讓人讚歎。那麼莊子他一般理解的時候,常常會提到他說的,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我再把莊子的無用之用歸納為四點,比較容易了解。第一個,他所說的無用之用呢?是指不追求特定的有用,你不要追求特定的有用。因為特定的有用,恐怕只是一段時間一個地方有用,你過了這個時間,離開這個地方,又變成無用了。所以你活在世界上,如果全力去追求特定的有用,這反而是構成一種限制了,並且有用兩個字,一定有針對性,對誰有用?對你有用,對別人不一定有用;對現在的你有用,對將來的你不一定有用。所以,如果你全力追求某種有用的話,反而限制住了,這是第一個。第二個,要化解對有用的執著,我們對有用常常在執著。像他的朋友惠施,在《莊子》第一篇《逍遙遊》裡面就談到,惠施說,魏王送我一顆種子,種了之後,長出一個很大的葫蘆,太大了,這個葫蘆根本毫無用處。為什麼?你這個葫蘆根本是沒有地方可以放得下。你把它剖開來當作舀水的工具,我們以前舀水,都用葫蘆剖一半,那沒有那麼大的缸,對不對?那葫蘆比缸還大,那怎麼舀水呢?那你說,放的時候沒地方放,所以只好把它打碎了。莊子說,你真是笨,太可惜了,這麼大的葫蘆,為什麼不把它綁在腰上,當作腰舟呢?就跟救生圈一樣的。綁在腰上,然後到江海上飄浮,到處去游泳也不會沉下去,這不是很快樂嗎?浮游於江海之中,天地之間。這是無用嗎?要看你在什麼地方去用。你老想著說,這麼大一個葫蘆,還不如送我一個比較小的,可以舀水這些,這是無用之用。那麼像這個就是,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看你用在什麼地方了。在《逍遙遊》也有一個小故事,他說,宋國有一家人,他們有一種不龜手之葯,龜就是烏龜的龜,在這裡念「均」,龜裂,裂了。因為這一家人專門是洗衣服的,因為你每天洗衣服的話,手很容易裂掉,因為每天泡水。他們家就有一個祖傳秘方,塗上去之後呢?手就不會裂了,可以繼續幫別人洗衣服。後來有一個人,跑來一看有這種葯,就出百金跟他們買,百金就是很多錢了。這一家人就開家族會議,說,我們的祖先歷代傳下來這種秘方,每年這樣子去幫人家洗衣服,也不過賺個幾金而已,那現在別人一下出百金,可以抵得上十年的工作了,要不要賣呢?大家一看,當然賣了,算了,賣了。賣了這後,這個人就跑去跟吳王商量,說我帶兵跟越國打仗,水戰。冬天在水上打仗,因為他有這個不龜手的葯,讓士兵統統塗上去之後,就沒有問題。那越國人反而冬天的時候,你再怎麼熟悉水性,還是手會裂開的。裂開之後,刀也拿不穩了,船也劃不快了,結果他就打贏了。打贏之後呢?列地而封之,割一塊地給他,當一個大將軍。同樣是不龜手之葯,一家人只能每年洗衣服,每天洗衣服,洗了幾代還是洗衣服,換了一個人,可以當大將軍。當然這是寓言故事,只是說明說,這個利用要看是對誰有用,怎麼樣有用,你要用在適當的地方。莊子不反對,你把這個有用用在適當的地方的話,效果出來了。所以我們常常想到莊子的時候,不要想,他總是跟別人不一樣,他是順著你的發展在提升你的層次。這是第二種,無用是化解對有用的執著。第三個,叫做安於自身的條件。你說什麼叫做無用?你不要羨慕別人,你安於自身的條件。我對某些事情恐怕是我做不到,我顯得無用。但是,我自己做這個事,我覺得可以做得到,但是在這個安於自身的條件的時候呢?我就很有用了。你不用羨慕別人,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李白的詩,什麼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個就是後面,不要管它了,千金散盡還會再回來嗎?不一定的,這是幻想,錢走了就走了。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倒是真的,就是天生我這個人,一定有用,他的用,不見得是用在外面,而是有它的用意。譬如說我身為一個人,佛教說,人身難得,人的身體很難得,因為佛教講輪迴。你不一定要信佛教,但是,人的身體很難得倒是一個事實,你看到萬物,人之外其他的生物,真是羨慕人類。這個動物看到人,有時候會注意到這些貓、狗啊,這些寵物看到人的眼神,都覺得它們實在是很羨慕,很尊敬,很崇拜我們人類。人類作為萬物之靈,不是幻想,是事實。所以做個人真是可貴,這機會太難得了,真值得珍惜,所以你要安於自身的條件。