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卦:坤下乾上(天地否下)
上九 _____ 爻辭:傾否,先否後喜。
九五 _____ 爻辭: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九四 _____ 爻辭:有命,無咎,疇離祉。
六三 __ __ 爻辭:包羞。
六二 __ __ 爻辭: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初六 __ __ 爻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
否卦卦辭: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否卦彖辭: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否卦大象: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否卦代表著人生中的逆境,無論是一個社會,或是一個團體,否卦的處境,都能表現出是小人在當道,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君子,是應該和小人作針鋒相對的鬥爭?還是應該團結小人,共同努力,擺脫困境?以達到否極泰來呢?
我們看到否卦,下面是三個陰爻,叫做下坤。上面是三個陽爻,叫做上乾。一般來講,陽爻是代表君子,陰爻是代表小人。但是在整個卦的大環境是否的情況之下,反而上面的三個陽,它所顯示出來的是小人,而下面這三個陰爻,反而是君子。
初六爻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我們回想一下,泰卦的初九爻:拔茅茹,以其匯,征吉。就是你去把茅草拔出來的時候,會連它的根,甚至還有些泥巴,都整個被你拔出來。意思就是說:大家要同心協力。可見不管是要保泰,還是要去否,都需要大家同心協力,因為這是大家的責任。但是它們處境不相同。泰卦是大家同心協力,一起往上(共同向上)。而這個不是,這個是大家同心協力,一起往下(共同退守)。初六是帶頭往下拉的,但初六是不當位的,就表示說,很多人他明明知道身處否的環境,你應該跟大家同心協力的,不去爭取名利,不求表現,可是因為你是陰,居在陽位,你還是有衝動,要往上走,所以才特別提醒你,要貞。你要搞清楚你的方向,才會吉亨。才會吉祥而亨通。以其匯,是一樣的,就是整個彙集起來,大家眾志成城,才有那個力量。但是,一個是往上的,一個是往下的。什麼時候往上?泰卦當然是要往上了。什麼時候往下,否卦就要記得往下走,不要上進,你要退處,要自守,寧可裝糊塗,寧可裝笨。
初六小象:拔茅貞吉,志在君也。拔茅草,就是大家同民協力,但是要方向正確,你才會吉。志在君也,我們不是壞意,如意壞意就變成小人了,怎麼會是君子呢?我們出發點是什麼?出發點是用我們的行動,來引起上面的注意力。所以很多部屬都跟我講,他說:「我的老闆做事情,我一看我明明知道,這根本是違法的,那我怎麼辦?」我說:「如果我叫你,直截了當去跟老闆講,這樣是不對的。我是在害你。為什麼?最後你一定倒霉。」第一個,他強制你做,你不做,他會威脅你:你已經知道我這樣做了,你不做,那你知道我的秘密,你想幹什麼?那就糟糕了。我只告訴你,老闆叫你做什麼,你都是好、好、好,是、是、是,但是你不做,你不做可以的,你不要講。你不做,他自己就要反省:為什麼你不做?我再交給別人試試看,別人也不做,他就知道:啊,現在這種事情,大家都不想做了,乾脆我也不做算了。有時候我們要用積極配合,來使上面更加有信心;有時候我們會用那種,你怎麼講我都不動,來引起上面的注意,這樣就對了。
這樣我們才能夠看到六二爻(六二爻辭):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大家看到六二,它上面那個九五,是君位。我們應該認定這樣的事實,就是任何總經理,他都會很關心公司的狀況。他一看,下面有些人開始不合作了,好人一個一個走了。這好人一個一個走了,就是個警訊。他就開始要去拉攏六二,因為他總要鞏固嘛,他總要想辦法把基礎穩固起來,不要讓它跨掉。所以六二它一定成為九五籠絡的對象,那看看你要怎麼樣。
一個團隊中的基層領導是非常重要的,在小人當道的否卦處境中,上面的人為了賺取更多的私利,會採用各種手段,對基層領導進行拉攏。那麼,處在這個位置上的君子,應該怎麼辦?是藉此機會,得到上面的賞識?還是應該堅守正道呢?
