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乾下震上。
大壮者,大者壮也。大,谓阳也。四阳盛长,故为大壮,二月之卦也。为卦震上乾下,乾刚而震动,大壮之义也。又雷之威震于天上,声势壮大,亦大壮之义也。序卦:“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遯者,阳衰而遯也;壮者,阳盛而壮也。衰则必盛,消长循环之理,所以次遯。
大壮,利贞。
阳壮则占者吉亨,不必言矣。然君子之所谓壮者,非徒以其势之盛,乃其理之正也,故利于正。阴之进不正,则小人得以陵君子,故遯言小者利于贞。阳之进不正,则君子不能胜小人,故大壮言大者利于贞。大壮综遯,二卦本是一卦,故卦下之辞如此。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以卦体卦德释卦名,又释利贞之义而极言之。阳长过中,大者壮也。盖正月泰阳虽长而未盛,三月夬阳已盛而将衰,皆不可以言壮,惟四阳则壮矣。且乾刚震动刚,则能胜其人欲之私,动则能奋其必为之志,何事不可行哉?此其所以壮也。卦体则势壮,卦德则理壮,所以名壮。大者,正也,言大者自无不正也。凡阳明则正,阴浊则邪,自然之理,故利于贞。若不贞,则非大矣。正大者,正则无不大也。天地之情者,覆载生成所发之情也。一通一复皆一诚之贯彻,岂不正!既正,岂不大!故曰正大。盖大者壮以气言,乃壮之本体也。大者正以理言,所以运壮之道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又推极上天下地莫非此正大之理,非特人为然也。一阳来复,见天地之心,四阳见其情,仁者天地之心,情则其所发也。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非礼者,人欲之私也。履者,践履也。非礼弗履,则有以克胜其人欲之私矣。此惟刚健以动者可能,矫哉其强!何壮如之?雷在天上,大壮者以声势而见其壮也。君子非礼弗履,大壮者以克胜其私而见其壮也。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震为足,又初在下,趾之象也。征凶者,往则必裁抑摈斥也。孚者,自信其阳刚之正德也。初以阳居阳,乾之刚未盛也,故有孚。至三则乾刚极矣,故贞厉。
初九阳刚处下,当壮之时,壮于进者也,故有壮趾之象,以是而往,凶之道也。然阳刚居正,本有其德,故教占者惟自信其德以甘穷困,不可有所往,往则凶矣。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既无应援,又卑下无位,故曰穷。当壮进之时,有其德而不能进,进则必凶,乃处穷之时矣,故惟自信其德以自守可也,是其孚者不得已也。因穷也,故曰其孚穷。贤人君子不偶于时,栖止山林者,多是如此。
九二:贞吉。
中则无太过,不恃其强而猛于必进,所以此爻贞吉。
九二以阳刚当大壮之时,居中而不过于壮,盖正而吉者也,故其占如此。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以中者,居中位也。与解卦得中道、未济中以行正同。中立而不倚強哉矫,九二有焉。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罔者,无也,言不用也。君子以义理为勇,以非礼弗履为大壮,故不用壮也。羝羊,壮羊也。羸者,瘦也,病也。羝羊恃其强壮乃触其藩,其角出于藩之外,易去而难反,不能用其力,是角之壮者反为藩所困制而弱病矣,故曰羸其角也。本卦大象兑,中爻为兑,皆羊之象,故诸爻皆以羊言之。震为竹,为苇,藩之象也。触藩者,用壮之象也。阳居阳位,故曰贞。羸角者,又贞厉之象也。
九三过刚不中,又当乾体之终,交震动之际,乃纯用血气之强,过于壮者也。然用壮为小人之事,君子以义理为主,岂其所用哉?故圣人戒占者曰:惟小人则用壮,君子则不用也。苟用其壮,虽正亦厉,亦如羊之触藩羸角也,壮其可恃哉!戒之之严,故占中之象又如此。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言用壮者,小人之事,君子则无此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
贞吉悔亡者,惟正则吉而悔亡也。决,破也。藩决不羸,承上文而言也。三前有四之阻隔,犹有藩焉。四前二阴,则藩决而可前进矣。震为大涂,兑为附决,藩决之象也。輹与辐同,车轮之中干也。车之败,常在折輹,輹壮则车强矣。四变坤,大舆之象也,壮于大舆之輹,言尚往而可进也。此二句又贞吉悔亡之象也。
九四当大壮之时,以阳居阴,不极其刚,前无困阻而可以尚往矣,故其占中之象如此。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尚往者,前无困阻而可以上进也。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易,音亦。易即场,田畔地也。震为大涂,场之象也。
本卦四阳在下,故名大壮。至六五无阳,则丧失其所谓大壮矣,故有丧羊于易之象。既失其壮,则不能前进,仅得无悔而已,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位不当者,以柔居五位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震错巽为进退,退遂之象也。艰者,处之艰难而不忽慢也。吉者、无攸利者,终得攸利也。六五已丧羊矣,而上六又羝羊触藩者,盖六五以一爻言也,上六则合一卦而言也。三则刚之极,上则动之极,所以爻象皆同。
上六壮终动极,所以触藩而不能退。然其质本柔,又不能遂其进也,故有触藩不能退遂之象,占者之无攸利可知矣,然犹幸其不刚而不妄进也。若占者能艰以处之,则得以遂其进而吉矣。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详者,慎密也。不详者,当壮终动极之时,不能度势而行,审几而进也。既详则能艰矣。咎者,不能退不能遂之咎也。惟艰则能详,而咎不长矣。心思之艰难,所以能详,识见之详,明所以方艰。