比如,你說的是理工農醫法商哪一個學科,你就業的時候是在哪一個行業,這個不用羨慕別人。如果你做一個工人,可以很快樂,那就不要做秘書。你說我喜歡做白領階級,白領階級不一定快樂。你說,工人自食其力,我有時候坐車經過一些工地,看到一些工人,曬得皮膚黝黑,然後滿頭大汗的,但是他臉上,顯示一種祥和的一種神情,甚至還面帶微笑,我就很尊敬他,羨慕他。為什麼?因為他安分知足。他的生命條件不一樣,他就認真做自己的事,自食其力。你看到莊子這樣的一個人,編草鞋為生,那你學了道家之後,你為什麼要去對別人品頭論足呢?是不是?一個人只要按照他的能力做一些事,讓自己可以求得溫飽,一家人可以過日子,當然就值得尊重。尊重不只是一種普通表面上的尊重,而是從根本上認為,這樣的生命是有他的價值的。價值在內不在外,價值要從道來掌握,以道觀之,物無貴賤,從道來看,萬物沒有貴賤之分。所以你培養這種眼光的話呢?你對每一個人都覺得說,很好!他安於他的限制,做他的事。生命不就是如此嗎?像講到道家,我們對照講儒家,孟子裡面最喜歡推崇誰呢?舜。提到舜這個人,最令人感動的是什麼?你問孟子,孟子就會說,舜這個人他年輕的時候呢?在驪山下耕田。當他耕田的時候,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安心心在地耕田,好象本來他就是應該耕田一樣。並且如此耕田到最後可以老了,可以死了,沒有任何遺憾。決不會說,一面耕田一面看,有什麼事情可以做的,有什麼事情可以投資的,我不想再繼續耕田了,沒那回事。若固有之,是孟子對舜的描寫,好象本來就是做這個事的。所以人生就要問這個問題了,你能不能在做自己事情的時候,若固有之?好象你本來就是要做這個事的。所以孟子說,舜他在耕田的時候,好象準備一輩子就要耕到底了,若固有之。後來他被堯發現,為什麼被堯發現呢?因為他到任何地方去,都使整個民風轉變。他在驪山下耕田,驪山下的人,農夫,本來都要搶那個田埂,這塊是我的,不要弄錯哦,那邊又說是他的,打成一團。舜來了之後呢?每一個人都互相推讓,這塊給你吧,那塊給我吧,大家都互相讓。他後來去當漁夫捕魚,捕魚的時候呢?每一個人又互相客氣,這裡讓你住一下,因為在海邊,讓你待一宿沒問題。他後來又去做一些陶器,結果做陶器的人,都做的,用最好的材料,不再騙人了,陶藝做出來都非常好。所以,舜到任何地方去之後,民風立刻轉化。堯聽說了以後呢?就立刻決定,要讓舜當天子,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他當天子,九個兒子服侍他。不容易哦,九個兒子本來是堯的兒子,現在全部聽舜的命令,舜當天子了。舜當了天子之後,沒有任何尷尬,若固有之,好象我本來就是天子,天下本來就應該給我。為什麼?因為他替老百姓服務。只有我能夠讓老百姓,整個的社會,我們說堯天舜日,堯是天,舜是日,太陽,他當天子五十六年,這是舜。到後來孟子的儒家,對於那個年代都非常的嚮往,當然也有一些人說,不一定是那麼美好,但是這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麼解釋當時的情況,若固有之,孟子。所以,我們有時候品頭論足,我們說,儒家怎麼樣,道家怎麼樣,不要只看表面。我們雖然講道家的時候會說,你從道來看,比儒家顯然是更深的關懷,包括要化解存在上的虛無主義,要化解你對這個存在,更根本的這個層次的需求。你不要以為孔孟不懂這些,孔孟他其實也了解道家他們在說什麼,他也能夠在很多地方表現出來道家那種最高境界的嚮往。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對照?就是避免在學派之間比較,說儒家不夠高,道家比較高。你從哪個角度來看?他是不同的人,不同有人就有不同的關懷。