機會帶來的危險
你如果說上面賞識我們,我們就應該儘力,如果上面給我們機會,我們就要好好表現,那就叫包承。包承:包容順承領導。那後面就告訴你:小人吉,大人否,亨。你們看看,整個否卦,就是小人他會得意,大人他會倒霉。那你要怎麼樣?這個時候,你要以退為上,固守自己,我窮,我也不想去追求富貴,叫做安貧。當你得到上面的注意,他想拉攏你的時候,你要拒絕,你才會亨通。否則的話,你接受了,你就被利用了,你就跟其它真正的君子有點隔閡了。然後可能你就一路上去,最後你就加入小人的陣容,害死自己。所以人,不是說有機會就要把握,這種話也是很危險的。
六二小象:大人否亨,不亂群也。六二為什麼特別危險?因為九五隻要把六二抓住了,六二自然影響六三跟初六,那下面那股去否的力量就沒有了,就減少了,它就可以持續地否下去。六二不接受上面的威脅利誘,很坦然地表示要去否的態度,很坦然地表示它要跟初六、六三共同努力的心態,為什麼?不亂群也。他不要變成下坤這一群君子的害群之馬。所以叫做:不為上面所亂。
到了六三爻,大家可以看出來(六三爻辭):包羞。就是充滿了羞恥,充滿了羞辱,令人難堪。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否的時候,你沒有看到?六三跟九四離得最近,就是爭取上面那三個陽的好處,他急於求上進,最後自己包羞,讓人家看笑話了。六三小象:包羞,位不當也。你跟上面靠得很近,所有情報你都知道,上面要試探心意,要動搖你們這一群人的想法,也多半會找到六三來下手,特別當六二態度很堅定的時候,六三就變成最重要的一個關卡,它以柔居剛位,本來就是不當位。那不當位,其實在否卦,不是不好,就是說你位不當,你就應該有相反的一個想法,現在你既不當位,你又要照陽剛的位置,去往上走,那你當然是蒙羞,當然是被人家看不起,就表示你是君子的外表,實際上裡面還是個小人。總而言之,整個的坤卦要記住:利牝馬之貞。所以初六那個貞字,就在提醒我們:利牝馬之貞。作為一個人,因為你是君子,不是小人,你不要看它是初六、六二、六三,就以為它是小人。在否裡面,它才是真正的君子。那怎麼辦?在否這個境況裡面,一個真正的君子,它是不能跟小人同流合污的,這樣才叫做正道。
坤卦的要義在於:利牝馬之貞,講求配合。然而,否卦下卦中的三個陰爻,卻告誡人們:處於否境時,要同心協力,與上級保持距離,如此才是君子的正道。這是為什麼?身處否境,人們又該如何在秉持原則的前提下,與上層相處呢?
基層群眾的處事原則
因為坤卦它是要配合乾卦的,那為什麼現在越離越遠呢?就是因為這匹帶頭的公馬,它方向已經偏了,它已經走錯方向了,你不能再跟著它了,再跟著他整個都完了。這個時候,你自己在守貞,我不跟你走,不是想反判你,而是希望你發現,你會回頭,你會轉向,然後我還是跟著你。那時候,否又變泰了。就這麼一瞬之間,否就變泰了。跟的人始終保持積極,始終保持奮發,就使得前面那個帶錯方向的人,要麼就是沒有發現,自己是錯的;要麼就說,反正我怎麼走,你都聽我的,我為什麼要調整?那這樣就是變成上下都是小人了。那君子就不見了。
整個的下卦,它要發揮坤、順的精神,但是陽要改進它的方向,你才可以貞。否則的話,你寧可不貞,我想這樣來了解下坤呢,就應該很清楚了。上陽呢?我們一再說,一個人會爬那麼高的位置,他一定是從小他就表現很好,始終讓人感覺到他是君子,他才有機會。他現在也許是一時迷失了自己,也許是他得到好處以後,就變心了,有很多原因。我們真的沒有辦法,用我們的心來度他們。我們只是希望他,如果發現這種狀況,能夠回心轉意,能夠改變現在的方向。
所以你看九四的爻辭:有命無咎,疇離祉。就是你不要主動去做事情,九五給你什麼命令,你才去做,你才會無咎。有命無咎:按九五命令做,才能沒有過失。因為在上下不通的情況之下,九四最清楚底下的變化,基層士氣不振,大家能摸魚就摸魚,能混就混,有好的意見不提,有什麼缺點大家也不管,那就是明擺在那裡的,難道你九四不知道嗎?你眼睛長到哪裡去了?你耳朵幹什麼的?他都知道。可是知道,他直截了當去跟九五講,有沒有用?沒有用,因為九五不會相信:啊!你想用下面的情報來威脅我?我才不聽你的呢。所以才會提醒他,九五有什麼命令,你就怎麼做,你無咎。疇離祉:疇:指下坤三爻。離:依附。祉:福祉。指下級依附九四,才能得到福祉。這話為什麼會這樣講?
當一個組織陷入否境時,組織中的中層領導往往處境十分尷尬,一方面受最高領導的直接指揮,行為需要十分謹慎。另一方面與群眾接觸最多,更能成為他們的依附對象,那麼,本應與上級保持距離的群眾,為何會把福祉寄託於他?中層領導又該如何在最高領導以及群眾的對立的關係中,求得平衡呢?
中層領導的處事原則
下面這三爻,它們都是想做好,而不認同上面的作風。如果九五感覺到,底下人的這種心態已經不一樣了,他會自己找樓梯下。一個最聰明的人,就是自己找到樓梯下台。下台不是不做,而是改變作風也是下台。你一看不對,這樣糟糕了,你要反省了,就會晉陞到另外一個好的局面。所以整個否卦,只要九五改變他的觀念,修正他的作風,很快就能把否化掉。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爻辭才會告訴九四:你不要主動去改變,因為你力道不行。你會讓上面懷疑說,你是不是跟底下人結合在一起,要來圖我這個位置?所以才叫你(九四爻辭):有命無咎,疇離祉。這個「有命」就含有九五會改變他的命令的意思。
九四小象:有命無咎,志行也。各位有沒有發現,《易經》從來不叫人做小人,九四、九五、上九,你們是一個團體,是一個團隊,現在如果《易經》告訴你說:你要去反叛九五,那這算什麼《易經》?就是說你,還是表明跟上面是一體的,只是你的內心希望九五趕快改變,只要九五一改變,你就順著改變,這樣才對。其實九五的好壞,跟九四有很密切的關係。你看以前九五是代表皇帝的。各位去看歷代的皇帝,不管他年齡有多大,當皇帝的第一天,一看大家跪在那裡,高呼萬歲的時候,他的內心都是這樣想的:我一定要當個好皇帝,我一定要把天下治理好,我一定要使老百姓過幸福的日子。只是什麼,只是他旁邊的那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給他出很多餿注意,一會要加稅,一會要征糧,一會要把男人都拉去當兵,各式各樣的餿注意,幾乎都是九四齣來的。這樣我們就知道:有命無咎。你也可以解釋說:你少出餿注意。所以我們老把責任歸給皇帝,有時候也是不太公平的。但是我們最後還是會把責任歸給他,也沒有錯。因為你是領導人物,你當然要負完全責任了,要不然,你怎麼叫九五之尊呢?你是最後拍板定案的人。你看九五就告訴你清楚了(九五爻辭):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休否:指這個「否」到你這裡是可以休止的,不要繼續否下去了。只要你觀念一改變,作風一改變,你自己調整一下,叫九四去做,九四一傳達到底下,那底下整個就動起來了。否,要先休止下來,靠誰?靠九五,所以叫做:大人吉。大人吉:就是不管你是偽君子也好,是真小人也好,或者你是君子,但是一時迷糊,只要一休否,你就是大人,就吉祥了。
《易經》中所說的大人,是指道德修養比君子更高一層的人士,他們不僅要完善自身,而且還擔負著把握大局的重任,相當於我們現實生活中那些位高權重的領導。那麼,當一個團隊處在否卦的處境中,作為一個責任十分重大的關鍵人物,應該如何避免受小人的影響,而領導大家擺脫困境呢?