   在西方哲學有一個說法,也是威廉.詹姆斯提出來的。他說,哲學家有兩種,一種叫做硬心腸的,一種叫做軟心腸的,其實人也有兩種。什麼叫做硬心腸呢?像經驗主義,心腸很硬,實是求是,有根據才說話。因此,你問他說,請問這位哲學家,死後有天堂有地獄嗎?有上帝嗎?他說,當然沒有,經驗不能證明就沒有,叫做心腸很硬,不給人任何希望。一般人喜歡什麼?軟心腸的,比如說我們就是軟心腸的。別人問我說,有天堂有地獄嗎?應該有吧。有上帝嗎?可能有吧。看到沒有?總不會說因為我經驗不能證明,我就說一定沒有,這叫做軟心腸的,總是給人家一種希望。他這樣分兩種哲學家,也有道理,英國經驗派一般屬於硬心腸的,大陸理性派,包括德國唯心論,都屬於軟心腸的。那你如果要問的話,說實在的,儒家比較屬於軟心腸的。問你說,可以行善嗎?可以。怎麼行善?真誠,從內在發出力量自己行善,快樂由內而發,總是講一個道理,讓你可以去實踐。你問老莊說,人生有沒有善惡呢?要如何如何?沒那回事,你不要上當,這是相對的。但是,他希望你可以直接覺悟到道,他跟英國經驗論,又差了很遠很遠了。英國經驗論其實叫做,一句話講完了,卑之無甚高論,這是英國經驗論。水清則無魚嘛,英國經驗論有什麼偉大的內容?你西洋哲學史念下來,就知道英國經驗論實在是沒有什麼水平,真正哲學的水平都在大陸理性派,法國,德國發展出來的,這是合理的。為什麼?因為英國經驗論就比較喜歡像惠施,公孫龍一樣,從事什麼?語言分析。從事這種語言上的這種辯證,講求邏輯實證論這些。那歐陸理性派就不一樣了,就比較豐富了,可能把它整個思想講得非常的精彩。所以莊子來說的話呢?他最後說什麼?他說,每一樣東西都值得欣賞。而他怎麼描寫自己呢?在《莊子.天下篇》,分析了七大學派。又是七大學派啊,跟前面六大學派不相干,有好幾個重複的,我們不要管他。因為只有莊子這樣分,裡面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是誰,只有留下一些簡單的分析的資料。我們也知道,《莊子.天下篇》肯定不是莊子寫的,因為他的內容,應該是後面莊子的學生所寫的,但是,寫得真好。所以,你念莊子的話,最後一篇,第三十三篇《天下篇》,又是非念不可了。那裡面對於莊子也作了一番描寫,提到莊子,怎麼說呢?也可以拿這個作為結論。說莊子這個人啊,兩句話,他的境界。第一個,上,與造物者游;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莊子這一生,第一個是游,第二個是友,友就是做朋友;游,就是能夠遊玩,大家一起很開心的。跟誰遊玩呢?造物者。他就把道當作造物者,因為造物者,加上一個者,在中文裡面就具有人的特色了,好象是你跟造物者可以溝通似的。光講道的話,太抽象,太難掌握了,我跟道面對面,道哪裡有面讓你去面對呢?那你一說是造物者。沒錯,道生出萬物,道就是造物者,上,與造物者同游,大家做朋友,道是整體,無處不可游,逍遙遊。往下的話呢?跟誰做朋友呢?外死生無終始者,能夠超脫生死的觀念,沒有開始,沒有結束這樣的想法,這就是莊子常常說的最好的朋友,覺悟的人。第二句話,獨,獨自一個人,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就是我一個人,跟天地精神往來。請問,什麼是天地精神?天地精神四個字,要理解為,使天地成為天地的力量,叫做天地精神。請問,什麼是使天地成為天地的力量呢?就是道,還是道,他只是不同的方式來表達。獨自一個人跟天地精神往來,但是不去輕視萬物,而不敖倪於萬物,就不會看不起萬物。然後接著,不遣是非,以與世俗處。我不去判斷誰是誰非,批評別人怎麼樣,我跟世俗人都可以相處,就是外化了。但是,前面的獨,代表內在,叫做內不化,我一個人跟天地萬物往來,外化而內不化,一切都順不得已,讓自己的生命,保持成全完美,最後跟道結合,這就是莊子的思想。我們這些描述只能就他的某一部分來描述,莊子思想一定要我們直接就原典裡面,慢慢去學習,去體會。所以,有關莊子的,我們就介紹到這裡,告一段落。
···分享這篇文章···

加師傅微信諮詢:guizhen998

電報(TG)諮詢:https://t.me/Minlee998

WhatsApp諮詢:https://wa.me/14422221313

事業升遷,婚姻情感,升學考試,工作面試,人際關係,疾病吉凶、風水擇吉等

贊(0) 打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明天機周易網 » 《向莊子問道》12、美感洋溢的生命(傅佩榮)
訂閱評論
提醒
guest
必填
必填,請填寫正確地址,方便以後聯繫
0 評論
內聯反饋
查看所有評論

QQ交流群電報交流群

文章內容很好,我要贊助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請您發表評論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