最高領導的責任
九五它的爻辭,其亡其亡:就是說,你要自己高度警覺,如果這個時候你不改變的話,你整個會亡掉的(提高警覺,免於危亡)。繫於苞桑:你有沒有發現,你整個的命運是跟誰結合在一起的呢?你去看六二、六三,六二是:包承。就是說,六二如果跟九五包在一起的話,那是會倒霉的。六三:包羞。你如果跟上面人結合在一起的話,你是會被羞辱的。看到包承、包羞,然後他就想到:苞桑。苞桑就是說,那我來跟六二、六三談一談,把他們的意見也包在一起,那你就了解說:的確,大家感覺到,我們的方向是錯誤的,我們這樣做下去,是其亡其亡,最後是亡掉的。那你就會休否,休否你就吉順。
九五小象:大人之吉,位正當也。其實每一個卦到了九五,你就會發現,它的好處就是位正當也。他站到這個位置,只要他自己一改變,他就可以把整個全局挽救回來。他,安而不忘危《易經.繫辭》:這是孔子對九五爻特別註解的。你不要忘記危險馬上就要到來。存而不忘亡:你現在整個核心團隊還是存在的,但是你要知道,再下去,你可能就要滅亡了。治而不忘亂:現在還好好的,還沒有怎麼樣。老實講那個樹根開始腐爛的時候,樹還是存在的,一定要腐爛到一個程度,樹才會倒下來。所以現在看起來治理還不錯,還很好,但是你要知道,亂源已產生了。老實講,只要九五有孔子這樣的一個提醒:不要看眼前,看得長遠一點;不要看表面,看根本一點。只要有這種正確的認識,他一定是休否。
否卦雖然象徵著天地不交,噩運當頭的惡劣的環境,但只要握有實權領導人物能夠善體時艱,做出合理調整,便能使否卦出現一線生機。然而現實中,往往是機會與危機並存,那麼要想否極泰來,還需要克服哪些困難呢?
最高領導的危機
上九爻辭:傾否,先否後喜。傾否:意思就是既得利益者,會很強烈地去反彈,就是要把你整個傾覆掉。先否後喜:這就是說九五要發揮你的魄力,要去跟這些上九好好溝通,要把他們的反彈化解掉,你只是休否而已。如果他們還是繼續的,那你最後還是會複發的。我們講得很清楚了,總經理已經知道這樣不行了,但是上面還有個董事會,董事會心裡想:我們每年有那麼多收穫了,我管你那麼多?倒霉是你總經理的事情,了不起我換一個。那總經理只有兩條路走,一條就是說我很誠懇,跟上面的上九去溝通,溝通到最後他們也同意了,那就真的是:先否後喜。還有一種就是說:好,你如果不這樣的話,那我辭職好了,以退為進,我辭職好了。那上面就會再考慮。傾否:才是真正的把否整個的化解掉。
上九小象:否終則傾,何可長也。否終則傾:如果當否、否、否,否到結束的時候,就表示這個否,已經傾覆了,已經不見了。何可長也:就是那個否的境界,不可能長久的,很快就會過去的(否的環境,不可能長久),給我們很大的信心。《易經》的好處就是你懂得道理以後,你就覺得前途是充滿光明的。哪怕再壞再壞,它都給你一線生機;哪怕再危險再危險,它都給你一線光明;哪怕你在否卦,是閉塞不堪的時候,它都告訴你,你很容易化解,不難。所以我們才講:否極泰來。否則的話,根據卦序你可以看到,第十一卦是泰卦,第十二卦緊接著就是否卦。那個泰入否,是一步到位的。你看很多公司才開慶功宴,然後天天有成長,大家笑嘻嘻,一下就倒閉了。根本出乎你意料之外。
我有一個朋友開餐廳,只開兩個禮拜就倒閉了。為什麼?很簡單,他裝璜得很好,他本身社會關係也很好,他的廚師就是看到他這一點,所以剛開始幾天,做的菜特別好,吃的人都很過癮,然後他就開始跟我那個朋友講:「你要分我一半股權。」我的朋友說:「我再考慮考慮。」「好!你考慮。」他就開始肉也煮不熟,菜也煮不爛,鹽巴一大堆,然後搞得所有來吃的人都覺得很奇怪:「前面來的人都說好得不行,搞成這樣子?」都罵:「你這樣還敢開館子?」那我的朋友一算:怎麼辦呢?如果我接受他,他會下一步把我整個吃掉,那我乾脆長痛不如短痛,結束算了。這是活生生的案例。你如果一步一步好好用和平的方式,跟他互動,慢慢去化解,而不是採取這麼激烈的方法,你就可以了解上九為什麼告訴你:否終則傾。否,否,否,否到你實在不能忍受的時候,你還是忍受下來,這個否就不見了。因為否不可能長久,你要給自己信心。
本站提供周易預測服務,為迷途君子指點迷津,諮詢請加微信、WhatsApp或電報(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